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结构在汉语日常谈话中的类型及交际功能

作 者:

作者简介:
陶红印 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亚洲语言文化系

原文出处:
语言学论丛

内容提要:

汉语话题在话题—述题结构中的作用通常被认为是引出评述说明。但是,学界对说话者在自然会话中为何要用话题结构以及怎样运用话题结构这方面的调查研究几乎没有。本文在分析面对面的言谈和电话言谈的自然口语语料的基础上,认为首先有必要以话题发起人的角色为依据将话题分为两大类,即自我发起类话题和他人发起类话题。然后在此分类基础上来讨论话题的交际功能。研究显示:自我发起类话题的使用是说话者用来商谈确定指称的一个策略;而他人发起类话题则是一种回应标志,表明言语信息的接收,同时也能构成进一步深入说明该话题的起点。本研究表明,要使汉语的话题结构得到深入理解,最好应该将话题结构的有效使用视为一种互动活动,其功能是用采执行一些明确具体的言语交际任务。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8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1 汉语作为一种话题优先的语言(注:本项研究分别得到UCLA Academic Senate Faculty Research Grant和UCLA Assistant Professor Initiative的资助,课题编号分别为NO.563989和NO.553989。)

      话题结构早就被作为汉语主要的类型学特征之一。在Li and Thompson(1976)的著名论文中说到,话题优先是汉语区别于其他语言(比如英语)的一项类型学特征。Chao(1968)提出汉语主语和谓语的关系就是话题和述题的关系。自Chao(1968)和Li and Thompson(1976)以后,出现了很多研究如何确认话题结构和讨论汉语话题结构本质的著作。这些研究既有来自功能语言学派的也有来自类型语言学派的(Tsao 1979,1990; Cheng 1988; Chu 1993,2001; Shen 1989; Zhangand Fang 1996),还有来自形式语法学派的(Huang 1984; Xu and Lagendoen 1985; Gasde and Paul 1996; Xu and Liu 1998; Shi 2000)。

      话题结构的特性之一是“关涉性”。也就是说,通常作为话题成分的名词短语NP是一个中心主题,其后随之引出的谓语或小句是对话题成分的说明(Li and Thompson 1976; Tsao 1979,1990)。但是,许多学者认为在不同的语言中话题会表现出不同的功能。例如,Chafe(1976)认为英语话题的“关涉性”是指它在某种程度上与谓语有语义关联。而汉语话题呈现的是理解评述说明的一个松散框架,即汉语话题在一定范围内限制了后面主要谓语的适宜性。另一些学者像Gundel(1988)也得出与上述相似的结论。而Bland(1981)主张汉语和英语话题实际具有许多共同特点。根据她的研究,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的话题都能按照它们的功能角色分为如下四类:(1)提取旧信息;(2)引进新信息;(3)回应新信息;(4)帮助处理会话难点并做修补。尽管Bland的论述角度具有明显的言语信息取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考虑到了要从会话交际的角度分析话题,但是大多数学者还是忽视了话题结构的言语交际的互动这一基础。

      本文不再关心有关汉语话题本质的争论。而希望指出,先前关于话题结构功能的讨论忽略了激发说话者使用话题的交际目标以及它是如何影响话题结构模型的。我们把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在作为互动行为的谈话上,并从这个角度来看话题是怎样被理解的。这种研究不同于之前学者所做的,即把研究注意力放在话题和其后主要谓语之间的语义关联上以及局限于讨论名词短语话题在言语信息中的地位。本研究的基本前提假设是谈话主要是目标取向的。当说话者有多种可供任意选择使用的语言形式时,他们的选择(如话题结构的选用)是由交际需要决定的。笔者以为,尽管已经有大量关于汉语话题的研究成果,但是目前仍然有一些非常重要的问题还没有被提出来。比如,当说话者使用话题结构时,他/她将要执行哪些言语交际功能?能否说他们使用的不同种类的话题结构是和不同类型的交际功能相联系的?我们应该怎样利用言谈会话规律(比如会话的结构特征)来理解话题结构?以往的研究很少涉及上述问题,究其原因似乎非常简单:早期的研究者并未把话题放在实际运用的相关言谈中考察,并且因为使用的是没有上下文的语料,所以认为这也不会是一个大问题。本研究将要探讨话题结构在言谈中的使用情况,并着力研究话题的交际特性。

      2 语料

      用于本研究的语料库来自两组不同的口语语料。第一组语料包含朋友间的自由谈话,这都是面对面交谈的录音(有时是录像)语料。该组语料由五部分组成,约80000字。语料的转写采用了Du Bois等人(1993)(注:某些转写符号没有使用是为了阅读方便。)的系统。我们把语调单位作为言语表达的基本单位。

      第二组语料包含有十段电话言谈录音,约50000字。它们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主持的语言学资料共建会(the Linguistic Data Consortium,LDC)所收集的“朋友间电话言谈语料库”(LDC96S55)的一部分(注:关于语料的描写请访问http://www.ldc.upenn.edu/Catalog/LDC96S55.html.在这些转写材料中,由于编辑的需要做了一些小的改动。)。根据LDC的介绍,语料录音中的谈话者是从互联网上招募而来,他们有免费时段和中国的亲戚朋友通电话。转写是在LDC进行的,其中并未严格遵守韵律单位。整个口语语料库的规模大约有130000个汉字。

      3 两种不同类型的话题

      就像我们前面已经讨论过的,以往大多数研究者关心的是话题成分的语义内容或信息地位。我们在考察日常谈话中的话题时发现,尽管语义内容和信息地位是应该予以考虑的两个重要方面,但是自然言谈中的话题不仅仅只传递词汇意义和言语信息。话题促进言谈交际者之间的互动,并且受到这种互动的影响。因此,理解言谈中的话题也需要从言谈交际的角度出发。

      在我们讨论话题结构的话语功能之前,应该以说话人在会话中的角色为依据对话题做相应的区分。也即,根据说话者在言谈时是主要发话人还是一个受话人来区分话题。按照Schegloff等人(1977)对话语修正手段的分类,我们这里将区别自我发起类话题和他人发起类话题两种类型。

      自我发起类话题指的是那些不是来源于交际中其他说话人话轮中的话题,如下面例(1):

      (1)(说话者谈论他们的海外留学生活。)

      A1:我工作不了啊,

      B:为什么?

      A1:哎,我因我那个奖学金现在拿着,你不能,因为奖学金他现在给你的话,他也得有一年,至少这一年你读下来,否则的话,他学校,要跟你罚款的啊,

      “奖学金”在A1的第二个话轮中是一个显著的话题成分。它来自于同一个说话人,不是说话人B话语的一部分。这就是自我发起类话题的例子。

      他人发起类话题具有相反的特性,即当前话题明确的源自前一个说话者的话轮。例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