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货币流通的特点

作 者:

作者简介:
高聪明,1966年生,河北大学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原文出处:
中国经济史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1996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高峰时期,货币流通呈现了丰富而复杂的内容。除货币流通的基本性质外(笔者另有专文论述),宋代货币流通还有一些显著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货币的沉淀;二是货币在各地区间分布的不平衡;三是货币需要量和流通量受生产季节性影响而表现的季节性变化,货币流通速度慢。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对宋代货币经济的全面理解,对认识宋代货币流通中出现的一些现象也很有意义。下面就对上述特点进行分别论述。

      一、货币的沉淀

      从宋代货币流通的渠道看,货币的集中是一个重要的规律,货币总是不断向商人、地主手中集中,形成流通中货币的集中和积累。这些积累起来的货币流向何处由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商品生产发展水平决定。宋代的商业尽管已有较高程度的发展,但是商品生产还不发达,商业的发展仍然独立于生产之外,货币还没有与生产相结合而转化为生产资本,货币就只是单纯的购买手段,是单纯财富的象征。在商人、地主手中积累起来的货币,除用作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继续流通,或用于购买土地,或者只是用于消费外,其余则是被作为积累财富的方式加以贮藏,而不可能用作生产资本重新投入流通。“产品的商品性质越不发达,交换价值越是没有占领生产的全部广度和深度,货币就越是表现为真正的财富本身,表现为一般财富,而和财富在使用价值上的有限表现相对立。货币贮藏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1〕商品生产的不发达必然导致贮藏货币的发达。

      袁采在《袁氏世范》中指出了宋代贮藏货币的风气,并对此持批评态度,他说:“人有兄弟子侄同居而私财独厚,虑有分析之患者,则买金银之属而深藏之,此为大患。若以百千金银计之,岁收必十千、十余年后所谓百千者我已取之,其分与者皆其息也,况百千又能息焉。用以典质营运三年而其息一倍,则所谓百千者我已取之,其分与者皆其息也,况又三年两倍,不知其多少,何为而藏之箧笥,不假此收息以利众也?”宋代贮藏货币不只是金银,也并不是单纯为避免所谓“分析之患”,袁采虽主张将货币用于流通生息,也仅只是用于“典质营运”,即投资于高利贷和商业活动,而没有指出应投资于生产以进行商品生产,这正说明了商品生产不发达对货币流通的影响,货币还没有成为资本,没有与生产相结合。

      在商品生产发达的情况下,货币的拥有者为追求利润而将手中的货币投资于生产,而不会让货币停留在手中,他是资本的人格化,所执行的是资本的职能,而资本的最大特征就是不断地、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但宋代商品经济还没有发展到这一程度,所以货币的贮藏就很发达,流通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货币并没有投资于生产,除用作商业和高利贷资本外,大量货币被贮藏起来。宋代货币贮藏十分流行,许多富人有库藏钱,称为“镇库钱”,这些货币一旦被贮藏则可能被埋藏于地下永无见天之日,或藏之库中至累世不用。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如咸平县张士宁“尝蓄皇佑钱万贯,谓之镇库钱”〔2〕。 海州怀仁县杨六秀才妻刘氏家财十万贯,藏屋十间;青州麻员外“至富,号麻十万……其富三世,算其祖以钱十万镇库,而未尝用”。宋人议论说,“然则所谓富室大家者,所积之厚,其势可以比封君,而钱足以使鬼神,则于剥取之道,唯恐无间”〔3〕,全国各地都有一批挂牌的大富豪,青州麻氏不过其 中之一,“射利之豪,拥高赀,轨揖鳞差,而荷任者不得完短褐也,前日右姓有如青州之麻、龙门之李、寿春之王、大贾之焦西,与夫近世都下之孙、郭,此亦卓氏辈,何以异哉?天下此俦固不少矣”〔4〕, 这些大家经济力量雄厚,甚至连政府也要向他们借贷,“方关陕用兵,朝议贷在京民钱”〔5〕北宋政府曾向永兴大姓李氏借钱二十万贯,“后 与数人京官名目以偿之”〔6〕。南宋时期钱荒问题一直很严重, 但同时货币贮藏之风也很盛,绍兴三十一年,“言者论比年权富之家以积钱相尚,多者至累百钜万,而少者亦不下数十万缗,夺公上之权而足私家之欲,富者日益富,而贫者日益贫”〔7〕;会稽詹氏为郡巨室,其中詹抚干又最富,“藏镪尤多,……库屋十余堂,元堆叠缗钱”〔8〕。 南宋中期人吴箕说:“货殖列传中所载富者固曰甚盛,然比之近代,似不足道,樊嘉以五千万为天下高赀,五千万在今日言才五万贯耳,中人之家以五万缗计之者甚多,何足传之于史,盖汉时兼并之风犹未至甚,民之富者特止于是。自唐以来财产蓄于私室而贫民无立锥,宜乎货殖之多于古也。”〔9〕可见唐宋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地主商人手中的货 币财富大量增加,但是“富室兼田千亩,廪室藏钱至累岁不发,然视捐一钱可以易死,宁死无所损”〔10〕。货币贮藏的盛行使大量货币不断沉积于流通之外,成为富室大家随时可以支配的财富,正常的流通难以进行,宋人诗曰:“物外幽奇物,吟看复叹呈,豪家始可用,穷巷却应无……良冶何由铸,常流岂易图,野人唯自爱,难把悦妻孥。”〔11〕“常流岂易图”正说明了宋代货币沉淀严重这一事实。

