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位于福建省西北部,距离江西省边境约30公里。陈章太、李如龙(1991:263)认为当地方言属于赣语,但有来源于闽语的底层。 本文的讨论对象是邵武话表经历的动态助词“度”
(注:邵武话有六个声调。声调标示的方法如下所示:1A-阴平、1B-阳平、2-上声、3A-阴去、3B-阳去、4-入声。还有一个轻声,标作0。)。这个助词之所以值得注意,有两个原因:(一)绝大部分汉语方言用“过”作为表经历的动态助词(Yue-Hashimoto,1993:72; Chappell,2001b),邵武话使用“度”,显得相当特别。(二)“度”会为邵武话的方言系属问题提供一些新讯息。 一 “度”和“过”在古汉语里的关系 在解释邵武话“度”的来源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度”和“过”在历史文献中的关系。 许慎《说文解字》用“度”来训释“过”(卷二下),而扬雄《方言》则把“过度”当成复合词使用:“过度谓之涉济”(卷七)。可见它们在古汉语中是同义词或近义词,中心的义项都是“空间上的移动、跨越”。古文献用“度”或“过”作为动词、表“经过”义的例子,比比皆是: (1)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子之门者。(《论语·宪问》) (2)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尚书·禹贡》) (3)汉将韩信已平赵、燕,用蒯通计,度平原,袭破齐历下军,因入临淄。(《史记·田儋列传》) (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乐府诗集·木兰诗》) 不单中心义项如此,“度”和“过”的引申义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其中一个就是两个词不约而同地发展出“给予”或“传递”的意思。看看唐代诗文中几个例子(江蓝生、曹广顺,1997:101): (5)墙头过浊醪,展席俯长流。(杜甫《夏日李公见访》) (6)今朝若其不得,剩命过与黄泉。(张文成《游仙窟》) (7)霸王闻语,拔太阿剑,度与陵母。(《敦煌变文集》卷一《汉将王陵变》)(注:在表达“传递、给予”时,“过”和“度”都可以和“与”连用(例6、7),构成复合词“过与”和“度与”。) (8)新蕊度香翻宿牒,密房飘影戏晨琴。(李绅《城上蔷薇》) 跟“经过”一样,“给予、递交”都是强调“空间上的移动、跨越”。但由于语义有所分别,所以前者(例(1)-(4))要么没有宾语、要么所带的宾语都是处所宾语;而后者(例(5)-(8))所带的宾语主要是受事宾语或对象宾语。 王力(1958:311-312)把动态助词的“过”和动词的“过”联系起来:“‘过’字也是表动向的,它表示着从甲处所到乙处所的过程。等到它虚化以后,它表示行为的成为过去,例如‘看过’、‘吃过’。它所表示的过去的意念比完成貌所表示的更为强烈,而且它往往表示一种经验,所以有时候在‘了’字前再加‘过’字……”这段话有两点可以补充:(一)王先生所指的“虚化”,其实就是“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语法化”的着眼点在于“语法范畴和语法成分的产生和形成”(沈家煊,1994),而上述那段文字正是要交代汉语动态助词的来源;(二)现代大部分学者,都习惯把表示“行为过去”的“过”称为“
,”、把表示“经验”的“过”称为“
”(孔令达,1986;刘月华,1988等)。“
”和“
”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它们有同一个来源。 “过”在先秦就可以以复合动词后一成分的形式出现,如(太田辰夫,2003[1958]:204): (9)左史倚相趋过。(《左传·昭公十二年》) 这种“V+过”的格式,为日后“过”演变为动态助词提供了基础(参考木霁弘,1989)。 “过”本来是指空间上的移动、跨越,但后来也可用于表时间的场合。在动词的实义逐渐消失的前提下,“过”最后发展为动态助词。这种类似于现代汉语“
”“过”,在唐代的文献中就已经有所记录,但并不常见,一直到元代才慢慢普及起来:(注:转引自曹广顺(1995:38-45)。) (10)汉阳展卷,皆金花之素,上以银字札之,卷大如拱斗,已半卷书过矣。(《博异志》,《太平广记》卷四二二,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