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侃古本音觀念研究

作 者:
喬永 

作者简介:
喬永,商務印書館。(北京 100710)

原文出处:
汉语史学报

内容提要:

黄侃古本音概念,體現了對語音歷史發展變化的認識。黄侃繼承了顧炎武、段玉裁、戴震的古本音思想,並有所發展。黄侃認為“歌戈”是人類最早能夠發出的“元”音,和“歌戈”相拼的聲母就是上古所有的聲母。根據他的“聲韻相挾而變”理論,建立了古十九紐、二十八部的語音構架。雖然黄侃没有構擬上古音值,但對這些問題的梳理與探討還是有助於上古音研究的。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8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古本音是古音學基本概念,它體現了對語言歷史變化的認識。黄侃從“歌戈”入手,認爲“歌戈”是人類最早能夠發出的“元”音,和“歌戈”相拼的聲母就是上古所有的聲母。而能和“歌戈”相拼的就是十九紐,與韻圖反映的十九紐狀況相合。黄侃認爲這就是古本聲,從而提出了重要的“古本聲”“古本韻”概念。他說:“當知四十一聲類中,有本聲,有變聲。”(見《黄侃論學雜著》,154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以下簡稱《雜著》,注頁碼)“當知二百六韻中,但有本聲,不雜變聲者爲古本音,雜有變聲者,其本聲以爲變聲所挾而變,是爲變音。”(《雜著》157頁)黄侃對語音的歷史演變有深刻的認識,因而非常重視古本音研究。

      王力先生談到黄侃“本音”“變音”時(1979)說:“我們要知道黄氏所謂‘本’與‘變’的含義。所謂‘本’,就是說直到《切韻》時代,仍然保存著上古的讀音。例如見母,從上古到《切韻》時代一直讀[k];又如咍韻,從上古到《切韻》時代一直讀[ai]。所謂‘變’,就是說上古讀音與《切韻》時代的讀音不同。例如群母的演變過程是[k]-[g'],又如之韻的演變過程是[ai]-[i]。”(王力2000:249)無論王力先生的理解如何,黄侃的“古本音”“今變音”說承認語音是發展變化的,並進一步認爲語音發展不是雜亂無章的,變音以不變者爲根。古本音理論是黄侃古音學體系最重要的理論之一,它是黄侃賴以建立十九紐、二十八部的基礎。要探討黄侃古音學系統,我們有必要深入認識古本音、今變音的概念,探討它們的由來和內涵。

      一 黄侃古本音觀念的繼承與發展

      古本音和變音的概念出現得很早。古本音說可追溯到明代的陳第和清初顧炎武。語音是隨時間的推移而發展變化的。隋唐以降,去古日遠,語音的古今差别更加明顯地表現出來,不諳語音的流變而以今律古,叶韻之說遂起。陸德明提出“古人韻緩,不煩改字”的叶音觀。直到明代纔有陳第古有本音說,主張“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轉移,亦勢所必至”,批判前代古人韻緩叶音說,從而奠定了古音學的理論基礎。

      顧炎武認爲古今音不同,是今音讀錯了。他以先秦有韻之文爲據,離析《唐韻》,歸納古韻部,作《唐韻正》,開始重視《唐韻》對古音研究的重要作用。顧氏說:“欲審古音,必從《唐韻》始。”(注:顧炎武《音論》卷上,《音學五書》,中華書局,1982年。認爲他所歸納的古音十部就是《詩經》的古本音。)

      段玉裁沿用顧氏古本音的概念和體例,具體表現在《六書音均表》的“古十七部本音說”“古十七部音變說”“古四聲說”。段氏的古本音是相對今音而言的,“凡一字而古今異部,以古音爲本音,以今音爲音轉”,有了這一觀念,可以更好地認識古今語音演變的規律。

      戴震說:“……且悟古四聲不同今韻,猶古本音不同今韻……”又云:“東韻一等爲古本韻,江韻爲今變韻。”他解釋語音古今流變說:“東冬鍾一類也,江則古音同東、冬一類,今音同陽、唐一類。……音之流變有古今,而聲類大限無古今。就一類分之爲平上去入,又分之爲內聲、外聲,又分之爲一二三四等列,雖同聲同等,而輕重舒促必嚴辨,此隋、唐撰韻之法也。”(注:戴震《聲韻考》卷二,《戴震全集》2269頁,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年。)說明語音古今流變時,認爲“東韻一等爲古本韻,江韻爲今變韻”。戴震明確使用了古本音概念。

      從上可以看出,中國語音學史上古本音術語與相關理論已有很久的歷史,古本音是研究語音發展變化的重要觀念。古本音觀念及對語音發展變化的認識發展到黄侃變得更加清楚和深刻。

      黄侃接受了戴震“等”的觀點,進一步認爲古本音只有洪細之分。黄侃認爲:“凡韻有變聲者,雖正聲之音,亦爲變聲所挾而變,讀與古音異,是爲變韻。”又說:“凡有變聲,即爲變韻。故古韻二十八,今韻二百六;一韻之中,又分類多者,至分四類。”(《雜著》141頁)黄侃明確地使用了“古本聲、今變韻”的術語,以之顯示古今音的區别與聯繫,“凡韻但有正聲者,讀與古音同,是爲本韻。”黄侃的“本聲”是指保存在《廣韻》中的上古音,意思是它們從上古到《廣韻》讀音一樣,古本有之。黄侃說:“凡本聲,古今無變,譬如今日字讀影母,古音亦必讀影紐也。”(《雜著》69頁)黄侃的變聲,是指古無此紉,後經演變分化纔有此紐,如喻爲影之變聲,“今音讀喻者,古音皆讀影”(《雜著》69頁)。古本音學說雖並非黄侃首創,但黄侃爲古本音賦予了新的含義。

      黄侃說:“凡昧於本音者,往往以變音爲本音。如《〈釋文·詩〉‘何彼穠矣’》引韋昭注曰‘車,古皆音尺奢反。後漢以來始有居音’。按,尺奢,舌音,讀居,喉音。豈有自漢以來由舌而變爲喉,可證三國時已不知本音之說矣。”(見《文字聲韻訓詁筆記》,142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以下簡稱《筆記》,注頁碼)又云:“自明三山陳第撰《毛詩古音考》以駁古有叶音之說,於是研求聲韻之學者,始知古時自有本音。顧氏炎武繼起而發明之,於是古音之與今音遂判然若兩物矣。……至乎宋倡叶音,古音遂不可復問。夫研究古音者,所以研究其轉變也,苟無轉變,則今之注音字母即上古之音矣。研究轉變必推其所由來,故凡言轉者,定有不轉者以爲之根,然後可得而轉也;凡言變者,定有不變者以爲之源,然後可得而變也。”(《筆記》156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