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我国的行政成本高居世界第一,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列举了这样一组统计数字:从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间,我国财政收入增长了约28倍,同期行政管理费用却增长了87倍,且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2003年就已上升到19.03%。 全国政协委员冯培恩也用数据表明了快速增长的行政管理费用令人担忧的现状:从1986年至2005年,我国人均负担的年度行政管理费用增长了23倍,而同期GDP增长了14.6倍。冯培恩说:“这种超常规增长与政府浪费现象有关”。冯培恩将行政浪费的病因总结为五个:一是行政权力运行透明度低,行政机构控制着80%的公共信息,社会掌握的政务信息不超过20%:二是出现了“上级不好监督,同级不愿监督,下级不敢监督”的监督死角;三是责任主体缺位,“有人上树摘果,无人浇水施肥”;四是预算约束软化和预算外资金大量存在;五是对党政领导干部的考核主要看经济发展指标,而不计行政成本,这种考核方式使政府官员失去了降低行政成本的内在动力和外部压力。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表示,作为反腐的一项措施,国家将出台官员职务消费标准,今后各级别官员可以使用的公款数额、公款用途都将有定性标准,包括豪华办公楼在内的楼堂馆所等,国务院正在制定审计管理办法。 以往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体系中,并没有行政成本这个考核指标,因此在降低行政成本方面没有发挥作用。试想,如果把行政成本作为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把行政浪费与党政领导干部的荣辱进退连在一起,我想,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一定会把降低行政成本、减少或杜绝奢侈浪费作为一件大事认真地抓起来。把行政成本作为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中的重要考核指标,应是降低行政成本、杜绝行政浪费的一个治本之法。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把行政成本作为对党政领导干部审计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事先有许多工作要做,如:设计哪几个具体指标?怎样设计这些指标的定性标准?审计中怎样汇集一个地方的行政费用?怎样计算行政成本?行政成本的增速与财政收入增速、GDP的增长速度应控制在什么比例较为科学?行政费用总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维持在什么水平合理?行政管理费包括哪些部门、单位的支出?支出的内容包括哪些支出科目?……这恐怕要组织一些专家和有实践经验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科学的论证,设计出相关的指标,出台相关的规定,作为审计评价的依据才能实行。这些设想,虽然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但绝不是办不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