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实践与理论创新的互动

——纪念中国新闻改革与新闻学研究30周年

作 者:
童兵 

作者简介:
童兵,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433)

原文出处:
新闻大学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6
分类名称:新闻与传播
复印期号:2008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讲话,指出: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①这次中央工作会议实际上是随即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预备会议,而邓小平的这个讲话,实际上成为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一、中国新闻改革的展开及其动力

      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覆灭,回到党和人民手中的新闻传播事业,凋敝败落,气息奄奄,面目可憎,声誉俱毁。在人们心目中,新闻媒介等同于造谣机关,新闻与谣言几无二致。共和国的新闻事业面临着重建家业、再塑新闻形象、恢复昔日传统的紧迫任务。根据党中央的统一部署,新闻界首先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展开揭批林彪、“四人帮”,清除其在新闻界流毒的斗争。新闻界又以一系列为冤假错案平反的报道,努力把过去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新闻界以揭批“渤海2号”翻船事件真相为起始,在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以拨乱反正为主旨的新闻批评热潮。

      三中全会前后,最惊心动魄、令我们今天仍激动不已的三次全国性大讨论,其中有新闻界的一腔热血和巨大魄力。

      1977年2月7日,深受“四人帮”影响的两报一刊(《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联合发表社论: 《学好文件抓住纲》,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错误口号。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指导和支持下,新闻界和理论界挺身而出,同“两个凡是”的方针展开英勇斗争。这场斗争,是围绕着另一场大讨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展开的。

      1978年5月9日,中央党校《理论动态》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1日,又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在《光明日报》发表,第二天, 《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全文转载。随之,各地报纸纷纷转载,一场全国性大讨论迅速展开。这次讨论使全党和全国人民受到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教育,使马克思主义者掌握了拨乱反正的主动权,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打下了思想基础。

      这一时期另一次具有全国意义的理论大讨论是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讨论。我们搞了这么多年经济建设,但对于为什么组织社会主义生产并不清楚。新闻媒介进行了多年的经济报道,总是围绕政治运动转。这种情况,是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的严重障碍。这场一直延续到1981年的大讨论,为实现全党和全国工作重心的转移起了思想先导的作用。

      这三次主要由新闻界组织的大讨论,不仅倡导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有力推动了全党的思想解放运动,也开始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权威,重新塑造了党领导下的新闻媒介的形象,提高了新闻宣传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望。这是粉碎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之后新闻战线的第一个大胜仗。

      在这初战即胜的形势鼓舞下,新闻界自身开始进行一些新闻改革的尝试。1978年7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邓小平3月18日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引用毛泽东的话第一次不排黑体字,以后其他各报争相仿效,遂成惯例。在此之前的5月1日, 《光明日报》已告读者将实行改版。随后一些报纸开始倡导短新闻、快讯、今日讯和昨日讯。

      但是,有明确目标,又有相当规模和重大社会影响的新闻改革,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展开的。这其中,从1979年春天开始的三次重要会议,是推动全国性新闻改革的强大动力。

      1979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北京主持召开新闻工作座谈会,会议的首要议题是:新闻工作的中心如何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来?会议号召解放思想,改进工作,把发挥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加强党的集中领导密切结合起来,把新闻媒介办得既有思想性、科学性和战斗性,又丰富多彩、引人入胜。10月,在北京地区社会科学界庆祝建国30周年学术讨论会新闻学组上,与会者提出,新闻媒介要进行自身改革,以更好地满足新的历史时期的要求。1980年2月,北京新闻学会成立,胡乔木在会上发表长篇讲话,阐述了邓小平的要求:报刊要成为巩固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的思想中心,促进这个政治局面的发展。会议提出,为了当好思想中心,就要从加强同实际工作和人民群众的结合抓起,从抓重大主题、新生事物、重大典型、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入手,这是新闻改革的突破口。这三个重要会议,报上发了消息,中宣部发了文件,新闻改革的口号就是这样提出来的。新闻改革的目标也是在这些会议上确定的。现在有人说,中央从来没有提出过“新闻改革”,纯粹是无视历史的无稽之谈。

      当然,新闻改革最强大的推动力,来自亿万民众和时代潮流的需求和呼唤。

      党的工作重心转移了,新闻传媒起初还在抱着“阶级斗争为纲”不放;蓬蓬勃勃的经济建设大潮激荡着每个炎黄子孙,可是媒介上还没有经济新闻的重要座次;亿万群众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新生活的壮丽画卷急切地等待着记者去描绘和反映,但是报纸的篇幅和电视的屏幕到处是领导人的一般日常活动和无穷无尽的会议报道。对于这一切,群众是有意见的。他们在充分肯定新闻传媒粉碎“四人帮”后的进步的同时,也尖锐地批评媒介的种种缺点和不足。人民期待着新闻记者去找他们,期待着自己的活动、欢乐、忧思能在报纸、广播、电视上得到充分的反映,期待着能对官僚主义作风和腐败行为进行无情的鞭挞,期待着读到色彩鲜明、清新爽朗、可信可亲的作品,期待着新闻传媒能在推动民主和法制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真正成为既是党的、政府的喉舌、也是人民群众自己的喉舌。这一系列期待,汇成推动新闻改革强大的动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