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想酒喝”、“想肉吃”这类“想NV”格式主要应用于现代汉语口语中,该格式的使用要受到句法、语义、语用、认知以及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本文拟通过“想NV”格式的系统考察探寻制约该格式成立的诸多因素,并和与之相关的“想VN”格式进行必要的比较。 “想NV”格式中的各构成成分之间在句法上存在着两种可能的结构关系:一种是连动关系,可标示为“想+N+V”,如“想酒喝”、“想西瓜吃”等;另一种是动宾关系,可标示为“想+(N+V)”,如“想明天走”、“想现在吃”、“想电话联系”、“想他去”等。表动宾关系的“想NV”格式中的“N”一般为时间名词或可以用来表示某种动作行为进行的主体或方式的名词,在句法上作后面“V”的状语或主语。而表连动关系的“想NV”格式中的“N”在句法上则是动词“想”的宾语。本文讨论的是表连动关系的“想NV”格式。 据初步调查,不同方言区的人对“想NV”格式的可接受度存在理解上的差异。考虑到北方方言区的语感可能更接近普通话,因此我们在描述、分析和概括“想NV”格式的可接受度时,主要以北方方言区的调查结果为依据,南方方言区的调查结果则作为重要的佐证。(注:我们针对“想NV”格式的可接受度先后进行过两次问卷调查,第一次以哈尔滨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对外汉语专业三年级的本科学生为调查对象,受试对象为32人;第二次以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系一、二年级的硕士研究生为调查对象,受试对象为35人。) §1 “想NV”格式解析 1.1 “想NV”格式的表层句法结构和深层语义关系 “想NV”格式属于一种特殊的连动结构,它由三个构成成分——“想”、“N”和“V”依次排列组合而成,不能扩展也不能简缩,是封闭性的结构。我们采用层次分析的方法进行观察,“想NV”格式的层次组合关系图示如下:
上图显示,在“想NV”格式中,“想”与“N”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属于直接组合,而“想”与“V”之间则不是直接组合关系。承认“想”与“N”之间有直接组合关系,这在句法上没有什么问题,但在语义上却难以解释某些语法现象。观察下面两组例子: ①a.想烟抽了;想酒喝了;想肉吃了; b.想烟了;想酒了;想肉了(注:我们查阅了《汉语动词用法词典》、《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汉语大词典》等七八种工具书,发现“想”作“想念”义理解时,其后面的宾语大都是表人或处所的名词,如“想家”、“想孩子”、“想北京”等,而未发现有带具体事物名词作宾语的实例。但在口语中确实存在“想酒了”、“想烟了”这样的说法。据此,我们推测“想”作“想念”义理解时,其词义范围正在逐渐扩大,即由对“人”的“想念”逐渐扩大到对“物”的“想念”,但由于扩大的范围还不够宽,因此尚未形成一个独立的新义项。) ②a.想钱花了;想车坐了;想球看了; ? b.想钱了;想车了;想球了 上述两组例句,我们采用了同样的检测方法,即删除“想NV”格式中的“V”,却得到了两种不同的结果。例①组中的a和b都是可接受的,且语义十分明确;而例②组中的a是可接受的,但删除“V”以后得到的b可接受性却大大降低,且语义比较模糊。以“想车了”为例,如果说话人不说出“想车”后面的动词,该表达式在语义上会有不同的理解:有可能是“想车坐”,也有可能是“想车开”。由此可见,要想全面地、准确地了解“想NV”格式的语义,就不能不顾及“想N”后面的“V”的语义。仍以“想车了”为例,此话若出自一个司机之口,那么他说“想车了”就不仅仅意味着他“想”的是“车”,还应该意味着他“想”的是“开车”而不是“坐车”。同理,此话若出自一个不会开车、以前经常坐车的人之口,那么他说“想车了”则意味着他“想”的是“坐车”而不是“开车”。这说明“想”在语义上所关涉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N”,还应包括“V”乃至“VN”,这体现了“想NV”格式深层语义关系的复杂性。 1.2 “想”的词义及其对“想NV”整体格式义的影响 储泽祥(2002)在谈到语法化问题时曾提到一种“语义俯瞰”现象,即一个实词虚化以后,其源词的意义往往仍然控制或影响着新词的意义或新词分布的句法语义环境。比如“一个人”原本是一个数量名短语,固化以后,其原意“人”的语义仍然在起作用,表现是固化后的“一个人”只能用来描述人的性状,而一般不会用来描述事物,如可以说“他一个人回来了”,却不说“猫一个人回来了”。类似的现象其他语法学者也曾讨论过,如黄振英(1991)就曾经指出,一个词的词义有时在句中会对它左右两边的词的功能产生影响,进而改变整个句意,并将其称为“词义的衍射作用”。这些研究提示我们,有些词语的词义可能不仅仅在语义层面起作用,有时甚至会渗透到句法层面,进而对其左右两边词语的组合乃至整个句法结构起制约作用。“想NV”格式中的“想”受“想念”义和“希望、打算”义的双重影响,对其后面的“N”、“VN”乃至“想NV”的整体格式义都有制约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受“想念”义影响,“想NV”中的“N”一般应为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物,且应该是说话人的认知经验中知道、了解甚至接触过的事物,换句话说,这个“N”应存在于说话人的百科知识系统当中。“想酒喝”成立的前提条件一定是说话人以前喝过酒或者虽没喝过但至少应该知道酒为何物。很难想象,一个不知酒为何物的人,会对酒产生“想念”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