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审计工作全面发展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家义,国家审计署审计长

原文出处:
审计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08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全面准确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使科学发展观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是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努力把握发展规律、充分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经验,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审计工作全面发展,是我们审计工作者必须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从七个方面谈一谈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一、科学发展观是审计工作的灵魂和指南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第一次以科学的方法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提出了如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正是运用这个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础上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产生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作了充分的阐释,提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报告把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概括为八个明显特征,归纳成一句话,就是基础差、底子薄、发展快、差距大和矛盾凸显。这些阶段性特征表明,我国已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时期和社会矛盾频发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一个巨变”、“四个深刻变化”,有“两个没变”。所谓“一个巨变”,就是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四个深刻变化”就是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两个没变”就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变。在当今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我国还面临着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带来的诸多新的挑战和风险,国内各种矛盾,诸如资源问题、各阶层的利益分配问题、环境问题、耕地问题、城乡问题等,都凸显出来;国际上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在这种复杂的时代背景下,世界上有的国家采取了先发展后治理、先发展经济再考虑社会建设的道路。但事实证明,这样的发展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须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总结借鉴国内外发展实践的经验和教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深刻总结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既不是一个发展规划,更不是一个具体方案,而是科学地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怎样发展”、“靠谁发展”、“发展为谁”,也就是党的十七大报告讲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对于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审计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方面,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灵魂和指南。这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探寻审计工作规律,去认识和把握审计的本质,去总结经验、寻找差距,不断完善中国特色审计制度,始终坚持中国特色审计之路。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什么是审计”、“为什么要审计”、“为谁审计”、“靠谁审计”和“怎样审计”等一系列问题。离开了科学发展观,审计工作将会一事无成,更谈不上审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准确把握审计的本质,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

      研究审计的本质,一定要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与审计发展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从服务于国家政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现代国家审计是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既是民主法治的产物,也是推进民主法治的工具。这个共识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从审计服务于国家政权建设的角度提出的。

      从经济社会发展与审计发展的内在联系来分析,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更深层次研究来看,审计本质上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我们知道,审计产生的基础是受托责任关系,这种受托责任关系是基于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或行政权的分离,或管理层增多而产生的。当所有者或高层管理者授权之后,自然产生了“不放心”的心理,也就是说当所有者或高层管理者不具体行使经营、管理或行政权的时候,就请独立的、有专业能力的第三方即审计人员来实施检查和监督。这种审计的基本原理在企业之外的系统得到进一步应用,使审计逐步嵌入了经济社会运行过程,成为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随着受托责任的不断扩展,审计的范围和内容也不断扩展。通过审计,不仅可以使某一具体的受托责任关系得以正常维系,而且可以促进整个社会受托责任关系按既定规则有序运行,从而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的秩序。从本质上讲,审计发挥的是预防、揭示和抵御经济社会运行中的障碍、矛盾和风险的“免疫系统”功能。这就好比一个人,是由若干系统构成的,例如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等。每个系统都有其特定的功能,都发挥着特定的作用。“免疫系统”是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系统,其根本任务就是保证人的健康和安全。若一个人的“免疫系统”遭到破坏,免疫功能下降,病害侵入,必然会生病。人之所以生病,根本原因是人的免疫功能遭到破坏,免疫力降低,“免疫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并有效发挥作用。从人的“免疫系统”形成机理看,有内生性的即先天具有的,有获得性的即通过注射疫苗或治好某种疾病产生的“抗体”。通常讲,人体的“免疫系统”作用是通过“预防、提示(提醒、反映、警示)、抵御”等方式发挥出来的。一个人在遭受病害侵入时,首先通过免疫功能的发挥,预防抑制病害的发展,来保护我们的身体。当病害侵入到一定程度,自身的“免疫系统”预防不了了,病害就会爆发出来,“免疫系统”就会以“发烧”等方式,告诉病人要赶快医治了,同时“免疫系统”会调动全身健康的细胞,调动职权范围内的全身所有资源与病害进行斗争,最后消除病害,保护人的健康。在上述过程中,“免疫系统”发挥了最大的作用,保证了人体的健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