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后国民政府集权政治的舆论支持(1932-1935)

——以《时代公论》为中心的考察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大禹,湖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教师、历史学博士。(湘潭 411201)

原文出处:
民国档案

内容提要: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的政治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实行责任内阁制,采取军政分立。在内忧外患的政治环境中,知识分子出于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通过举办刊物的方式自由表述政治观感与理性建言。国立中央大学法学院的几位教授创办了《时代公论》,以其为中心,聚集了许多东南学人,形成了“时代公论派”,强力支持国民政府采取集权政治,严厉批评国民党的组织缺陷。其他舆论界亦多有赞成集权政治模式的论调。在舆论支持下,1935年,军事权威蒋介石顺理成章兼任了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实行了以个人权威为中心的集权政治。然而,《时代公论》作为集权政治的主要喉舌,未能避免休刊的命运。由此,进一步反思舆论表达与政治制度的关系。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08 年 09 期

字号:

      九一八事变以后,国民政府的政治制度发生了较大变化,1931年12月26日的政制改革案规定,国民政府主席处于虚职,孙科出掌行政院。1932年初,蒋与汪联手,逼孙科下台,达成了权力分配,汪精卫出任国民党中政会主席与行政院院长,掌理党、政大权;蒋介石出任恢复的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掌理军权。这种军政分立制度应当是国家政治的一种进步,有利于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与政治现代化的推进。在内忧外患的政治环境中,政治界和知识界普遍产生了一种增强民族凝聚力的要求,希望出现一个统一、坚强有力的政府,以应付危局。1935年底,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兼任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采取了军政结合的集权政治方式。①

      在制度转变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媒体对政治制度的评论与建言。1932年后,新创刊物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时代公论》、《外交评论》、《日本评论》、《民众运动》、《国民外交杂志》、《东北月刊》、《独立评论》、《外交月报》、《外交周刊》、《申报月刊》、《军国民杂志》、《大众生活》、《行政效率》、《政治月刊》、《政衡》等均系于此期间问世。今人对上述刊物的研究,阐述北方学人所创的《独立评论》的政治观点的文章并不少见,②也有学者对其他关于民间或半官方所创刊物的主张进行了考察,③对以中央大学教授所创的《时代公论》却鲜有论及。本文试以《时代公论》的创刊及政治主张为例,并兼及其他,考察其对国民政府集权政治的舆论支持。本文目的不在于考察集权政治形成的过程及对集权政治本身的评价,而在于分析这种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舆论支持,并分析舆论支持国民政府集权政治的原因与作用。

      一、《时代公论》的创刊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1928年宣布进入训政时期,实行了党置于政府之上的五院制政治体制。中原大战以后,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以加强国府权力,加强中央集权作为政府改革的基本方向。当行政院院长谭延闿去世后,蒋介石兼任了行政院院长,试图通过政治革新,进行全面集权,以加强国民政府与行政院的权力。

      然而,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蒋介石第一次全面集权的步伐受阻。蒋在各派反对势力的集体攻击下被迫下野,国内政治纷争加剧,孙科出掌行政院。为拯救国难与避免政治纷争,国民党政府体制内外主张进行政治改革的呼声日渐强烈。针对训政阶段民治主义与独裁体制相矛盾的党治政治,不少知识分子屡次提出“提前结束训政”、“如期结束训政”之类的政治主张。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孙科辞行政院院长职,出任立法院院长。孙公开发表“救国纲领草案”,主张为了集中力量,贯彻御侮救国之使命,应立即召开国民大会,实行宪政。虽然孙科有借实行宪政名义以提高其掌理的立法院地位之意图,但孙氏的政治呼声很大程度上激发了知识分子关注政治的热情,也加速了知识界通过举办刊物自由表达政治观感热潮的形成。

      伴随在洛阳召开的国难会议④,1932年4月1日,以国立中央大学法学院教授为主体的一批学人创办了《时代公论》杂志,杨公达任主编(后由阮毅成任主编),张其昀为总发行人。《时代公论》杂志社的核心成员有杭立武、梅思平、萨孟武、阮毅成等,另有中国政治学会的一些骨干成员⑤。五个月之后,张氏辞去了《时代公论》总发行人的职务。《时代公论》为周刊,除政论文章外,还刊登“时事述评”、“读者论坛”及“通讯”,也出版专刊。如第25号作为“九一八国耻纪念专刊”,第33号作为“抗日方案征文专号”,第40、41号作为“新年特大号”,第65、66号作为“宪法问题专号”,第92、93号作为“新年号”。自1932年4月1日出版至1935年3月22日休刊,共出版了156期。据不完全统计,前后有206人在该刊上发表政论性文章842篇。⑥主要撰稿人如下表。(见表1)

      

      

      以上22位主要撰稿人共发表文章395篇,占总篇数的46.9%。上述人员中大多有留学国外的经历,政论水准较高,具有现代政治知识背景与追随国际潮流的可能性。在撰稿人中,杨公达所撰文章最多。据不完全统计,除“时事述评”外,杨共写了63篇,从该刊的第1号到48号,即发表了27篇政论性文章。⑦

      如果进一步分析撰稿人的构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中央大学知名教授,除以上主要骨干人员外,尚有程绍德(经济系教授)、叶元龙(人口学教授)、曹翼远(教育学教授)、何浩若(哲学教授)、缪凤林(史学教授,历史系主任)、向达(历史系教授)、汪辟疆(中文系教授)等。第二类是在某领域有突出成就的其他东南学人,有的曾在中央大学短暂任教过,如徐悲鸿(艺术家)、陶希圣(思想家)、王礼锡(诗人)、刘运筹(原任中央大学农学院院长,1932年任北平大学农学院院长,农业经济专家)、陈茹玄(法律专家,参加了五五宪草的起草工作)、陈长蘅(人口学家、经济学家,立法委员)、卫挺生(财政专家、立法委员)、彭年鹤(司法专家)、李成谟(教育专家)、周谷城(史学家)、竺可桢(气象学家)、梅汝璈(法官,后来参加了东京审判)、马寅初(人口学家、经济学家)等。第三类是与政府部门联系紧密的政论家,如吴昆吾(司法院参事)、吴铁城(政府要员)、陶履谦(内政部官员)、师连舫(内政部科长)、吴颂皋(内政部官员)、林桂圃(国民党理论家)、雷震(著名政论家)、冼荣熙(黄埔军校政治教官,立法委员)、田炯锦(监察委员)、邓深泽(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上校训练教官)、彭学沛(代理内政部长)、朱家骅(政府要员)、成天放(国民党理论家)、管欧(内政部科长)等。可以认为,以《时代公论》聚集的学人,是一个以中央大学教授为主体,囊括了诸多东南学人、范围较广的学术团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