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前十年知识界脉象发微

——基于两种谱系的考察

作 者:
刘超 

作者简介:
刘超,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北京 100084)

原文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抗战全面爆发前的十年是晚近中国知识生态史的重要发展阶段,此中,亮点纷呈,疑点亦多。目今,一般的思想文化史研究认为上海为此间中国知识界惟一的中心。经过考察大量的原始史料,本文对此提出商兑意见,即平、沪均为中国知识界之中心,惟功能各有不同而已。北平是教育学术中心,以学院教师居多,上海是文学震中,以自由作家称胜;前者的物质生活普遍丰裕,政治地位亦高;后者生活虽则体面,但仍相对清寒。故此,南北不同的政治态势渊源深厚。此一文化格局、经济格局的背后,乃是思想谱系和政治态势的深刻分歧:前者多系公费留学英美出身,从自由主义角度来继承五四遗产,维系了现代中国的学术共同体;后者则从激进主义视角来理解五四,并最终主导了战后中国知识界的基本走向;然其历史基点均在“五四”。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08 年 07 期

字号:

      五四运动以后,国内局势日非,蔡元培逐步淡出北大(1923年1月辞职),北大的氛围发生了变化。在此前后,大批名流开始作别北大,如陈独秀、梁漱溟、顾颉刚、林语堂、郁达夫、刘文典、汪东、黄侃等,其中,颇为引人注目的胡适与鲁迅亦在1926年上几乎同时离开了北大。次年,国民政府定鼎南京,南京成为毫无争议的政治中心。这一迁都对中国政治文化生态产生了重大影响①。其中之一,便是促成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分野,造成了国家政治文化生活中南京、上海与北平鼎足而三之势。民国历史由此呈现新局面。对此后的十年,各方面评价不一。在一般的革命史叙事中,它往往被视为“沉闷”时期;而在思想文化史和经济增长史的研究视阈中,它则被誉为“黄金时期”。其实,只要我们认真做一检视的话,不难发现,现代中国的主要文学和学术经典②,都酝酿和完成于这一阶段。就此意义上说,将此一阶段目为“黄金十年”似并不为过。

      关于此一阶段的研究亮点甚多,其中,尤值玩味的是平沪关系。此中,亦仁智各见,众说纷纭。但其倾向,几乎是清一色地扬沪抑平。其例证有:上海是世界第三大、远东第一大都会,是全国经济中心;聚集了大量的文化名流;此地高校数量极多,有着大量的新闻和出版机构等。此说当然不谬。必须承认,像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等老牌出版社均雄踞沪上,《申报》《大公报》等顶级的媒体均在此处,以至于当地出版界巨头王云五都不无自豪地在宣称:“平时我国出版社事业86%在上海”。如此大的文化产业规模,必定维持着一个巨量的文化系统。无论是文化人数量、高校数量之多,还是文化刊物之密和文化社团数量之巨,上海都首屈一指。这无疑都印证着上海在知识界的重要地位。

      那么,这是不是说上海就是其时独一无二的文化中心呢?对此,我们不妨考察一下其他名城的情况。以北平为例(限于篇幅,关于南京的问题当另文详析),抗战前夕,其人口为150余万③,少于上海,知识分子的数量自然较少,无论是其文化刊物、文化社团,还是高等院校数量,均少于上海。但是,数量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质量。

      北平已不复为国都,其一家独大之势亦不比从前,但其学术重镇的地位仍岿然未动,而且清华、北大和燕京等校继续跻身世界高水平大学之列。据统计,1934年度,全国共有高等院校110所,其中大学41所,独立学院38所,专科学校31所。内中,上海有院校24所(大学9所,独立学院9所,专科学校6所);北平有17所(大学8所,独立学院5所,专科学校4所)④。其中,无论是规模、层次还是影响,大学都最为卓特;故大学的水平可基本体现一时一地的高教水准。上海有国立大学3所,私立大学6所,分别为交通、同济、暨南、震旦、大夏、沪江、光华、复旦、大同(圣约翰未入册);北平分别有国立4校、市立1校、私立3校,分别为北平、清华、北大、师大、劳动、燕京、辅仁、中法(协和等未入册)。上海方面合计教职员1201人(教员817人)、在校生6774人。北平方面合计教职员2203人(教员1390人)、在校生6582人⑤。

      内中,上海国立大学有教授127人、副教授31人,私立大学有教授303人,副教授10人;合计:教授430人,副教授41人,共471人。北平国立大学有教授301人,副教授34人;市立大学教授34人、副教授3人;私立3校,教授98人,副教授15人;合计:教授433人,副教授52人,共485人。可见,在教授数量方面,北平据有绝对优势。藏书量方面,上海国立为439971册;北平为1037010册。

      综上可知,上海9校的教职员、教员的数量之和尚不足北平之国立大学,而在校生则略多于北平(主要得力于私立大学),从师生比例可见出,其师资力量还不足与北平比肩。藏书量作为衡量大学实力(尤其是软实力)最重要的指标,明显反映出上海教育界与北平远不在一个量级上。可以说,相对于北平来说,上海教育界显得数量甚大而层次偏低。

      其时上海无一全国知名的综合性大学,惟交通大学(纯工科)具有较大影响力。而北平则名校林立,其中最著名的“四大名校”为北大、清华、燕京和北师大,其中北大清华的文学院在胡适和冯友兰时期达到了新的高度,成为全国全国数一数二的人文重镇。对此,原清华文学院代院长蒋廷黼亦不无自得地说:“在短短的几年时间,清华已成为全国数一数二的学府。”⑥胡适亦对北大的发展前景颇为看好,大有把北大办成世界一流名校之雄心⑦。相比之下,沪上没有任何学校可以达到同等的水准。因此,当时全国有志求学、治学的青年,几乎无不首选北平。

      除高校外,北平的高层文化机构亦足可与首都南京比肩。四大顶尖的国立研究机构中,除中央研究院、国立编译馆在南京外,北平研究院、北平图书馆都在北平,此中容纳了相当一部分优秀人才;另有北平社会调查研究所、北平地质研究所等,亦有相当的水准和影响。北平的高校和学术团体(如史学研究会),大都有各自的学术刊物,且都达到国内一流水准。显然,就教育来说,北平无疑是冠居南北的第一重镇。大学乃作育人才、研究学术之所,因此,作为教育重镇的北平,同时亦是学术的重镇。以人文学界为例,史坛的王国维、陈垣、陈寅恪、胡适、傅斯年、顾颉刚、洪业、钱穆、雷海宗等一流史家绝大部分都在北平;而哲学界的巨子熊十力、冯友兰、金岳霖等亦云集此地。因此,此时的北平仍是国手林立之地,乃是中国学术界的半壁江山;北大清华更是代表了中国学术的最强阵容和国际前沿。

      在现代社会,没有任何其他类型文化组织,可以像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那样,具备如此大的规模、如此深广的辐射力与感召力、凝聚如此多的知识精英、赢得如此高的国际声誉。因此,甚多名校的存在,足以保证北平在国内外知识界的地位。而一个拥有全国半数以上的顶级大学、一流学者的城市,大概很难说它在全国知识界没有其一席之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