      货币贮藏的普遍总的来说是商品生产不发达的结果,货币制度的不合理也会加剧货币贮藏的盛行,如铸币减轻、劣币流行使优良货币被贮藏。北宋时期主要以铜钱为流通手段,相对来说,北宋铜钱质量的变化不大,但也发生了两次铸币减轻的情况。第一次是宋仁宗时期在西北实行大钱和铁钱制度,致使小铜钱退出流通,“旧钱不出,新钱愈轻”〔12〕。第二次是宋徽宗朝蔡京推行大钱和夹锡钱,波及整个铜钱流通区,破坏性极大,“小平钱益少,市易濡滞”〔13〕使正常的交换都难以进行。

      南宋铜钱退出流通领域的问题比北宋更为严重,主要原因是纸币的大量流通,以及南宋铜钱质量的普遍降低,使北宋以来铸造的大量优良铜钱退出流通。在会子尚未流通的绍兴时期就已经存在官铸铜钱含铜量降低,民间大量铸造沙毛钱,铸币质量低劣的问题,民间形成了“以积钱相尚”的风气,良币被大量贮藏,流通领域货币短缺,所以绍兴二十九年宋政府“立为限制。命官之家存留见钱二万贯,民庶半之,余限二年听变转金银算请茶盐香矾钞引之类,越数寄隐许人告”〔14〕,企图以立法形式限制私家藏钱,强制被贮藏货币重新回到流通中来。唐代实行两税法后造成了严重的钱荒,曾立法限制私家藏钱,两宋时期只有绍兴年间曾实行这样的措施,足见当时钱荒问题的严重。秦桧当政时,临安货币缺乏,市场商品滞销,“时都下货雍,乏见镪,市廛大缺,府尹以闻”,老谋深算的秦桧深知其中原因,于是召来文思院官,告以钱法将变,命铸新样钱,传闻于外,“富家闻者,尽出宿镪市金粟,物价大昂,泉溢于市”〔15〕。富人害怕现行货币废而不用造成损失,所以贮藏的货币就流向市场,市场由缺钱一变而为“泉溢”,从这一事例可以看出,所谓“钱荒”与货币贮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一般来说,被用于贮藏的只是那些实际价值等于或者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只有这样的货币才具有贮藏保值的职能,那些不足值的货币则没有贮藏职能。在宋代来说,被贮藏的主要是铜钱,特别是铸造质量较好的铜钱,大铜钱、铁钱、纸币则不被贮藏,“铜钱以可运可积为贵,而铁钱不可运不可积为贱”〔16〕。在铜钱与纸币并用的时候也是铜钱被贮藏,而楮币则充斥于市场,“楮行而钱益少”〔17〕,所以,货币在流通中的沉淀主要是就良币而言的。与此相应的则是劣币的壅滞,在政府铸造流通劣币的时候,人们不愿把劣币保留在手中,而是竞相把劣币抛向市场购买商品,劣币的流通速度会因此而加快,劣币的面值本来就高于它的实际价值,流通速度的加快则加速其贬值,出现通货膨胀、钱多为患的局面。宋代凡是铸造大钱、铁钱和超量发行纸币的时期和地区,无一例外地出现了以钱多为患、劣币壅滞的现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