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方所词语“後”的语义演变

作 者:

作者简介:
吴福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北京 100732);上海高校比较语言学E-研究院(上海 200234)

原文出处:
中国语文

内容提要:

本文讨论汉语方所词语“後”的来源和演变,着重分析“後”语义演变的路径、机制和动因。本文的研究显示,汉语方所词语“後”的语义演变跟人类语言普遍的语义演变过程一样,也是有理可据、有规律可循的。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8 年 03 期

字号:

      1.引言

      方所词语(locative terms)的语源模式(source model)和语义演变,是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历史语义学特别是语法化研究中的一个广泛关注的课题(如Heine et al.,1991和Heine,1997对非洲语言的研究;Brugman,1983、Brugman & Macaulay,1986、MacLaury,1989、De Leoón,1991、Hollenbach,1995以及Lillenhaugen,2003、2004有关中美洲语言的研究;Bowden,1992对大洋洲语言的研究;Matsumoto,1999对日语的研究;特别是Svorou,1986、1993、2003的跨语言研究)。广泛的语言调查和跨语言的类型学研究显示,人类语言的方所词语在语源模式和演变路径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共性特征。

      Svorou(1986、1993)基于跨语系和跨地区语言的广泛观察表明,空间语法语素(spatial grams)(注:“空间语法语素”(spatial gram)指的是核心意义或原型意义表达“上”、“下”、“前”、“后”、“里”、“外”等空间概念的语法成分,语法上可以是语法词、附着词,也可以是词缀。这个术语与本文使用的另一个术语“方所词语”(locative term)相关而不等同,方所词语既可以是语法语素(如方所后置词及由此演变而来的小句连词),也可以是词汇语素(如方所名词)。)最基本的语源模式是身体部位词语(body part terms),其次是环境界标词语(environmental landmark terms)和物体的关系部分词语(relational part terms)。(注:比如爱沙尼亚语、芬兰语、埃维语等语言的方所词语“上”来自“头”、“脸”、“背”等(人或动物)身体部位词语,埃维语、巴斯克语、Guaymi语“上”则来自“天/天空”、“山顶”等环境界标词语,而在Tigre、Abkhaz、Igbo、越南语等语言里“上”则来自“顶部”、“上端”等物体的关系部分词语。)

      Heine(Heine et al.,1991; Heine,1997)则认为,物体的关系部分词语并非初始概念,它们在很多语言中往往是由身体部位词语或环境界标词语衍生而来。因此,方所词语最基本的语源模式是身体部位模式(body part model)和界标模式(landmark model);此外在个别语言里,方所词语(限于表达动态空间方位)也有可能源自指称活动的动态概念。他给出的方所词语的语源模式是下面的表1。

      表1 空间方所词语常见的语源模式(Heine,1997:38)

      

      另一方面,语言学家们发现,方所词语特别是源自身体部位的方所词语,其形态句法和语义的演变通常是沿着一种可预测的路径(paths)进行的,因而呈现跨语言的共性倾向(参看 Svorou,1986、2003;Heine et al.,1991; Heine,1997)。有鉴于此,Svorou(1986:516)提出下面两个重要假设:

       (i)语言成分的演化表现为一个连续统;在这个连续统上,各个点构成不同的演变阶段。

      (ii)意义是语言演变的动力,因此在方所词语的演变中存在两个相互平行的连续统:一个是意义演变的连续统,另一个是形式演变的连续统。

      Svorou后来(Svorou,1993)将这两个连续统修改为:

      (i)语义演变连续统(Svorou,1993:90):

      

      (ii)形态-句法演变连续统(Svorou,1993:101):

      

      (注:“附置词”(adposition)是“前置词”和“后置词”的上位概念。)

      截至目前,国外有关方所词语来源和演变的跨语言研究很少涉及汉语的事实;而在汉语学界,系统讨论方所词语语源模式和语义演变的成果也不多见。因此,汉语方所词语的来源和演变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试图借鉴普通语言学中方所词语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成果讨论汉语方所词语“後”的来源和演变,特别是“後”在领属结构式(genitive construction)的核心语(head)位置上所发生的语义和形态句法演变。我们主要关注的问题是:

      (i)汉语方所词语“後”的语源模式跟跨语言研究所揭示的共性倾向是怎样的关系;

      (ii)汉语方所词语“後”经历了哪些语义和形态句法演变,演变的路径和机制是什么。

      2.方所词语“後”的来源和演变

      “後”原本应该是个指称位移情状(motional situation)的动词,本义当为“行而走在人後”。(注:《说文·彳部》:“後,迟也。”此说恐非“後”之本义。承复旦大学沈培教授惠示:“後”在甲骨文里有两种写法,前一种写法从“行”省。古文字里有的字从“行”与不从“行”是一字的现象很多。这个字的本义,目前还没有一致的意见。比较好的看法大概是林义光《文源》里说的,他针对“”形解释说:“古玄字,繫也,从行省,夊象足形。足有所繫,故後不得前。”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文字肇兴以前,古人即以结绳纪祖孙世系之先后。……从夊(倒止)系绳下,即表世系在後之意,此即“後”之本义(见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164页)。在甲骨文里“後”是与“先”相对待的,如“甲子卜,先朿”(《合集》)意即“先、後刺(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