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结构观到建构观:语言与认同研究综观

作者简介:
高一虹 李玉霞 边永卫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
语言教学与研究

内容提要:

本文以“结构观”、“建构观”的理论视角为框架,综述有关语言与认同特别是语言学习者认同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观将认同视为相对固定、“客观”的外部社会结构范畴,或者是以此为分类基础的主观定位。建构观将认同视为在社会文化历史情境中,个体与外界互动而发展出来的多元、动态的身份定位及其过程。半个世纪以来,认同在语言学习和使用研究视野中的位置,由从属地位上升为关注焦点,且呈现了由结构观到建构观的发展趋势。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8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 引言

      “认同”(identity,又译“身份”)即一个或一群人“究竟是谁”的问题,它可以是客观的,也可以是主观的。与此相似的还有“自我”、“主体”、“人格”等概念,意义侧重略有不同。语言的使用者是人,语言与认同在国际上早已成为社会语言学、二语习得的重要研究课题,但在我国外语教学界尚未引起足够关注。本文尝试对有关理论及实证研究做一梳理,将有关文献纳入“结构观”一“建构观”的框架之中。“结构观”视认同为固定、“客观”的外部社会结构范畴,如种族、国籍、性别、地域,或以此为分类基础的主观定位。“建构观”从社会建构主义的角度,将认同视为在社会文化历史情境中,个体与外界互动而发展出的多元、动态的身份定位及其过程。结构观和建构观是相对的概念参照,具体研究在结构——建构倾向上有程度之分。综述显示,语言与认同研究呈现了由结构观向建构观的发展趋势。

      二 语言与认同之结构观

      2.1 经典社会语言学理论中隐含的结构观

      语言与认同并非经常以明确的概念形式出现,但众多社会语言学理论都隐含着某种语言认同观。“客观”的结构观在社会语言学理论中占有主导地位。既定的社会群体身份决定了语言特征,如兴起于1960年代的Labov的变异研究,试图在语音特征与社会阶层、年龄等社会变量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联系。语言特征标明既定社会身份,如Bernstein于1970年代提出复杂语码与局限语码的区分,出身于中产阶层还是工人阶层,决定一个人是否具有掌握复杂语码的可能,这是较为典型的外部结构决定论;Robin Lakoff等的语言与性别研究试图揭示男女社会地位差异,强调社会结构对语言特征的影响;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研究提出三个因素决定面子威胁行为的程度:社会距离、权力差距、文化预设的行为强加性,“面子”可视为认同,三个决定因素均为客观社会结构;Halliday的语言社会符号论十分强调社会意识形态对语言使用的影响,语言使用是对意识形态的“实现”,因此也可归为外在结构论。

      Lambert的“变语配对”调查方法,则具有“主观”结构观色彩。该方法以双语录音者的两种语言“面具”(如“说英语的人”、“说法语的人”)为刺激材料,诱发受试投射对群体的态度。受试由说话人所说的语言推断其群体身份,进而做出评价。这里的群体身份,是受试心目中说话者所属群体相应于自己所属群体的社会地位和距离,即主观视野中的社会结构。(参见Joseph 2004)

      2.2 Tajfel的社会认同理论及派生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Tajfel等人提出的“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其着眼点是个人主观上的群体身份。不过这里的主观认同仍以较为固定的外在群体范畴为基础,具有清晰的“内群体”、“外群体”结构对立。该理论认为,每一个体都有主观归属的社会范畴,如国家、党派、种族,由此来标定的身份便是“社会认同”,它与“个人认同”是自我概念中的两个成分(Tajfel 1978,1981)。社会认同的过程是:分类→群体成员身份→评价→积极或消极的社会认同。为了获得和维持自尊,人们会对内、外群体成员进行基于社会比较的评价。在没有社会影响的情况下,对群体内成员的评价高于群体外成员。但群体的社会地位有客观现实性,如果一个人所在群体获得的社会评价较高,就会对该群体产生积极认同,从而获得自尊;如果群体社会地位较低,条件允许时他有可能试图离开该群体;条件不允许时,他可能试图为群体获得积极的独特品质,从而提高自尊;甚至对群体产生更为强烈的忠诚,为其呐喊和奋斗。

      经典社会认同理论以内、外群体的二元结构对立为核心,不免简单刻板。在这一理论传统的发展过程中,认同的多元性、复杂性逐渐受到关注。后来的派生理论在坚持群体结构对立的基础上,更为细致地关注个人的认同与内隐的认同过程,以及与群体成员身份相关的心理机制,如Turner的“自我归类理论”(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Brewer的“最佳特性理论”(Optimal Distinctive Theory)、Worchel等的“多维模式”(Multidimensional Model)、Gaertner等的“群体内认同模式”(Ingroup Identity Model)等。

      社会认同理论传统在1980、1990年代获得了强劲发展势头,以它为指导的实证研究在社会科学领域大量涌现。在语言认同的研究中,它也成为最有影响力的理论模式。在社会认同理论的基础上,Giles等(1981)提出了一系列与语言使用和学习相关的认同理论,影响广泛。

      2.3 Giles等人的语言与认同理论

      以语言为研究焦点的社会心理学家Giles,1970年代起与其同行发展了数个相互联系的语言社会心理理论,包括交际适应理论、民族语言认同理论和群际模式。这些研究深受Tajfel等社会认同理论的影响,将内群体和外群体成员身份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积极自我概念作为影响语言使用和习得动机的重要因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