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服自有格式”:外交文书所见宋朝与周边诸国的双向认识

作 者:

作者简介:
黄纯艳(1967-),男,湖南省永顺县人,历史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宋史和中国经济史研究,上海 200234

原文出处:
学术月刊

内容提要:

宋朝与周边诸国的双向认识的研究可以克服仅从中国出发导致的视野的局限,更客观地认识当时国际关系的存在形态。在宋朝的眼中,周边国家被规定为对等国家关系、宗藩体制下的国家关系、中央与地方关系三个层次。高丽本着诸侯事大的原则处理与宋朝关系,与宋朝对双方关系的规定基本吻合。在于阗、唃厮啰、回纥等政权看来,宋朝是应该尊崇的大国“阿舅”;在真里富、塗渤、占城等国眼中,宋朝是强盛的大朝官家。但除了占城在一定时期视宋朝为宗主外,他们并不以宗藩和君臣的观念看待与宋朝的关系,与宋朝规定的双方关系存在很大差异。交趾和西夏在国内行皇帝制度,实际并不视宋朝为中央或宗主,但在与宋朝交往中基本能遵循宋朝的规定。


期刊代号:K23
分类名称:宋辽金元史
复印期号:2008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041(2008)08-0131-08

      在与宋朝关系中,各国因国际环境和自身政治经济状况的差异,对宋朝的诉求各不相同,从不同的立场出发,各自眼中与宋朝的国家关系同宋朝眼中的世界自然难以完全吻合。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存在应该是当时国际关系的实际形态,这需要以双边的视角来考察。学术界对宋辽(金)对等关系以及高丽在三角关系中的态度等已有研究①,而从与宋朝视角相比较来考察周边诸国对宋朝的认识和态度关注还有不足。本文试图以外交文书为切入点,在这一方面作一尝试。

      一、大防难守:宋朝眼中的世界

      宋承唐运,建国之初也曾有恢复唐朝的世界地位,成为东亚共主的构想。统一了北汉以后,宋朝的这一目标被直接地表达出来。雍熙北伐前,宋朝君臣讨论战争及善后事宜,刑部尚书宋琪的奏表最典型地反映了宋朝当时的目标:

      契丹小丑,克日殄平。其奚、霫、渤海之国,各选重望亲嫡,封册为王,仍赐分器、鼓旗、军服戈甲,以优遣之,必竭赤心,永服皇化。②

      这一席话既设计了战后东北亚秩序,更表达了契丹必败的信心。同时,宋琪又上陈十策,其中第十策即“灭契丹”。改变五代以来契丹居上的倒悬之势,成为宋朝君臣当时充满信心的目标。雍熙北伐的失败,使宋朝放弃了大统一的计划,转而实行守内虚外的政策,并逐步接受了与契丹的对等地位,东亚国家关系和宋朝夷夏大防的理想也随之动摇。这一对等关系在澶渊之盟中以兄弟、叔侄的形式做了规定:辽帝称宋帝为兄,宋帝尊辽太后为叔母。此后,从宋朝的视角看,世界被划分为三个层次和三种关系:一是与辽朝和金朝间的对等国家关系,即宋朝所言“敌国之礼”;二是与东南亚和西域等地大部分国家间宗藩体制下的国家关系;三是与交趾、西夏间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或者说经历中央与地方到国家关系的转变。

      宋朝与辽朝的对等国家关系,不仅表现在宋朝在外交上承认了辽与自己的对等地位,国书中对辽皇帝兄弟相称,并书辽朝皇帝尊号,在用词上以“回”、“答”、“谢”、“报”等,称“书”而不称“诏”、“制”,而且实际承认并自觉回避辽的朝贡体系。例如,宋太宗淳化五年(994年)高丽转而奉辽朝正朔后,至大观以前(1107年)宋朝与高丽的国书中虽加“权高丽国王事”,以示不肯定辽朝的册封,但并不要求高丽奉宋朝正朔,亦不册封高丽。大观时去掉了“权”字,仍不册封高丽。宋朝对金朝虽一度在国书中称臣,但从宋朝观念出发,两国仍是对等国家关系。这方面的研究已十分丰富,本文不加赘述。

      宋朝视为宗藩体制下的国家关系的主要有高丽、大理、西北诸国,以及除交趾以外的东南亚地区及其以远国家,从国书表述而言有以下几个共同点:一是封其统治者为国王,如高丽奉宋朝正朔时按照初来称“权高丽国王事”,正式册封则为“高丽国王”。大理、占城、于阗、阇婆、真腊等国称“大理国王”、“于阗国黑汗王”、“回纥可汗王”、“占城国王”、“阇婆国王”、“真腊国王”、“三佛齐国王”等,即蔡洗所说“若占城、三佛齐、阇婆诸国,则待其入贡而遂以为本国王”(见下文);二是国书标题称“制”、“诏”、“敕书”,如果名“书”,则题必加“赐”,正文称“敕”,这是正式表示君臣宗藩的标志;三是正文皆强调宗藩和朝贡关系,如《檆溪居士集》卷七《赐三佛齐国勅书》曰:“勅三佛齐国王悉利麻霞啰咤,省所奏……卿世居南裔,钦慕中邦,遣使传以造朝,奉国珍而效贡。”《北海集》卷七《除占城国王杨卜麻迭特授依前检校太傅……占城国王加食邑食实封散官勋如故制》曰:占城“介南溟而有国”,“谨北面以称藩”。

      在宋朝眼里,这些国家各有轻重远近。例如,在南方诸国中,宋朝给予占城、阇婆和真腊三国的待遇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玉海》卷一三三《开宝安南都护》记载南方几个最重要国家国王之册封:“真腊,大同军节度云州刺史、阇婆,怀远节度琳州刺史、大理,云南节度、占城同阇婆封。”南宋交趾获封国王后也与这四国并重为安南国王效忠顺化功臣静海节度。宋高宗时,占城国王杨卜麻迭和阇婆国王悉里地茶兰固野授封除分授检校太傅和检校司徒外,都是“使持节琳州诸军事、琳州刺史充怀远军节度使、琳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兼御史大夫”本国王“加食邑食实封,散官勋如故制”③。建炎三年(1129年),占城国王、阇婆国王和真腊国王因南郊恩分别进封怀远军节度使检校太傅、怀远军节度使检校司徒和大同军节度使检校司徒。绍兴二年(1132年),占城国王、阇婆国王、真腊国王又因明堂同时加恩。④《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一二《勋官》还说:政和中罢柱国封号,此后“惟安南、阇婆、占城三国王始加封上柱国”。而蒲端国等小国的地位则在占城之下。景德四年(1007年),蒲端国请求按占城例赐鞍勒马二匹、大神旗二,“有司以蒲端在占城之下,请给杂彩小旗五”⑤。甚至“慕义来庭,与他国不侔”⑥的三佛齐国的待遇也稍逊一筹。绍兴七年(1137年)三佛齐国进贡,“诏补保顺慕化大将军三佛齐国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三佛齐国王的册封仍然是保顺慕化大将军三佛齐国王。⑦不能如占城一样享受三公和上柱国的册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