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对外贸易与工业“进口替代”

作 者:
袁欣 

作者简介:
袁欣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
南开经济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1996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进口替代”是后发展国家工业化过程中所必需的一个自然的过程。它与一国的对外贸易状况密切相关。本文下面将通过对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考察以分析该时期中国工业化过程中“进口替代”的发展。在时限上本文将集中在1913—1936年这段时期,因为该期前传统经济成份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着决定地位,该期后则是战争作为社会生活主旋律的特殊时期。

      一、工业“进口替代”在外贸结构上的反映(Ⅰ)

      根据历年《海关贸易报告》的记载,1913—1936年中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动情况可以列成表1和表2。

      

      

      表1和表2中,与中国工业“进口替代”关系最密切的项目是棉制品、棉纱和棉花,在对此予以考察以前,我们先分析其它项目。

      表1中,面粉、糖、烟叶等消费品进口量在1928 年以前是不断增长的。西方的消费习惯向通商口岸广泛地渗透,居住在通商口岸的外国人和华人对此类消费品有强烈的需求,1913年时以上三项合计占进口比重的11.1%,到1928年时已达到16%。中国的面粉厂、制糖厂和卷烟厂尽管有较大发展,但大多为粗质产品,无法与洋货相比。1931年以后,糖、烟等产品的进口税率大幅度提高,其进口量随有减少,到1931年时,面粉、糖、烟叶三项的进口比重已经下降到4.5%的份额。 政府的关税政策优化了此类产品的“进口替代”条件。

      近代工业的大步迈进和现代交通的迅速发展,使机械产品、钢铁等金属品、交通器材、化学染料和液体染料(含煤油)的进口量大幅度增长。在1913—1936年这二十多年间,机械设备的进口比重从1.4 %上升到6.4%,钢铁等金属品的比重从5.3%上升到13.2%,交通器材的比重从0.8%上升到5.6%,液体燃料(含煤油)的比重从4.5%上升到8.3%,上述诸项1936年总占44%有余。需要注意的是,这时因为有了国民政府财政关税的影响,对此类商品征收的关税偏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进口,否则其比重数可能更大。以上产品都是中国工业发展的必需品,间接说明了中国工业“进口替代”的发展。

      表2中,以“丝及丝织品”到“煤炭”之间的各项都是初级产品, 其间比重上的此消彼长并不能反映近代中国工业“进口替代”的成就,于此不作分析以免赘。

      下面着重考察中国工业“进口替代”的骨干行业——棉纺织业的发展情况。

      表1显示,进口商品中变化最显著的是棉制品和棉纱。1913 年两项合计占进口总额的32%,计值18245万海关两。 其后两者下降的速度异常快捷,“一战”中的1916年占26.5%,世界经济大萧条前的1928年占15.8%,到1931年的时候不足8%,1933—1934年, 中国对进口的棉货和棉纱课以重税,到1936年仅仅占1.7%, 在中国的进口商品中已经微不足道了。这说明在棉纺织业中,中国国内自行生产的产品已基本可以满足国内的有效需求,不必依赖进口以抵不足部分。在棉纺织业中,尤其以棉纱进口比重下降为速,进口棉纱与进口棉制品之比由1913年的1:1.5下降到1936年的1:7.5, 说明棉纱的“进口替代”程度要比棉制品为高。

      棉花的进口却在不断增多。1913年只占进口总值的0.5%,1921 年增长到了7.4%,1931年达到12.6%, 在中国进口商品比重中冠居首位。本来中国棉花生产在世界棉产国中占有重要地位,1926年中国棉花产量占世界产量的10%(武育幹《中国国际贸易概论》,商务印书馆1930年P52),但国产棉花的棉绒较短, 再加上内地交通不便运费偏高,所以国外长绒棉得以大量进口。棉花作为工业原料的进口支持了中国棉纺织工业“进口替代”的发展。

      再看表2中棉纱和棉制品的出口情况。“一战”以前, 中国曾经大量地进口棉纱和棉制品,海关关册上根本没有棉纱出口的记载,战后,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棉纱和棉制品1913年的出口比重仅为0.6%,以后历年累有增加。20年代,华产棉纱在印度、香港、荷属东印度等地找到了市场,也有一部分输往日本作进一步的加工;华产棉制品也在有大量华人居住的荷属东印度、菲律宾、香港、台湾开拓了市场。到三十年代,中国的棉纺织品甚至出现在非洲大陆和中美洲国家。1931年,棉纱和棉制品出口已占出口总值的4.9%,1936年尚能占3%。这说明棉纱已开始向“出口导向”方向发展。

      现在将棉制品、棉纱和原棉的进出口情况结合在一起考察,见表3(资料来源同表1和表2)。

      

      表3显示,从1913年到1931年,原棉进口从13.3万担增至468.8万担,出口则维持在80万担左右,棉纺织品原料的进口增加了;棉纱进口从268.5万担降至4.8万担,出口则从无上升到61.8万担,棉纱不仅在当时条件下基本实现“进口替代”,并开始向“出口导向”发展;棉制品进口起伏较大,最低时1916年7070.3万关两,最高时1928年17034.5 万关两,但出口却从235.9万关两上升到1222.9万关两, “进口替代”状况紧步棉纱之后,1931年以后,尽管民族工业遇到困难,但棉纺织业仍有发展,棉纺织品的进口大量减少,1936年仅计929.2万海关两, “进口替代”步伐明显加快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