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整合审计项目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对策

作 者:

作者简介:
潘忠阁,长春市审计局

原文出处:
当代审计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08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审计项目资源和人力资源现状

      审计项目资源和人力资源密不可分,审计项目资源决定人力资源的配置,没有审计项目资源何谈去配置人力资源,同时人力资源又决定审计项目资源的质量,因为审计项目最终是由人来完成的。

      (一)审计项目资源现状

      1.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审计项目资源的变化。过去审计工作注重规模、范围、数量,考核审计机关的指标体系中“被审计单位数”、“查处违纪金额数”等列于显著位置,这符合我国审计早期发展状况,即在审计资源许可条件下的业务扩张。但是,今天审计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挖掘审计项目资源已不再是审计发展的主要特征,我们要抓审计项目的精品率,力求做一项出一项精品,以扩大审计影响,提升审计实际效果。过去我们确定的审计项目大部分是企业,而企业面广量大。随着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建立及其内部分工的形成,国家审计机关从繁重的企业财务收支审计中回撤,将审计项目选择重点置于财政、金融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部门或行业上来。

      过去审计的内容是检查会计账目,审计目标是监督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现在,逐步扩大效益审计的比重,与真实性和效益性审计有机结合起来,无疑有利于提高审计效力,它不仅代表了审计发展的方向,有利于缩短我国与西方审计的差距,与国际惯例接轨,同时也使得有限的审计资源“物尽其用”“人尽其责”,提高了审计的投入与产出比。

      2.从现实的角度看审计项目资源的分布。我国审计项目资源是按照行政区划和权属界限来划分的,按照审计法的有关规定,没有上级审计机关的授权,下级审计机关无权审计监督上级审计机关的审计项目;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审计项目进行审计监督时,则是依法行政。

      从目前情况看,国家审计署的审计项目资源比较丰富,相对过剩,金融、国税、海关、国有特大型企业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和部门都是国家审计署的审计项目资源,资产庞大。中央一级预算单位有100多个,每年预算执行审计的覆盖面为50%左右,对二三级预算单位审计的覆盖面只有20%,县以上国税局有3000多个,每年审计不足5%;海关系统有250多个分关,每年只能审计20%;中央企业有169家,资产达9万多亿,下属机构遍布国内甚至海外,每年的审计覆盖面则更小。由此可见,有的审计项目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2005年,全国财政总收入31628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总收入17248亿元,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55%;全国财政总支出33708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总支出20249亿元,占全国财政总支出的60%。根据对审计人力资源的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审计系统总人数约为8万人,其中审计署及其派出机构目前约有3000人,占4%;地方审计机关约有7.7万人,占96%。也就是说,全国审计系统的8万人中,4%的人负责审计全国财政总收入的55%,总支出的60%。审计项目资源和人力资源配置的整体不合理性显得非常突出。

      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项目资源相对国家审计署来说,就不是那么多,但是,相对于地方的审计人力资源,审计项目资源略有结余,从省、市、县呈递减趋势。目前,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项目资源在某些方面有所减少,在某些方面有所增加。减少的方面:一是由于宏观上的调控,使一些部门和单位上划到中央,实行了垂直管理,脱离地方的监督;二是按照国家的要求,将一些中、小型国有企业转制或拍卖,变为私有后不再属于审计监督范畴;三是行政事业单位进入会计核算中心或国库支付中心进行统一管理,加强了财政部门的监督和控制,问题相对减少,审计机关也没有将其作为重点对象。导致地方审计机关年复一年重复着同样的审计项目。增加的方面:自“中办、国办”经济责任审计文件下发、各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全面启动后,党委、政府交办的审计项目迅速增多,审计需求增加较快。这一减一增,审计项目资源的数量、规模基本保持不变,只是结构发生了改变。

      横向就某一段面看,审计项目资源的分布也不是很合理。审计机关一般都按照审计署的部门而对口设置相应的处室和人员编制,审计项目资源的划分也依照此原则归口管理,一般情况下,其他处室无权审计归口以外的审计项目,故此,有的处室“吃不饱”,有的处室则“吃不了”。而“苦乐不均”的结果自然是导致审计项目资源和人力资源的配置不当。一方面,造成审计项目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同时浪费;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剧了审计任务繁重与审计人员自身力量不足的矛盾。

      (二)审计人力资源现状。目前,我国审计人力资源主要由政府审计人员、社会审计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三部分构成。政府审计由于具有法律授权,在我国审计体系中居主导地位;社会审计是受托审计,难以承担监督之职;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部门,在某种程度上,与企业的利益存在一致性。

      1.我国的政府审计人员由审计署、各地审计机关、审计署驻地方特派办人员组成,全国审计工作人员有8万余人,审计署机关及直属单位约有3000人,地方审计机关约有7.7万人。从笔者掌握的资料看,我国审计队伍中本科以上学历占25%,文化程度偏低;知识结构以会计、审计人员为主,比重达63%,工程技术、计算机等专业人才仅占13%,结构不合理,缺少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年龄在30岁以下占55%,30-45岁占43%,45岁以上的人员比较少,大概占2%左右,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但同时也会带来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效率呈递减趋势的问题。

      2.社会审计主要由会计师事务所构成,注册会计师是社会审计的主体,它的特征是独立和受托审计,不受政府审计组织行政区域划分的限制,具有人力资源的流动性。我国目前有5200多家会计师事务所,执业注册会计师队伍约有6.7万人,他们大都通过了职业资格认定,具有较为完整的理论知识基础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支重要的审计力量在业务范围的限定、人力资源交流的约束条件下,导致了注册会计师这一人力资源不能很好地被政府审计利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