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计算机审计的思路和对策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云辉,审计署驻沈阳特派办。

原文出处:
中国审计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08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目前,我国金融系统计算机应用普遍,且存在业务数据量大、营业机构网点多、数据分散及传输要求高等特点。这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也为在金融领域开展计算机审计提供了条件。

      金融计算机审计的目标和思路

      根据金融行业计算机应用状况和水平,我们将金融行业审计目标分为远期和近期两个部分:从长远看,建立各金融机构的系统开发预留审计专用接口,实现审计与金融机构数据联网,实施审计与银行间的远程实时和事前审计为金融计算机审计的最终目标;而近期金融计算机的目的就是要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作用,做到提高工作效率、完成手工无法完成的工作。所谓提高工作效率就是要切实利用现代技术带来的高效率,发挥计算机的统计分析和强大的计算功能,保障金融审计面对大量繁杂的数据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计算机计算筛选出满足审计需要的信息。所谓完成手工无法完成的工作就是针对金融行业已实现的无纸化、数据量巨大等现实现状,如商业银行财务会计账簿和传票的电子化、银行存贷款海量数据的筛选,存款千家万户、个贷笔数多金额小等,如何利用计算机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手工无法完成的工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应在审计中努力把计算机技术同审计业务相结合。一是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开发一种能够从众多的数据中筛选出适合审计要求的应用软件,提高审计的效率,实现近期目标。我们设想:设计出一种简单、实用、有效的软件,能够在审计前通过将被审计金融机构的相关数据输入,由计算机根据设定的条件自行检索生成审计需要的结果。从实际开发软件来看,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以何为依据的问题,如分析银行风险性,确定风险性的标准是什么。二是针对银行业数据高度集中和无纸化的状况,努力尝试在审计现场运用网络技术,建立数据共享的计算机审计平台,将分析后的数据集中存放,通过网络为各审计小组提供数据支持,各个审计小组在各个终端通过有针对性编制的模块,自行对所分管的业务开展审计。这样不但提高了效率,而且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大量投入,有效地解决了原来手工审计无法实现的目标,使金融审计基本上适应银行业计算机发展的步伐。

      当前金融计算机审计的难点及对策

      根据多年从事金融审计的实践,笔者认为目前困扰金融机构计算机发展的主要问题表现在金融机构电子数据系统的不统一性,多样性、多层次以及海量数据的筛选,往往一个系统刚熟悉,又换了另一个系统;金融审计人员计算机专业素质相对滞后。为有效开展金融计算机审计,应着重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是设定专门的数据分析整理阶段。从审计实践看,目前金融计算机审计的一个症结就是对被审计金融机构的系统结的时间,目前基本上是边审计、边整理,往往审计接近结束阶段,一些系统和数据还在熟悉和整理中,影响金融计算机审计的实施。对此,笔者认为金融企业审计计划安排,在审前或调查阶段,单独设立数据分析阶段,针对不同金融机构不同的计算机系统,组织由专业技术人员、审计人员参加的审前数据分析小组,前期开展对被审计单位的数据转换和分析整理,以确保审计实施时审计人员能够拿到经过整理后的标准数据,提高审计效率。同时组织力量研制通用性商业银行数据真实性测试软件,从总体上验证银行前后台数据的真实性,使金融审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是强化对金融审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一般金融审计处不配备专业计算机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编制软件和模块过程中,常常遇到专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尤其是现阶段各金融机构的电子化配备不同,遇到的技术问题也不断变化,急需计算机专业人员的加入。这就需要一方面要把具有金融知识的审计人员送出去学习计算机专业技术,另一方面,也亟需具有审计的队伍中来,打造一支既懂金融业务又熟悉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复合型队伍。

      此外,金融计算机审计在硬件配置上,要不同于一般审计专业。由于金融行业数据的特点,对硬件的要求较高,为此各级审计机构在对金融审计的硬件配置上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在硬盘容量、速度等方面配置较高的计算机设备,以满足金融计算机审计的需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