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拙作《〈世说新语〉、〈齐民要术〉、〈洛阳伽蓝记〉、〈贤愚经〉、〈百喻经〉中的“已”、“竟”、“讫”、“毕”》(《语言研究》2001年第1期)一文中,我提出了如下观点: 魏晋南北朝的“V(O)已”的“已”应分为两部分:(A)一部分是“
(+O)+已”中的“
”(
是持续动词),这种“已”是在佛教传入前就已存在的、汉语中原有的“已”。(B)另一部分是“
(+O)+已”中的“
”(
是非持续动词),这种“已”是用来翻译梵文的“绝对分词”的。在佛典译文中,“
”用得比“
”多。 这样,我们可以看到,“V(+O)+已”中的“已”,在佛典传入并且有了汉译以后,有了一个很重要的变化。这种“已”原来是汉语固有的,它只能放在持续动词(或持续动词组成的词组)后面,表示动作的完结(即“
”)。佛典传入后,译经者用它来翻译梵文的“绝对分词”。“绝对分词”既可以放在持续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完结,也可以放在非持续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完成(或实现)。由于“完结”和“完成”相近,所以人们可以用汉语中固有的“已”(“
”)来翻译梵文的绝对分词。但“完结”和“完成”毕竟还是有区别的,所以,在佛典译文中用“已”(“
”)来翻译梵文的绝对分词之后,“已”的性质就起了变化,它产生了一种新的语法功能:表示动作的完成(或实现)。换句话说,就是产生了“
”。这种功能是原来汉语所没有的,是受梵文的影响而产生的。 在追溯完成貌词尾“了”的来源时,人们常常说,“了”的前身是“已”、“讫”、“竟”、“毕”。但是根据上面的分析,更准确地说,“了”的前身只是“已”。我认为动相补语可以分两种:(A)表示完结。前面是持续动词。就是我前面所说的“
”和“
”。(B)表示完成。前面是非持续动词。就是我前面所说的“
”和“
”。 关于“
”是梵文中绝对分词的翻译,是根据辛屿静志先生的意见。辛屿静志《汉译佛典的语言研究》:“在梵汉对比时,我们就发现这种‘已’大多数与梵语的绝对分词(或叫独立式;Absolutive Gerund)相对应。……在梵语里绝对分词一般表示同一行为者所做的两个行为的第一个(‘……了以后’),相当于汉译佛典的‘已’。” 2005年,辛屿静志先生给我看了他的一篇论文《A Project for Buddhist Chinese Dictionary》,文中列举了很多梵汉对勘的例句。句中的梵文绝对分词,都译作中文的“已”。这些梵汉对勘的材料无可怀疑地证明了汉译佛典中的“
”是语言接触的结果。 但是,佛典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接触,它不是操两种语言的人群在语言交际中的语言接触,而是书面翻译时的语言接触。由这种特殊的语言接触而出现的“
”,后来是不是从书面扩展到了口语,从译经者扩展到了全民?“
”和代之而起的“
”究竟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在我的上述文章中没有说得很充分,本文打算讨论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