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项目质量管理办法中规定:审前调查是指审计机关和审计组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前,根据审计项目的规模和性质,安排适当的人员和时间,为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有关情况所进行的考察。计算机审计审前调查不仅要掌握常规审计方法下的所有内容,而且更要关注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化情况和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使审计机关和审计组所编制的审计实施方案能够满足信息化环境下开展审计的需求。计算机审计审前调查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全面了解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情况 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是进行业务处理和财务管理的主要载体,因此对信息系统进行全面了解是十分必要的。计算机审计审前调查要重点掌握六个方面:一要掌握信息系统所使用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软件的名称及版本、信息系统运行环境硬件配置。二要掌握信息系统担负的主要任务、信息主要来源、传递方式以及与其他信息系统的共享、交互等。三要掌握信息系统对外输出数据的方式,可输出数据的类型,能否为计算机审计所直接利用。四要了解主要岗位设置、责任划分、权力分配等,各控制环节是否存在风险。五要取得系统建设文档、系统应用后重大调整、升级、更新的记录,特别是尽可能获得数据结构说明、用户使用手册等文档资料。六要掌握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数据量,进一步估算审计所需数据量能否被AO等审计软件顺利采集。做好以上六个方面的调查内容,目的是使审计人员有一个初步的计算机审计思路,同时也是为了初步确定数据采集的范围。必要时审计调查组应设计一系列较为科学、合理、直观的表格对以上六个方面进行综合、整理、分析,以便更好地设计切实可行的审计实施方案。 二、确定采集电子数据方式 审前调查时,审计组应采集、转换审计所需要的部分数据以至全部数据进行初步审查,验证数据的实真、完整和可用。采集电子数据并转换为审计所需的数据是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的基础和前提。审计调查组应在对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进行认真研究后,根据审计组成员对数据库技术掌握程度、实际经验、能获取的技术支持和下一步数据处理、分析将采用的工具等情况来确定数据采集方式。数据采集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利用审计软件完成数据采集转换。二是利用被审计单位业务系统所使用数据库系统的转出功能。三是通过ODBC数据源导入。通过建立被审计单位数据库类型ODBC数据源,利用相关数据库系统中的“导入导出”功能进行数据采集。四是直接拷贝数据库文件,移植到审计人员操作的计算机上,这种方式适用于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后台为小型数据库、数据量较小的单位。 三、搞好初步数据分析 审前调查取得的审计对象数据信息大多数是纷乱复杂的,这就需要审计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整理、筛选和分类出所需要的、有价值的数据信息。为解决这一问题,审计人员要根据自身审计需求,设计审计调查分析模型,对采集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初步分析,以达到“预先采数,提前分析,总体把握,锁定重点,有备进驻”的目标。建立审计分析模型可以先行利用合适的审计软件(如AO系统中的审计分析功能)或数据挖掘工具,采取汇总、筛选、分类、分组、排序、图表分析等操作对采集的大量电子数据进行对比、处理和分析。通过这样的分析可以判断审计对象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能存在的异常情况。做好计算机审计审前数据分析可以使审计人员站在更高的角度,以更加清晰的思路,从源头上来控制审计项目质量。 四、创建开展计算机审计的环境和条件 为更好地开展现场审计,根据审前调查的总体情况,要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计算机审计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硬件环境是指开展计算机审计所必备的硬件设施,如现场审计所需的计算机、笔记本、审计软件等以及审计现场采取单机模式还是联机模式审计,如果采取联机模式还要搭建网络环境,要配置相应的服务器、交换机等;软件环境是指具备相应计算机应用技能和审计经验的审计人员,如果审计组成员的计算机技术水平不能满足审计需要,还要及时组织技术力量,必要时组织计算机专业人员介入,以保证计算机审计项目的顺利实施。创建良好的审计环境是顺利开展计算机审计的有力保障。 五、开展必要的计算机审计培训 计算机审计不同于以往手工审计,审计人员面对的不再是纸质账册、凭证,而是海量的电子数据。计算机审计最终的效果如何,关键取决于审计人员将计算机技术与审计思路结合的能力。虽然大部分审计人员具有丰富的财会、审计知识和经验,但由于是非计算机专业毕业,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运用技能掌握的还很不够。尽管审计署已组织过多次计算机等级考试,使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要应对复杂的、技术性强的计算机审计仍存在很大难度。因此,在实施现场审计前,审计组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审前培训,除要学习审计业务、会计知识以及与审计对象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外,还要有针对性地对审计人员进行计算机技术培训,尤其是对数据库知识、审计软件应用等方面的培训,尽力做到“急用先学,学以致用”,使审计组成员在短时间内具备开展该项目的能力和水平,确保计算机审计项目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