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招投标舞弊现象及应对方法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中国审计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08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招投标舞弊的现象

      投标企业为了达到中标的目的,首先要设法入围,取得投标资格。其次要拿到最高评分,理所当然地拿到项目。面对残酷的竞争市场,没有绝对优势和实力的投标企业,不得不使出各种手段,参与竞争。一是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人数量上做文章,暗中组织其他潜在投标企业陪同投标,亦即通常所称的“陪标”,占据入围及决标结果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地占有投标人名额,提高中标的概率。二是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人资信、业绩上做文章,一些不满足基本条件的投标人试图挂靠能够满足条件的企业,变成“合法”投标人,以达到入围的目的。三是在迎合评分标准上做文章,有意降低“陪标”人的投标文件质量,间接提升自己的评标分值,力求获取最高评分。四是在投标报价上做文章,暗中串通其他入围投标企业共同抬高投标价,获取高额利润。

      招标人为了意中人能够顺利中标,在招标文件中埋下伏笔,提出各种看似“高标准、严要求”的特殊条件,暗中助其入围和中标。在对投标人的资格要求上,有的过分抬高门槛,缩小了竞争空间;有的有针对性地对个别潜在投标人“量体裁衣”,列入特殊条件,有意排斥、歧视其他潜在投标人。在投标报价内容中,过多的项目按暂定价处理,不参加评标考核,不纳于竞争范围,留出活口,间接提供利润空间。在评标环节中,评标细则制定不严谨,有意设定一些加分项目,或者降低可能共有的事项分值;有的招标人派出一定数量的人员担当评委,有目的给出倾斜分;有的进行暗箱操作,串标、抬标,有意隐瞒资料或提供虚假资料,进行幕后交易,不正当竞争。

      二、遏制舞弊行为的途径

      1.收集整理资料,构建电子信息系统。招投标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建筑市场的需求,建立招投标管理资料积累制度,实现招投标质量控制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管理系统化。建立施工单位以及项目经理资质、业绩、信誉信息库;建立造价编审人员执业能力、造价编审差错、教育培训情况信息库;建立工程项目质量等级、优质优价信息库;建立各类单项工程经济技术指标数据库;建立水文、地质、气象等施工条件信息库。为工程造价编制与考核提供服务和参考,为投标、评标提供依据。

      2.加强工程招投标管理,提高招投标质量。招标主管部门应当监督招标人制定科学、严谨的招标文件和评标办法,强化招标文件的制定和相应的监管力度,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建立评审机构、人员问责制及责任追究制,提高投标人筛选、投标及招标机构评标的质量。评标时,在审阅投标文件的同时,应当提取资料信息库的信息资料,进行符合性测试。一是利用信息资料对投标文件中的资信、业绩进行验证,防止投标人提供虚假资料,或者有意隐瞒资料,串标、陪标,搞不正当竞争,扰乱招标市场。二是注重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分析、比较,将方案与投标预算的相关性、方案与工程现场条件的符合性纳入考核内容,从方案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入手进行考核评分。三是注重投标预算的评审考核,对投标价进行清标,不合理的价格按照规定程序予以剔除或修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总价评分方式。

      3.建立舞弊行为档案,实行一票否决制。对投标企业、项目经理、造价编审人员的舞弊事实,一方面列入电子信息库,对自愿牺牲自己的投标或中标机会的企业、有意隐瞒资料、为他人提供便利条件的应当采取适当的限制措施,作为其他招标项目准入的影响因素。另一方面移交行业主管部门,作为资格审验、升级的影响因素,实现立体、交叉监管,有效规范招投标市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