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种语言构成一个历史时期的词汇系统的主要成分毕竟是那个时期中使用得较多的常用词。王力先生在《新训诂学》中认为:“无论怎样‘俗’的一个字,只要它在社会上占了势力,也值得我们追求它的历史。”[1](页321)近年来常用词的研究正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打”是汉语中使用非常广泛的一个常用词,自1926年刘半农先生发表《打雅》,陈望道、俞敏、胡明扬、符淮清、刘瑞明、徐通锵、曹先擢诸先生相继作有探讨,笔者亦曾对曹先生《“打”字的语义分析》一文所缺“打”的介词义作有续补,本文拟从形、音、义、结构诸方面再就“打”的衍变递嬗略作考察以求教于方家。 一、“打”的字形 打,今本《说文》不载,北宋徐铉校定《说文》,新附的手部十三个字中有此字,云:“打,击也。从手,丁声。都挺切。”胡明扬先生《说“打”》一文说:“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六曾引《说文》释‘捶打’之‘打’,曰‘以杖击之也’。那末,原本《说文》也许有‘打’字。”[2]莫友芝《仿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笺异》亦云:“《一切经音义》(六)‘打,音顶’,引《说文》‘以杖击之也’。本书《手部》无‘打’,或是‘朾’下‘一曰’之义,为各本所遗。”梁光华先生《唐本说文解字木部笺异注评》一书指出莫氏所说,“唐本及他本迄今未见,姑存之,有俟通者裁之”[3](页245)。检玄应《一切经音义》原文为“之蕊反,下音顶。”《说文》:“以杖击也。”(注:玄应《一切经音义》今传本主要为碛砂藏、赵城藏、丽藏本等释藏本和庄炘、钱坫等校刻本,各本及慧琳所转录部分皆略有不同,大致形成碛砂藏和丽藏本两大系列,详参拙文《玄应音义各本异同考》,《文史》2004年第4期。本文据丽藏本(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年影印出版),参以赵城藏、碛砂藏、永乐南藏、宛委别藏、海山仙馆丛书本、敦煌写卷和日本石山寺、七寺、金刚寺、西方寺等写卷本及《慧琳音义》所转录部分校补。下简称《玄应音义》。此为玄应释《妙法莲华经》第一卷中“捶打”的释文,“以杖击也”,碛砂藏为“以杖击之也”,高丽藏与今本《说文》同。)考《说文》:“捶,以杖击也。”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一释《大宝积经》卷二和卷十六《佛刹经》中卷及转录详定窥基所释《妙法莲花经》中“捶打”之“打”引《说文》亦皆为“捶,以杖击也”(注:本文所据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狮谷白莲社藏版《正续一切经音义》本,并以频伽精舍本和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4册参校。下简称《慧琳音义》。参拙文《慧琳一切经音义评述》,《上海师大学报》1989年第3期;《慧琳一切经音义各本异文考》,《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玄应引《说文》所释似为“捶打”之“捶”字(注:希麟《续一切经音义》卷九释《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第十卷中“卷打”之“打”引《说文》云“以杖击也”,似为误引,抑或所据为其时所传《说文》别本,谨录以备考。)。 考《慧琳音义》卷三释《大般若经》第三百三十七卷中“捶打”的“打”字云:“《说文》阙也。”而卷八释该经第五百六十六卷中“挝打”的“打”字时又引“《说文》:‘从手丁声也’”。卷十六释《大方广三戒经》卷中“挝打”的“打”字时引《说文》云:“击也,掊也,从手丁声。”又卷九十三释《续高僧传》第十二卷中“打刹”的“打”字时引《说文》云:“打,撞也。”慧琳释“打”字数引《说文》,而引文都不尽相同,可能是他凭记忆所及随手引用而以他书所释误为《说文》所释(注:如慧琳释《大宝积经》第十六卷“打治”云:“打,吴音为顶,今不取。《集训》音德冷反。《广雅》:‘打,击也。’《埤苍》:‘掊也。’白降反。《古今正字》云从手从丁声也。”其所引《埤苍》释“打”为“掊也”,《古今正字》为“从手从丁声也”。丁福保《正续一切经音义提要》指出慧琳释《大方广三戒经》卷中“挝打”的“打”字所引《说文》云“击、掊”二义,“出《广雅》,非《说文》也”。),也可能唐时流传的《说文》已载有“打”字,慧琳在编纂佛经音义时先后使用了不同版本的《说文》。其所引“打,撞也”,今本《说文》为:“朾,橦也。从木,丁声。”考今存《说文》最早版本唐写本木部残卷为:“朾,撞也。从木,丁声。亭。”《玄应音义》卷三释《放光般若经》第十五卷“牢敞”之“敞”引《通俗文》云:“撞出曰打。”(注:撞,金藏和高丽藏本为“橦”。)打,《慧琳音义》卷九转录玄应所释此文为“朾”。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撞从手,各本误从木从禾,今正。《通俗文》曰:‘撞出曰朾。’丈鞭、丈茎二切,与《说文》合,谓以此物撞彼物使出也。《三苍》作敞,《周礼·职金》注作揨,他书作敞作
,实一字也。”莫友芝《仿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笺异》云:“‘撞也’,二徐及他引皆作‘橦也’。橦训‘帐极’,非次。段玉裁注亦改‘撞’。”“《类篇》:‘朾,楔也。’亦即段说‘以此物撞出彼物’之义,黔蜀间呼撞出物曰枨,或呼如挺,或呼如顶,皆宜用‘朾’字。”考《玄应音义》卷八释《月光童子经》“相
”之“
”云:“古文敞、
、楟三形,今作朾(注:朾,碛砂藏、永乐南藏误作“楟”,此据高丽藏本。)同。丈衡反,谓
触也。”楟,义为山梨,似为“揨”之误。《广雅·释诂一》:“揨,刺也。”王念孙疏证:“楟者,《说文》:‘朾,撞也。’打与揨同。”《广韵·耕韵》:“揨,撞也,触也。”莫友芝说黔蜀间呼撞出物曰枨,亦即《类篇》所说“楔”义,《玄应音义》卷十释《大庄严经论》第十一卷中“樘触”云:“枨触,又嫽
。
触亦作敞。”考南朝宋谢惠连《祭古冢文》云:“刻木为人,长三尺,可有二十余头。初开见,悉是人形,以物枨拨之,应手灰灭。”李善注云:“《说文》曰:‘枨,杖也。’宅庚切。然南人以物触物为枨也。”[4]敞、
、揨、枨与朾皆有“以此物撞彼物”的“撞触”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