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刊载李红毅的文章《印度语言政策与语言民族间的冲突与争论》。文章指出,民族国家以法定的形式确立某种民族语言为唯一的官方语言似乎不证之明,然而,此种惯例被印度的三语言政策所打破。印度三语政策不仅确定印地语和英语为联邦官方语言,还确定了各邦官方语言,从而引发印度各语言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语言政策成为权力竞争的角斗场。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第10期刊载陈伟、张柏然的文章《认知观:词典研究范式的归向》。文章认为,回归认知主体是20世纪下半叶以接受反应文论与后现代教育思想为主流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思潮的重要取向。文章迎合这一思潮并论证认为,认知观是词典研究范式的必然归向;同时指出,当前局限在针对用户“显性”信息需求层面的词典研究范式只是面向认知主体的不彻底回归,真正科学的词典认知研究范式则必须走向基于用户大脑如何进行语言习得的认知机制研究这一隐性层面。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刊载盛若菁的文章《影响比喻浮现结构的认知因素》。文章从语义可及性、原型性、语义突显三个方面对比喻浮现结构进行了探讨,认为在比喻浮现结构中,本、喻体在语义的可及性方面存在着差异,语义可及性对比喻浮现结构中比喻要素的判定、比喻浮现结构的生成与理解起着制约作用;在比喻浮现结构中,一般而言,喻体的语义原型性要强于本体,如本、喻体的语义可及性、原型性差别不明显,则本、喻体一般可互换位置;而本、喻体的非对称性分布则充分体现了突显原则对比喻浮现结构的制约与影响。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5期刊载崔占玲、鲁忠义的文章《双语言语产生中的词汇通达:竞争选择还是反应选择》。文章提出,双语言语产生的机制一直备受心理学家关注。过去人们认为,竞争选择是双语言语产生的实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非特定语言选择假说和特定语言选择假说胆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新近,有研究者提出用反应选择假设替代竞争选择假设。但就目前学界的研究来看,此假设还需进一步梳理。 《东北师大学报》2007年第5期刊载庞秀成、刘莉的文章《学术话语二元构成视角下的中国翻译绘画类比》。文章认为,中国翻译学术话语形成了由西方和中国传统译论构成的二元结构,产生了科学观和艺术观的对立。中国翻译的艺术观是中国传统翻译观的主流,是世界独特的译学模式,其中翻译绘画类比是理解中国翻译理论的关键。它构成了翻译史的框架,植根于中国文化的艺术性思维取向。只有理清这一类比历史脉络才能真正理解际遇中的西方译论并与之平等对话。临摹意义的翻译观被创造性绘画的翻译观置换,原文“现实”同原文一道成为翻译的参照,缓和了作者/原文与译者/译文之间的紧张关系,但真正消弭二元对立格局,建立原文与译文、作者与译者平等对话关系的前提是建立共享世界的历史视阈。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刊载宋雷的文章《从“翻译法律”到“法律翻译”——法律翻译主体“适格”论》。文章指出,“翻译法律”和“法律翻译”决不是简单的排列顺序上的不同,其体现出一种内涵实质差异,其中伪关键涉及到法律翻译主体的:“适格性”。译者从“翻译法律”开始,逐渐掌握法律语言的真谛,最终实现“法律翻译”的远大目标,必须历经漫长和艰辛的努力,否则便将难于完成从“非法律人”到“适格法律翻译主体”的质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