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底,《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三辑出版,首次公布了经测定是属于战国中晚期楚国竹书本《周易》本经的竹简简文图版,并随附濮茅左先生所作的《释文》于书后。竹书本《易经》共58简,涉及34卦的内容,共1806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先秦《周易》本经文献,比30多年前出土的长沙马王堆西汉帛书《易经》早了至少100年。战国楚竹书本《易经》重见天日,被学界认为是“石破天惊”的大事,这不仅是因为它使得今人有幸得睹战国古本《易经》的原貌,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照竹书本《易经》与传世本《易经》之间的异文,归纳分析两者之间异文的类型和内在联系,必然可为我们解决文字、训诂和音韵学上的诸多问题提供参考,具有重大的语言学价值。 一 上博藏楚竹书《易经》异文的类型 我们在穷尽性对照和整理竹书本和传世本《易经》异文的基础上,经过辨析归纳,认为上博简《易经》的异文可以分为六大类型。 1.异构字异文 异构字异文是指文字表词职能相同但构形属性不同的异文。构成异构字异文的两个字采用不同的构形方式或选取不同构件表达字义,而其表词职能则是相同的。上博简《易经》的异构字异文可再细分为如下四种情形。 一是部件改换异构字。如传世本《解》:“九二,田获三狐,得黄矢,贞吉。”竹书本“狐”作“
”。“
”,从鼠,瓜声,字书未载,字亦见于包山楚简,传世本《易经》将“鼠”旁改换为“犬”旁作“狐”。 二是部件增省异构字。如传世本《咸》:“上六,咸其辅颊舌。”竹书本“舌”作“
”。濮茅左《释文》以“
”即《集韵》“
”字[1],其实不然。其一,《集韵》:“胋,肥也,或作
。”若爻辞中“舌”作“肥”解,其义迂曲难解;其二,“
”字实物文字资料最早见于西汉马王堆帛书《相马经》隶书写本中,传世文字资料最早见于先于《集韵》成书的字典《玉篇》中,释为“脂”,皆与“
”形义不合;其三,竹书中的“
”与《集韵》中作为或体的“
”是否具有历时的相承关系也很难确认。所以,我们认为“
”实际上就是“舌”的增旁异构字,增加肉字旁(月)以明口舌之材质。 三是部件换位异构字。如传世本《渐》:“初六,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竹书本“漸”作“
”。 四是全体创造异构字。如传世本《需卦》:“九三,需于泥,致寇至。”竹书本“泥”作“
”。濮茅左《释文》:“
,从‘土’从‘匚’,即坭字,《集韵》:‘坭,通作泥’。”[2]“泥”在《说文》中用为水名,盖非其本义,实物文献用字最早见于战国时期帛书《五十二病方》。今按“
(坭)”非与“泥”通,“
”(坭)即“泥”。孔颖达《周易正义》疏:“泥者,水傍之地,泥溺之处。”《正字通·土部》:“坭,音尼,水和土也。”可见“
”(坭)、“泥”虽构件有异,实为音义皆同的全体创造异构字。又郭店简《尊德义》第17简中有一“
”字,其构件“匚”与此处“
”右部全同,刘钊先生《校释》认为“匚”有“隐藏”义[3]。如此“匚”当即“匿”字之所从,“匿”、“暱”与“泥”上古声韵皆同,都有“止”义,三字音义相谐,语出一源,亦可证“泥”即“
”的全体创造异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