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主要应审查项目投标决策的科学性、项目建设和管理的有效性以及项目竣工后的项目效益水平高低等。因此,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应当涉猎施工建设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即是从项目投标、施工到竣工验交的经济效益审计。 ——工程项目投标决策效益审计。内容主要包括:审查招标文件的合法性、完整性,标底编制的合理性、合规性和标书制作的完整性,投标风险规避程度等。通过投标审计,促使预算工程师在保证投标项目建设质量的前提下,确定合理的工程造价和提高工程项目的效益。工程项目投标决策效益审计在实务中,单独立项进行专题审计的情形并不多见,审计部门对项目开工前管理效益评价工作主要是参与预算分割制定,评价项目绩效考核指标的合理性和实施的可行性。 ——施工阶段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效益审计的重点关注内容应为:工程项目财务状况审计;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审计;工程项目收入、成本费用、损益和税金审计;工程项目材料设备使用情况的审计;工程项目质量审计;工程项目变更调价索赔情况审计。 ——竣工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竣工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通常是在中介机构出具《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核报告》后,在财务收支真实性审计基础上进行的,对项目整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的总体审核和综合评价。在这个阶段,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侧重点是影响最终绩效激励兑现的量化指标的审核,如对项目收入支出的真实性、完整性的确认。同时对工程项目管理控制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评价。 二、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目标和评价依据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目标。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总体目标包括:对项目的整体完成情况进行审核分析,特别是对利润等绩效需考核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审核分析,并依据绩效考核办法,出具内部效益审计定量指标评价报告;对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工程质量、施工进度、材料、安全、现场管理等进行控制的有效性、完整性进行内部控制测试,并出具内部控制评审意见;在财务收支真实性审计基础上进行产值分析、利润分析、风险分析,出具项目中期控制预警报告,以达到过程控制、目标管理的目的。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评价依据。在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下,《项目承包合同书》是执行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主要行为依据;国家制定的相关行业标准、政策、法规,公司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控制流程和《年度经济承包责任指标》是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评价依据。同时,审计部门应根据被审计工程项目的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在责任性、可控性及可比性原则基础上,建立与工程项目相适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便对工程项目负责人履行经营受托情况、项目经济效益做出全面完整的分析和评价。 三、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程序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实施过程就是实现项目审计目的的过程。具体审计程序的设计应视审计目标和审计内容而定。在编制审计项目实施方案时,要确定符合具体审计目标的适当的审计程序。严格按审计工作规范程序实施审计是控制审计质量和降低审计风险的必要保证。因此,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实施时要充分考虑审计目的对方案的要求,在实施过程中有效地运用规范的审计程序去完成审计任务。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一般应分为五个阶段。一是审计准备阶段:1.找出对施工企业有重要影响的工程项目,分析确定拟审计的工程项目。2.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及实际情况,建立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指标。3.编制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总体审计方案,下达审计通知书。二是审计实施阶段:1.调查取证,判断经济效益的真实性、合法性。2.对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项目进行分析评价。3.初步形成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意见和建议。三是审计报告阶段:1.撰写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报告初稿。2.征求经济效益被审计单位意见。3.出具正式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报告。四是后续审计阶段:检查经济效益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应确认已经采取有关纠正行动并正在达到期望的结果。五是审计评价阶段:1.评价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经济性、有效性。2.对于成熟的经济效益审计项目及时加以总结,建立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数据库,为以后进行同类审计工作提供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