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作者简介:
张万全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隋玉明 哈尔滨欣荣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姜春碧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原文出处:
商业经济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08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内部审计管理体制引起的质量控制问题

      我国内部审计的管理体制正在由直接管理体制向半自律管理体制转化,逐步由审计机关直接管理向审计机关授权内部审计协会进行半自律管理过渡。

      1.组织内部不重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内部审计在组织中是个“中间人”,组织往往只是将其作为“摆设”,不受组织领导重视,得不到内部其他职能部门的支持,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更是没人关心,在内部审计机构中往往既没有质量控制制度,也没有质量控制措施。

      2.组织外部不能有效发挥对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监督作用。在由直接管理体制向半自律管理体制的过渡中,内部审计协会是内部审计的行业组织,对从组织外部控制内部审计质量,发挥重要作用。由于我国的内部审计协会对审计机关的依赖性强,不能独立发挥对内部审计机构的指导和监督作用,所以限制了对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监督作用的发挥。

      (二)业务承接阶段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问题

      1.选择审计的项目,组织管理当局不重视,被审计单位不配合。

      2.审计准备不充分,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忽视对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特点、相关经济及法规环境等情况的了解,制定的审计计划脱离实际,对具体操作的指导性不强。

      (三)计划阶段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问题

      1.年度审计计划不科学。审计目标不够明确,工作的盲目性大,个别内部审计机构没有年度审计计划。

      2.项目审计计划重点不突出。没有预先就可能出现的重大审计问题做出详细审计规划,没有考虑适当利用外部专家的工作,对审计风险估计不足。

      3.审计方案中审计程序的选择僵化。审计程序的选择应该依据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规模、业务复杂程度等确定,而不应是千篇一律。(四)实施阶段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问题1.现场审计前不下发审计通知书。除了个别需要突击检查的情况,现场审计前,一般应提前几天给被审计单位下发审计通知书,以便于被审计单位准备好应提供的具体资料和给予其他必要的协助,使审计工作顺利开展。实际工作中,有些组织的内部审计部门,现场审计前不下发审计通知书,这就可能造成审计工作的障碍,使审计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2.工作底稿编制随意性大。工作不规范,取证不充分,不能揭示发现问题的来龙去脉。甚至有的审计人员,不仔细分析可能存在的重大问题,简单复制被审计单位的账页,不进行近一步审查,就作为审计证据。

      3.审计证据缺少被审计单位签章。内部审计人员获取的审计证据,如有必要,应当由证据提供者签名或盖章。实际工作中,审计证据一般缺少被审计单位的签章,这就影响了所获取审计证据的质量。

      (五)审计报告阶段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问题

      1.审计报告质量不高。经常出现结论缺乏准确度、审计决定事实不清、引用法规不准确或者不引用法规、建议缺乏可行性及针对性等情况。

      2.经常发生重大质量妥协。内部审计人员执业中,未遵循重要性及谨慎性原则,面临内部管理高层的压力时,经常是审计报告避重就轻,审计处理不痛不痒。

      3.审计报告没有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被审计单位不认可审计结果。

      (六)后继审计阶段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问题

      后续审计开展不力。经常出现审计决定得不到认真落实,审计成果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很多单位,往往是审计报告提出后,审计人员不对审计提出的问题(或建议)的改正(或采纳)进行跟踪,审计报告被束之高阁,造成年年审,年年都是老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