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预期、递进关系和语用尺度的类型

——“甚至”和“反而”的语义功能比较

作 者:

作者简介:
袁毓林,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
当代语言学

内容提要:

本文首先分别描写“甚至”和“反而”的意义和用法特点,并用焦点理论来解释其焦点算子功能及其对于相关句子的语义表达的作用。然后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两者的同异:都通过焦点对比来表示一种反预期的递进关系;但是,其焦点域(最终实现为一个语用标尺)的性质不同:“甚至”只要求焦点域中的各元素之间有一种顺序性的递进关系,反预期表现在焦点代表的元素出乎意料地进入了焦点域(成为相关的可能性标尺上的最低点);而“反而”要求焦点域中的各元素之间有一种反对性的递进关系,反预期表现在按照常理应该实现的P却没有实现,倒是出乎意料地实现了与之相反的R(即焦点代表的元素)。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8 年 07 期

字号:

      1.引言

      副词的句法功能比较单纯,一般只能作状语。但是,许多副词的意义比较空灵,不容易准确地把握和概括;并且,其用法也十分微妙和复杂,有时难以说明它们跟有关成分的关联方式和选择限制。本文通过对“甚至”和“反而”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具体的描写和对比性分析,展示有关副词研究的一种可能的道路:(1)积极运用主观化理论及相关的功能主义概念,来分析副词的语用和语义功能,并引进焦点理论等形式语义学的概念和分析方法,以便对副词的语义功能及其作用机制作出精细的刻划;(2)通过相关副词的比较研究,来更加仔细和明确地描写有关副词的意义和用法特点,同时对相关的理论分析作出一定的检验。

      2.“甚至”的意义和用法

      这一部分通过描写“甚至”的有关意义和用法,分析“甚至”的焦点算子功能:引出一个跟语境相关的语用量级标尺,并指示其所约束的焦点处于这个量级上的最低点;从而说明“甚至”的反预期表达功能实现的语义机制:它所引进的某种语用尺度上的最低点,是一种出乎意料的最不可能的情况。

      2.1 :NP+甚至VP

      “甚至”至少可以出现在四种不同的句法位置上,并且不同位置上的“甚至”的句法和语义功能略有不同,分别属于不同的词类(注:参考吕叔湘(2001[1980]:486)。)。“甚至”的第一种用法是用于主语之后、谓语之前;可以记作:NP+甚至VP。“甚至”在这种句子中表示一种强调的语气,说明谓语所陈述的是一种突出的、甚至是极端性的情况;在词类属性上应该是副词。例如(注:例句来自(人民日报)1995年的电子版、(作家)1993年的电子版;标记“邢86'指转引自邢福义(1986),后面的数字表示页码。另外,“北”指张辛欣、桑晔(1986)。):

      (1)有些产品例如钢材、水泥等甚至已供大于求。

      (2)一名青年甚至还收听到了美国各间谍之间的通话信息。

      (3)有的国家政府甚至向农民付钱,要求他们休耕部分土地以维持住粮价。

      (4)同样的商品有的比外面便宜块儿八毛,有的甚至便宜几块十几块钱。

      (5)他甚至把修身做人,提高到能否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度来认识。

      (6)个体书摊则从上午9点一直到晚9点,有的甚至到深夜11、12点钟才收摊。

      在例(1)中,没有交代的背景知识是:钢材、水泥等原来一直是供不应求的紧俏商品;句子的断言部分强调的是:现在居然出现了供大于求这种出乎意料的极端情况了。在这里,强调副词“甚至”引出一种关于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的供求情况的量级标尺:

      供不应求→供能应求→供大于求……

      这种语用标尺是对出现这几种情况的可能性大小的排序,越是后面的可能性越低。从这样一种角度来看,可以说“甚至”引进(invoke)的是某种语用标尺上的最低点(注:参考Fauconnier(1975)关于英语even的有关讨论。),也就是一种最不可能的情况。由于可能、不可能是相对于人们(说话人或听话人、甚至一般公众的信念、社会常规等)的预期而言的,因而可以说例(1-6)这种句子表达的是一种反预期的信息,即断言一种跟一般的预期相悖的情况。同时,还表示了说话人对这种情况的主观评价:不同寻常、出乎意料等等。正是从这一意义上,可以说这种句子是一种反预期的主观化表达,“甚至”是一个反预期和主观化表达的词汇标记(注:关于反预期表达的概念及其特点,详见吴福祥(2004)。)。

      现在,我们关心的问题是:“甚至”是怎样来建立这种量级标尺的?能不能用形式语义学的办法来说明上述语义解释的逻辑机制?如果把“甚至”看作是一个焦点算子(focal operator),它要求约束一个语义焦点;那么,就能为“甚至”句的有关意义特点提供一种形式化的语义解释机制。通过对大量真实例句的考察,我们发现:“甚至”约束的焦点一般总是句子中传递新信息的焦点,即信息焦点;于是,在这种句子中出现了信息焦点跟语义焦点重合的现象(注:关于焦点的类型和定义,详见徐烈炯(2002)和徐烈炯、潘海华(2005)第二章:几个不同的焦点概念。)。比如,在例(3)中,信息焦点是“甚至”后面的整个谓语部分“向农民付钱,要求他们休耕部分土地以维持住粮价”;在例(4)中,上下文语境明确地指示了后一小句的信息焦点是“几块十几块钱”。当“甚至”跟这些信息焦点相关联时,它们自然兼为语义焦点。从交替语义学的角度看,焦点是从一组可能成为焦点的候选者中最终被挑选出来的一个。这些焦点的候选成分和实际胜出的焦点成分构成了一个集合,可以称之为焦点域。焦点域中的各个元素之间具有对比和交替关系。需要说明的是,交替语义学也可以译作“选项语义学”。根据Rooth(1997:276-7)的说法,这种理论的基本观念,可以用下列具有和谐关系的问句和答句对子来说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