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书研究》2008年第4期刊载李尔钢的文章《同形词理论及其辞典实践》。文章指出,辞典的立目受语言学关于同形词理论的深刻影响,而目前我国语言学界关于同形词的理论却存在缺陷。辞典学理论因受语言学理论影响而在同形词的认识上也出现偏差并影响到辞典编纂,说明即使从辞典语用领域的需要出发,对于语言学理论大厦重的同形词部分,也需要从根本上重新进行较彻底的审视和清理。 《修辞学习》2008年第4期刊载马清华的文章《补偿:语言的一种共识动态机制》。文章提出并论证了语言的一种共识动态规律——补偿机制。它通过屈从某种变则并以其破格表达获得的积极效果,抵消变则的消极面,提升语句的可接受度。这种机制是语言工具性本质和系统性特征决定的。因而其基本原理必然是用于为获得特殊积极效果的一切破格表达,在语言共时运用中具有普遍意义。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刊载陈立平文章《语码转换的社会心理动机考察》。文章指出,以自建5万字常州话—普通话语料库事实为依据、以修改后的标记模式理论为框架进行的定量研究显示,常州双语人的语码转换约三分之二为无标记转换,四分之一为连续无标记转换,不足10%为有标记转换。这种语码转换动机模式表明,普通话作为无标记语码或常州话—普通话的无标记语码转换作为一种语体在常州人的日常生活会话中已经占据重要地位,常州话正处于损耗的过程中。这一研究结果对语言/方言生态保护具有启示作用。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刊载苏奕华的文章《外来语言态度的定量研究及文化透视》。文章认为,外来语以其惊人的速度和数量走进了我们日常生活和科技用语中,不同社会群体对于这类辞语的使用持有不同的态度。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表明,专业、教育程度、性别、年龄等变量往往对语言态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用社会语言学的定量研究方法,我们了解到专业和教育程度是影响外来语言态度的主要因素。但总体而言,人们对汉语中外来语的使用持肯定态度,而在这态度的背后渗透着多种文化因素。因此,外来语的存在有着它的文化根源,要从心理文化、民族文化和社会文化三方面去分析外来语的产生及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刊载屈承熹的文章《关联理论与汉语句末虚词的语篇功能》。文章阐述了现代汉语句末虚词“啊/呀”“吧”“呢”“嘛”等一般称为“情态虚词”,以别于具有较多实质语义或语法功能的“了”“吗”“的”等虚词。其实,前者固然表达情态,如分别表示“关注”“存疑”“深究”“确信”等;但此等虚词对于篇章的连接,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关联理论及语篇标记的视角,参照以往研究,对该等情态虚词之语篇功能考察,可以看到:(一)“啊/呀”除了对当时的情景或对话内容表示“关注”而外,尚有特别标示“该语句乃针对当前语境而发”的功能;(二)“吧”除了标示“存疑”而外,尚有标示“该句乃针对先前所说或所发生的情景而发”;(三)“呢”主要标示两种不同的、但前后呼应的语篇功能:(1)寻求与上文对比,(2)要求继续对话。这三个句末虚词,在语篇组织上,均具有增强关联性的功能。故除了当作“情态虚词”处理而外,还可以看作是“语篇标记”。作为语篇标记,其强弱排序应为:呢〉吧〉啊/呀。此一排序,恰恰与其情态性质之强弱相反:呢〈吧〈啊/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