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政审计监督在促进财政体制改革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审计监督规范了财政税务部门会计核算,增强了预算收支的真实性。多年来,在财政审计中,审计机关始终注意把预算收支的真实性审计作为审计监督的基础,注重揭露财政资金会计核算中存在的会计、统计信息严重失真的问题,这些问题得到反映和披露后,逐步被财政税务部门纠正和处理,保证了财政收支的真实、完整,为各项宏观调控措施的制定和政府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审计监督促进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构建。审计署下发的《关于加强预算单位银行开户审计监督的通知》,明确提出了从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入手进行审计的工作方法,并作为审计监督的一项内容和基础方法,在全国审计系统推广,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审计方法体系。这一审计方法的运用,不仅在摸清财政预算内、外资金的家底和规模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集中了政府财力,减少了资金体外循环,增强了政府的资金支配能力,而且也直接推动了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形成。 ——审计监督促进财政部门加强了预算管理。开展预算执行审计以来,各级审计机关都把预算资金管理中存在的分配秩序混乱、资金使用分散、预算编制和执行不规范的问题作为审计重点,揭示了问题,促进了预算管理的规范。 ——审计监督推动了财税体制改革的进程。各级审计机关紧紧围绕预算执行情况作文章,认真贯彻“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工作方针,不断加大对财政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审计力度,着力查处预算执行中资金分配不合理,预算编制不规范、随意性大的问题和预算内、外资金多头开户、体外循环的问题,查处在组织预算收入过程中有税不征、违规减免税、延压预算收入、混淆预算收入级次的问题,在促进财税体制改革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财政体制改革推动财政审计监督的提高和创新 ——财政体制改革拓宽审计监督的领域。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会计委派制度后,形成了新的机构,即政府采购中心、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代理银行和会计核算中心,它们已成为新的财政审计对象,这就丰富了财政审计的内容。 ——财政体制改革引起了审计内容和重点的变化。比如,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由国库单一账户拨付预算资金,各预算单位不再开设银行账户,只有零星的日常开支,审计的内容和重点,一是对预算单位的审计由过去对银行开户及有关账簿、凭证的审计转变为有无擅自变更预算,改变资金用途和是否存在损失浪费的问题的审计;二是对财政部门的审计由过去对财政各业务主管部门拨付财政资金的审计转变为对预算管理机构是否按规定批复、下达用款计划,有无擅自动用或以其他方式支出国库存款、专户资金的审计,以及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是否按预算、进度、限额拨款的,是否按规定做好会计核算工作的审计。 ——财政体制改革引起了审计监督方式、方法、审计程序的变化。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密切了收入征收机关与国库组织收入与解缴入库的关系,密切了财政资金拨付与国库划拨资金的关系,也密切了上下级征收机关的关系,为了减少审计的环节,提高工作效率,扩大审计成果,财政审计的监督方式、方法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如随着“收支两条线”制度的建立,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的管理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实施,预算单位的银行开户被逐步取消,过多的银行账户已不复存在,过去的从预算单位银行开户入手的审计方法受到了挑战,在这些管理模式下,审计的方法则应更多地采用核对法去核查各个账户之间的清算过程。 ——财政体制改革引发了审计手段的革命。随着“金财”、“金税”和“金关”等信息化工程的实施,财政审计对象发生了变化,会计电算化、电子账簿代替了传统的账簿、凭证,传统的手工审计手段已不能适应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面对这种局面,各级审计机关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革新审计技术手段,加大计算机审计力度,并探讨利用计算机进行网上审计的途径和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