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审计机关绩效管理的构建路径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文婧 南京审计学院 国际审计学院

原文出处:
审计与经济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08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拓展审计职能,重视审计机关的自身绩效评估

      1.拓展审计职能,提升目标定位

      由于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待进一步完善,经济生活中的违法乱纪行为还大量存在,被审计单位的管理还很不完善,相当多地方的审计人员队伍结构不合理、知识储备不足等原因,当前我国审计机关还不具备直接开展绩效审计的条件,应当逐步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向绩效审计过渡,选择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的模式,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开展绩效审计。中央和省市一级审计机关以及一些有条件的县级审计机关应该积极开展效益审计的试点工作,由点到面,努力探索绩效审计的路子。那些暂时没有条件的县级审计机关,也要关注绩效审计方面的问题。在开展绩效审计的同时,审计机关应提升自身的目标定位,关注政策法规的完善。

      2.重视自我监督,实施绩效管理

      (1)披露绩效信息,加强自我监督。我们建议审计署每年向人大提交的审计报告要披露自身的绩效情况,如审计预算经费的使用、审计为国家节约的资金量、审计任务能否按时完成、审计建议的数量和被审计单位接受建议的情况等。为确保所披露信息的真实准确,审计机关可聘请外部独立第三方,对审计机关的绩效信息认证。

      (2)加强国家审计相关法律体系的建设。必须把绩效管理改革纳入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要进一步以立法的形式确保国家审计相关改革的连续性和延续性。确立审计机关绩效管理工作的制度和规范,对绩效管理全过程做出详细规定,使绩效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培育基于绩效的组织文化。要想在审计机关中实施绩效管理,必须摒弃官僚制组织文化,培育以绩效为导向的文化。美国国家审计机关在1997年进行调查时提出,培养互信自主的绩效管理文化是绩效管理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加强审计计划管理,提高审计资源效益

      审计计划管理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先决条件。是否有计划、是否有管理、计划管理质量的高与低将关系到审计工作整体和其他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当前审计机关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管理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借鉴国外经验,以风险为导向确定审计重点。美国国家审计机关编制审计计划的程序非常严格,首先在制订计划前对各审计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和可行性研究,以确定重点审计项目。我国各级审计机关要借鉴国际审计在这方面的有益经验,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将舞弊、浪费、滥用职权、管理不善等高风险领域作为优先审计重点。

      2.强化审计项目的可行性论证。西方国家都十分重视审计项目的可行性论证。我国应借鉴国外经验,由业务部门提出审计建议书,经讨论确定审计项目以后,集中一定的时间进行调查走访,参考审计信息资源库进行审计项目的可行性论证,重点就审计时机是否成熟,有关法律法规是否适用,被审计单位是否具备审计条件,审计人员素质能力、审计技术方法、审计信息、审计经费等审计资源是否满足审计需要目标以及存在哪些审计风险等进行详尽的论证,并将审计项目概况、论证过程及论证结果编制成规范格式的审计项目说明书。

      3.优化和细化审计计划的编制程序。在编制审计计划过程中,首先考虑审计计划本身的问题,如全面性、影响程度和未来的发展、计划结果敏感度等,对备选审计项目进行优选排序,并在选定了的审计项目之间合理均衡地分配审计资源。其次,要高度重视审计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充分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编成计划书。最后将计划书送计划规划中心审核,规划中心就有关疑点提出研究重点,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广泛讨论,最终形成年度审计计划。这样通过科学的程序来保证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质量。

      4.避免计划实施过程中频繁调整。审计计划临时改变有时是不可避免的。但审计机关如果改变原先的审计计划,就会对审计工作的正常进行产生不利影响。我们可以通过提高审计人员应急能力、加强审计人员职业培训、强化信息化审计技术的应用等尽量避免频繁调整、变更审计计划。

      (三)推广信息化审计技术,提高审计效率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审计机关的审计信息化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审计署OA和AO系统等先进审计软件的开发和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审计署专家经验库经过几年的努力,已收集了相当的数据。但是我国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均衡,不少地方审计机关,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的审计工作中对计算机审计技术的掌握还很欠缺,审计信息化技术在审计项目实施中的应用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足以支持科学审计管理的审计资源信息库尚未建立。虽然目前我国审计机关经费不宽裕,但仍有必要集中人力财力,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现代审计技术,改善审计硬件条件,加快审计现代化进程以提高审计效率。

      (四)加强审计成本控制

      1.整合审计资源,降低审计成本。审计资源是完成审计项目所必需的各种实际投入,一般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经费和时间等。我国现阶段审计资源短缺与审计任务繁重的矛盾日益突显。要想更好地发挥审计的职能,必须整合审计资源。整合审计资源是控制审计成本的有效途径。审计资源的整合包括审计计划整合、审计对象整合、组织机构整合、人力资源整合以及信息技术整合等。

      2.强化预算管理。预算管理对审计成本的控制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审计经费预算取决于每个具体项目成本的总和,而每个项目的成本又是根据达到审计项目的预期目标所需要的工作量计算出的。强化预算控制,可以实行定额预算,根据项目确定人员和时间,再确定相应的工作量,从而得到预算经费。另外,建立节约奖励制度。通过总量控制、节约奖励、超支惩罚的经费管理制度,将各审计项目的成本控制与审计人员的切身利益相挂钩,提高审计人员加强成本控制的积极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