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经济学家、厦门大学资深教授邓子基先生谈:现阶段审计与财政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中国审计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08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关于我国公共财政建设中与审计相关的一些问题。

      邓子基:近几年来,审计部门在推动宏观调控政策贯彻落实、推进公共财政建设与关注民生问题、反腐倡廉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获得了全国人民的一致称赞。其中由审计结果公告引起的“审计风暴”,让老百姓了解和监督国家财政资金的用途和效率,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在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方针的指导下,新时期审计部门在监督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中具有独特作用和重要地位。因此,应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在维护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保障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使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我谈的问题,只能算抛砖引玉,期待其他专家学者作更深入的探讨。

      二、我国当前的审计工作面临怎样的环境?

      邓子基: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最大特征是,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面临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目前我国最主要的任务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逐步形成以市场为资源配置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体系。公共财政体系解决经济增长中社会成员对于民生问题不断扩大的需要,可谓任重道远。向公共财政理念的转变意味着财政资金逐渐向民生问题倾斜,这也是政府理财思路最重要的改变。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审计部门面临着以下特殊环境:

      首先,我国经济面临着科学发展的重要课题,政府审计的重要任务是确保经济和财政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审计部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投资资金的审计。由于发展经济是我国的首要任务,所以政府投资资金在一定时期内仍将继续存在,政府的审计要保证财政投资的有效供给和使用。二是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所需的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项目,为充分发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提供基石,审计部门应确保合理的公共财政支出规模和质量。财政资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良好结合,能促进经济不断增长,效率不断提高,从而保证财政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我国经济发展要由“量”转向“质”、“量”并重,以“质”促“量”的阶段。财政收支规模与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质”和“量”有引导和示范作用。为此,审计部门应促进有关部门加强对重污染、高能耗企业的成本核算,同时利用审计具有的信息反馈作用,对国家相关产业扶持政策建议建言,促进技术进步。保障国民经济整体质量提高。

      再次,公共产品需求面临着快速增加的压力。由于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社会成员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升,从过去的免受贫困和饥饿的需要、社会安全需要逐渐过渡到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目前全体社会成员希望有更充分的个人发展机会、更丰富多彩的生活、更均等的接受社会教育机会、更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财政支出面临着支出范围的调整,审计工作面临着从对财政收入的审计和少数支出项目的审核,到复杂的公共产品提供以及对各种方式提供公共产品的审计的转变。可以说审计的任务更重,审计的客体更丰富,审计的形式更多样化。

      最后,审计绩效的考评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接轨问题。审计应该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绩效评价。由于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进程加快,我国审计制度与世界审计体系还有一定差异,如何与国际审计体系接轨,更好地服务于审计目的,是我国经济转轨时期财政审计面临的重大课题。

      三、政府审计如何推动公共财政建设?如何推进预算改革深化?

      邓子基:建设完善的公共财政体系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建设公共财政体系的关键是政府充分承担起社会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提供者角色,为保障民生提供必要的设备、资金与体系。即我国公共财政建设的主要目标是财政资金要体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治国理念,扩大对非竞争性的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公共工程的投资。例如教育、基础研究、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项目的投资支出,逐步缩小对经济建设或生产性企业投资的干预范围。但在这一过程中,财政资金的规模不会缩小,反而会因为政府部门承担了更多的公共事务,财政资金运用规模会逐步增加,审计监督财政资金运用的任务会更重。

      公共财政更加关注财政资金的支出效果,因为社会公众和政府除了关心资金的投向范围,更关心财政资金的使用价值。对财政资金的监管更应侧重于支出项目的绩效。审计机关在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绩效审计时,要注重对政府部门在投资领域的管理活动和相应权力的检查监督,包括项目决策、预算安排、建设资金的分配与拨付等环节,要利用财政审计,加强对各级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建设公共财政体系,需要逐步改革预算体制,全面推行部门预算,规范政府统一采购制度,其中关键在于预算体制改革。预算体制的法制化是市场经济体系中财政体制的核心环节。改革我国预算体制,使其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相适应,更加清晰地反映政府职能活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管理财政资金,强化预算的监督作用,并借鉴国际上通行的预算方式,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财政预算制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