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三峡地区农业垦殖与农田水利建设研究*

作 者:
蓝勇 

作者简介:
蓝勇 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西南史地研究室

原文出处:
中国农史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1996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本文认为明代三峡中部地区水利发展明显落后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畲田农业占有较大的比例,但畲田从烧木走向烧草,畲田农业即将退出三峡地区的历史舞台。清代初年三峡地区农业垦殖仍是土多田少,但西部地区在水田运动风潮下,田的比例相对更大些。清中后期三峡地区册载的田土比例中土的比例增大,而实际上的土的比例会更大,这是清代三峡地区移民旱地垦殖风潮的结果。三峡地区水利发展极不平衡,三峡西部地区水利发展明显优于中部地区。因此,我们对于三峡地区的农业发展规划的制定不可一刀切。

      三峡地区水利建设真正广泛兴起是在明清时期大量移民山地垦殖高潮下产生的,故我们主要研究分析明清两朝三峡地区垦殖和农田水利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一

      明代三峡地区的经济开发主要是以大量荆襄移民进入三峡腹地进行开发为主要特征。如明代已有“各省流民一二万,在彼砍柴以供大宁盐井之用”,麦子山一带有平田,有居民千余户〔1〕, 归州箬叶坞“聚众万人”,巴东小戒山“田则平旷,容百余家,昔时居民多避兵乱于此”〔2〕,连山高水险的巴东已有了山田地七百六十八顷九十三亩〔3〕。当时的一些诗文也反映了这种状况,如曹学佺《夔州竹枝词》称当三峡“沿江坎上即田畴”,杨慎《竹枝词》则称“最高峰顶有人家,冬种菱菁春采茶”。

      据同治《宜昌府志》记载,明代后期东湖县有田1606.56 顷, 地4364.29顷,塘58.19顷,合计为6034.06顷;兴山县有田45.73 顷, 地319.92顷,塘0.05顷,合计365.61顷;巴东县有768.93顷田地山;归州有田地4217.28顷。 由上可见明代三峡东部地区的农田垦殖和塘堰水利都有较大的发展。同时,三峡西部和中部地区农田水利建设已有了十分大的成就。以下是据正德《四川志》和正德《夔州府志》统计的明代三峡中部和西部地区水利设施分布状况:

      地点 堰的名称和数量 塘的名称和数量 备注

      长寿 后冲、茅平、清水等47座

      1283口

      涪州 冲脑、祖基、高崖、下大、冲边等153座 1363口

      丰都 清水、西溪、龙门、鱼溪等41座 253口

      忠州 花林、苦竹溪、楠木、牛石等116座 162口

      开县 观音、石虎、小阳溪、石子溪、带滩、槽溪等72座

      新宁 金花、嘴口、梅子口、青斋堂、泥坝等11座

      127口一说陂堰总数174所

      梁山 马安山、沙河、都金寺等66座 一说堰仅6所

      万县 密陀坝、金城、

       小蒲、池坝、石

       龟寨、盖头岭

       等40口

      云阳 田溪、中坝、桑坪溪、白羊坝等59座 21口陂

      一说35座堰

      奉节 龙井洞、南渡水、草堂、綦江、石门等15座 5口

      巫山 流水溪、水坪村、龟山、龙阜村等12座 有塘

      大昌 溪淘、鱼鲜溪、龙洛坪、麻池等11座

      10口

      大宁 马边洞、马真坝、谭家坝、铁龙溪等18座

      建始 大溪坝、客堂坝3座

      从以上三峡中部和西部地区水利设施分布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其一,以上总计共有堰624座,塘陂3264口, 主要分布在沿江平坝和丘陵台地地区,这反映了明代农业垦殖和水利建设仍主要在沿江地区的事实。

      其二,我们以万县为界划分两个区,三峡中部地区包括奉节、巫山、大昌、大宁、云阳、万县、建始七县,西部地区包括忠县、丰都、涪陵、开县、新宁、梁山、长寿七县。这样其中部地区只有堰118座, 平均每县仅16.85座,塘陂76口,平均每县仅10.85 口; 但西部地区有堰506座,平均每县为72.28座,有塘陂3188口,平均每县为455.42口。可见三峡地区当时农业水利设施分布是十分不平均的,西部地区水利发展明显强于中部地区。中部由于多系中高山,堰多于塘;西部以中低山和丘陵平坝为主,塘比堰多。这种不平衡的状态主要是与当时中部地区以中高山地为主的环境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相关联的。

      我们不能回避的是明代三峡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垦殖指数仅3.08%,虽然这个指数可能比实际垦殖指数低〔4〕, 仍仅是反映沿江平坝地区的垦殖状况,但是在明代畲田农业仍是三峡中部和东部地区山地主要的耕作方式,并没有计算在指数内,则也可以证明这个沿江垦殖指数可以大概反映三峡中东部地区的需要水利灌溉的垦殖指数。这样也可以说明三峡中部地区为什么水利建设如此落后之原因。

      关于明代三峡地区畲田确实仍是十分广泛的。据笔者统计,当时夔州、大昌、荆州府、施州均盛行畲田〔5〕,所谓“火耕水耨之民, 比邻相结”〔6〕。明代王叔承《竹枝词》也称:“白盐生井火烧畲”, 也是其时畲田的反映。必须指出,明代三峡畲田与唐宋时期的畲田也有一点区别了。据刘禹锡《畲田行》记载当时是“上山烧卧木”,范成大《劳畲耕序》也称:“春初斫山,众木尽蹶”,这里我们明显可以看出当时烧畲主要是烧大木。但是明代却有所不同。

      万历吴守忠《三峡通志》卷5记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