9月21日,审计署在北京举办第二届非洲高级审计研讨班,审计长刘家义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副审计长董大胜主持了开班仪式。刘家义介绍说,现代中国政府审计经过25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些成绩证明,只有在立足本国现实的基础上,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同行的工作经验,一个国家的审计工作才能取得最大的发展。他相信本次研讨会将会取得预期成果,并在进一步强化审计工作,更好地发挥审计的效用和建立强有力的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免疫系统”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刘家义指出,中国审计机关从成立以来,就把检查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作为首要任务,在会计领域打假治乱,充分揭露和查处问题,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有效地维护了会计秩序,也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准确的信息和依据。近年来,中国政府致力于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审计监督是这一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审计机关始终坚持把揭露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腐败案件作为工作重点,注重分析和发现在财政财务收支活动中的违法案件线索,向司法机关和纪检监察部门移交经济犯罪案件线索。 刘家义强调,审计机关作为行政监督体系中的重要部门,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方面负有重要职责。这些年,中国审计机关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工作中心,始终把预算执行审计作为第一位的任务,稳步推进了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加强了对医疗、教育、住房和社会保障等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财政专项资金的审计,维护了财经法纪,推动了国家政策措施的贯彻执行,促进了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力,使政府行为特别是对财政资金的分配、管理、使用更加有效,增强了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刘家义指出,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社会等一系列措施。为适应这一要求,审计机关在加强对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审计的同时,坚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尊重客观规律和借鉴各国有益经验的思路,逐步推进了绩效审计。 刘家义指出,中国审计机关抓住了两个关键:一是始终注重揭示违规问题所反映出的制度缺陷和管理漏洞,提出标本兼治的审计建议。二是始终把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作为重要职责,贯穿审计工作始终。审计结果的公开,是社会公众了解政府履行职责包括改进工作和规范管理情况的重要途径,是社会公众关注和监督国家财政收支活动的重要渠道。中国审计署从2002年开始实行审计结果对外公告制度。几年来,除向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报告对外公布外,各单项审计报告,除涉及国家机密等事项以外都对外公告。截至目前,全国审计机关共向社会公告审计结果6000多篇,有效加强了社会和舆论监督,推动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提高了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及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据悉,本次研讨班邀请了南非、埃及、喀麦隆、埃塞俄比亚、加纳、肯尼亚等非洲地区17个国家审计署的38名代表参加,其中审计长13人。参加研讨班的各国代表将围绕“审计机关如何培养复合型人才”、“如何结合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开展综合审计”、“审计质量控制和审计指南”等主题展开讨论和交流。 2006年11月,审计署在海南成功举办了第一届非洲高级审计研讨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