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水平考试(HSK)的科学本质

作 者:

作者简介:
孙德金,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汉语水平考试中心主任,北京市语言学会秘书长。(北京 100083)

原文出处:
世界汉语教学

内容提要:

本文针对现实中存在的对汉语水平考试(HSK)科学性认识不足甚至是认识错误的现象,从汉语水平考试(HSK)的学科背景、学科基础和科学实践三个方面,全面论述了汉语水平考试的科学本质,指出要客观地站在科学的角度认识这个语言测试产品。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8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 引言

      汉语水平考试(HSK)是北京语言大学(原北京语言学院)自主研发的标准化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能力考试,诞生于1984年。该考试由HSK(基础)、HSK(初、中等)和HSK(高等)三种分考试构成由低到高的考试系列。它是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外国人、华侨和少数民族汉语学习者为对象,以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心理测量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为基础,以科学评价汉语学习者一般语言水平为目标的测量工具。其本质是科学的,其方向是应用的。

      HSK的科学本质本来无需多论,因为凡是真正了解这个考试、了解语言测验理论的人士都不会对其科学本质提出疑问(注:2005年北京语言大学汉语水平考试中心为改进现行HSK考试系列,专门举办了“语言测验分数体系研讨会”,来自全国主要相关高校和机构的知名学者对HSK的科学性和HSK中心的科学态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是正如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确立之前被视为“小儿科”,被认为“会说中国话就能教汉语”一样,汉语测试(包括HSK)至今仍被一些人轻视,以非科学的态度加以苛责,因此我们认为还是有讨论的必要。此外,人们在谈到HSK时,往往只是单纯地把它作为一种测量工具来看待,常常忽视这个工具所负载的学科意义,因此,也有论一论的必要。

      一 HSK诞生的学科背景

      HSK与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相伴而生,没有汉语测试理论和实践,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就是不完整的。

      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发展到上世纪80年代初,虽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在学科建设上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学科还远没有达到被承认的地步,大量的基础研究还没有真正开展起来。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汉语测试那时只有有限的成绩测试的实践,而缺乏有意识的理论思考和科学研究(注:事实上就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成绩测试来说,到今天仍然没有真正很好地进行科学的研究,有关文章寥寥无几。吕必松1989年给《汉语水平考试研究》一书所做的“序”中就指出:“成绩测试虽然在普遍进行,但是这方面的专门研究很少。许多单位传统的考试方法比较盛行,凭经验办事的现象比较严重,离科学化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近20年后的今天,这种状况可以说并没有大的改变。),水平(或称“能力”)测试更是无从谈起。英语的TOEFL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研制(Spolsky,1995),首次进入中国是1981年。TOEFL进入中国,首先对外语教学界产生重要影响,其对语言运用技能(听的理解和读的理解)的强调对外语界一直注重语言知识的教学模式冲击很大,就外语教学的基本任务和基本方向而言,这种影响无疑是积极的。对外汉语教学本质上也是一种外语教学(或称第二语言教学),外语界所接受的影响不可能不影响到对外汉语教学界。当时北京语言学院(今北京语言大学)的一批对外汉语教师(应称为有识之士)敏锐地注意到外语教学和测试领域的变化,反观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尚无一种标准化的能力测试的现状,提出研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能力测试的设想,并于1984年12月正式成立了由刘珣等五人组成的“汉语水平考试设计小组”(注:根据刘英林等(1988),“HSK这一课题的研究和小型的试验是从1981年开始的,1985年进入实质的设计和试测。”我们经常说HSK是从1984年开始研制的,是以正式立项并成立五人设计小组为标志的。设计小组成员:刘珣、黄政澄、方立、孙金林、郭树军。)。1985年完成第一套试卷的试测,并在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上发表了《汉语水平考试的设计和试测》(见刘珣等,1986)一文,引起轰动。这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迈出了非常关键的一步。接着在1986年和1987年又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试测。三次大规模试测的结果全面地反映在刘英林等《汉语水平考试(HSK)的性质和特点》(1989)一文中。试测结果表明,HSK是一种信度和效度都很高的考试。这为正式推出该考试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实验基础。1988年北京语言学院首次正式举办HSK考试,并颁发证书。

      三个等级的HSK考试系列是伴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逐步研制完成的。今天称作 HSK(初、中等)的这个分考试就是最初设计的“汉语水平考试(HSK)”。到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教育类型还是非学历的汉语预备教育(注:当时叫“现代汉语”专业,后叫“汉语言(对外)”专业的来华留学生汉语专业学历教育1975年在北京语言学院试办,1978年首次正式招生,但规模很小。),各高校承担的汉语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一到两年的教学,使来华留学生的汉语水平能够达到进入相关高校学习理工农医、文科专业的程度。在HSK诞生前,各高校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没有一个统一的、客观的标准来确定学生是否达到了结业和入系学习专业的要求,这种现实的迫切需要是 HSK研制工作的原动力。进一步讲,“标准意识”的确立是HSK产生的最重要因素,而这一点对于整个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地位的确立同样非常重要。由于历史的原因,严格意义的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1979年试刊《语言教学与研究》应视为一个标志,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尽管多数文章理论性和科学性还不是很强,毕竟开始了自觉的探索。恰在同时,汉语水平考试的研制动议提出,科学的测试标准的建立摆上了日程,这无疑在严格的科学意义上推动了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建设,因为要研制标准化的语言水平考试,就必须要有基本的条件和保障(注:参见吕必松《汉语水平考试研究·序》(1989)。)。在考试研制工作的推动下,《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1988)及其后的《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1992)和《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1996)相继问世。尽管自这些大纲问世以来就没有停止过对大纲的批评(注:笔者就曾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出版的第二年写出了《〈HSK词汇等级大纲〉问题浅见》一文,发表于《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1995)。),但不可否认,标准和大纲对于整个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和学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无论是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还是课堂教学、测试,都有了科学的依据。因此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没有汉语水平考试,就没有对外汉语教学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随着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教育类型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由最初的汉语预备教育为主转变为汉语进修教育、汉语专业教育和汉语预备教育等多种教育类型并存,特别是汉语专业教育有了快速的发展。这对汉语水平考试提出了现实的要求,也使面向高水平汉语能力者的测试有了研制的规模保障。经过几年的努力,HSK(高等)于1993年正式推出,原有的“汉语水平考试(HSK)”命名为HSK(初、中等)。面向汉语初学者的考试随着事业的发展也有了一定的需求,北语汉考中心于1997年又推出了HSK(基础)。至此,由低到高三个分考试组成的HSK考试系列研制完成,基本满足了各层次汉语学习者的考试需求。在汉语加快走向世界的新形势下,北语汉考中心又在原有的基础上,研制开发了面向最低端汉语学习者的新产品——HSK(入门级),于2006年正式推出,获得好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