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革命党到执政党

——中国共产党政治成长中的地位转变与角色转换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贵秀,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北京 100091)

原文出处: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内容提要:

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问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从多视角观察可以看出,无产阶级政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与资产阶级政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是有很大区别的;我们党经历了从“局部执政”到“全局执政”的发展过程;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起,已实现了“地位转变”,但却长期未能实现“角色转变”,从而形成了“革命(党)角色”与“执政(党)地位”的历史错位和矛盾冲突。这主要表现在,革命观念与执政地位、革命体制与执政地位之间存在的矛盾冲突长期困扰着我们。在强调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今天,应该着力消除这种矛盾冲突。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08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08)04-0024-06

      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这既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新问题。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证明,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关系到我们党的兴衰成败。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提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问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研究和解答这个难题,对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无产阶级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与资产阶级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区别

      无产阶级政党有从革命党到执政党转变的问题,资产阶级政党也有从革命党到执政党转变的问题。但是,这两种转变有很大不同。

      随着资产阶级革命产生的资产阶级政党,起先都是革命党。资产阶级革命党的任务,或者是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殖民统治,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或者是进行民主革命,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不管属于哪一种情况,只要资产阶级取得全国政权,资产阶级政党作为革命党的历史使命即告完成,从而转变成为执政党,不再有革命任务,也就是说,不再是革命党。如果执政以后发生政权易手,它们便会成为在野党或反对党。在此情况下,资产阶级政党一般不会采取重新革命的策略,而是首先设法保存和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然后争取通过民主选举,赢得议会中的多数或总统选举而再度执政,从而重新成为执政党。由此可见,资产阶级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几乎是一步到位的,革命一胜利,政权一到手,这个转变就完成了,然后它们就按照其执政规则运行、治党理政了。

      无产阶级政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转变的情况与此大不相同。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来说,无论是夺取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还是夺取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都不是革命的终结。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夺取全国政权,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来说,只是为其实现全人类从阶级社会进入无阶级社会的共产主义革命理想增添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强有力工具;而要完成这个历史使命,还需要一系列社会的和技术的以至思想的革命。特别是在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社会阶段的落后国家取得国家政权的无产阶级政党,就更是如此。然而,在落后国家,无产阶级政党取得全国政权成为执政党以后,究竟还需要经过什么样的革命,如何进行革命,这是一个有待几代人在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中不断进行研究、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如果企图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个问题,那就必然会因现有条件的局限而使人们陷入超越历史阶段的空想之中。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在民族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成为执政党之后,当务之急是适应从革命党(即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向执政党(即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转变,合理运用和充分发挥国家政权的力量,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逐步建成和实现社会主义社会,为未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准备和积累物质、精神条件。

      因此,对于中国共产党这样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来说,取得全国政权成为执政党之后,虽然仍然存在着革命的任务——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但执政的任务已经突出地提上日程,成为主要任务。这就表明,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革命和执政、革命党和执政党虽有重大原则区别,但却不是互不相容的。在取得全国政权之前,当它还是革命党的时候,它已在部分区域内建立了革命政权,即有了一定的“执政因素”,并且在不断增长和壮大;在取得全国政权,成为执政党以后,它仍然还有未竟的革命任务。但不管怎样,取得全国政权以后,执政任务已经凸现出来,成为第一位的了,而革命任务则降至次要的和服从的地位。于是,这里就有一个政党的地位转变与角色转换的问题了。

      从“局部执政”量的积累到“全局执政”质的飞跃

      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是通过量的不断积累到质的飞跃而实现的。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更是这样。我们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是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标志而实现的。但是,这种转变不是从那一时刻突然出现的,而是从民主革命时期建立区域性革命政权之日起就开始萌发、孕育和产生了。不过那时,我们党的“局部执政”是在旧国家政权包围、打压和剿杀下,处于非法的地位,因而党的总体任务是从事革命,推翻旧的国家政权,“局部执政”只能是服从和服务于革命,因而带有强烈的革命(党)的功能和特性。显然,这与革命胜利后的全国执政,充分发挥新的国家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建设新的社会,是有原则区别的。

      正因为我们党的执政有这样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从“局部执政”到“全国执政”的演变,关于党如何执政的问题(实际上主要是如何对待和处理“党政关系”的问题),就不完全是在建国以后,更不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遇到的问题,而是从民主革命时期建立区域性革命政权时起就已经遇到并且始终绕不过去的问题。只是在新中国建立以后,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个问题更显突出、更加尖锐了。

      “地位转变”与“角色未变”引发的矛盾与冲突

      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具有多方面的内涵,而最主要的是“地位转变”和与之相适应的“角色转变”。从原则上说,角色理应随着地位的转变而转变。但是,地位的转变并不等于角色的转变,在实际上往往会出现地位转变了而角色却没有转变的情况,从而导致角色与地位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苏联和东欧共产党都有这样的情况,我们党也有这样的情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