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逻辑与制度逻辑

——数字技术与媒介产业发展

作 者:

作者简介:
于小川,武汉大学 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2 于小川,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博士生。

原文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内容提要:

技术逻辑与制度逻辑是推动媒介发展的两大力量,技术逻辑源于工具特性,制度逻辑则体现着作为技术开发者和使用者对工具使用的选择。数字信息技术催生着社会产业更大范围的融合,在技术与产业的双重变革背景下,我国的媒介机构与通信企业形成合作,在严格的监管体制下逐步实现边缘性突破。这种突破方式既是对技术变革力量的回应,又体现了我国对媒介的制度选择,并显示出数字技术条件下媒介产业发展的方向。


期刊代号:G6
分类名称:新闻与传播
复印期号:2008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1X(2007)06—0871—04

      现今社会,媒介作为大众传播系统的主要组织构成,既担负着社会传播功能又担负着社会产业功能。在媒介不断进步的历程中,传播技术的发展为这一组织形式带来了三次重大飞跃——印刷技术与平面媒体、电波技术与广电媒体,以及方兴未艾的数字技术与数字媒体。毋庸置疑的是,传播技术对媒介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趋向性,在麦克卢汉的相关理论观点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这种趋向性所带来的强大力量。然而,技术并不是唯一的力量,除去技术逻辑,人类社会中还有另一股力量也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是制度逻辑。如果说技术逻辑源于技术形式特有的规定性,那么制度逻辑则充分体现着人类作为技术的开发者和使用者对工具的支配态度。在数字技术背景下,当今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充分体现了这双重逻辑的共同作用。

      一、基于技术逻辑的思考

      “IC”由Internet(互联网)和Computer(计算机)共同构成。其中,互联网作为一种传播通道近些年来瞬息万变,被张大的正是其具有的近乎无所不能的传输能力。在此背景下,计算机原先具有的冯·诺依曼(Von Neumann)结构得以社会化扩展,这种由信息集成、处理、输入、输出、传输等五部分构成的结构体系开始影响社会组织结构体系的发展。

      数字技术具有海量存储的特性。海量存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本地存储技术的进步。这是一种无网络连接前提下的存储形态,如硬盘、U盘等;其次是网络存储,它借用互联网的高速传输将信息存储于异地的介质空间,需要使用时再通过网络连接调取信息资料。这两种存储方式互为依托,将整个社会的数字传输系统的存储空间推向无限大——本地存储的容量扩展为单机的任务扩展提供了可能,快速通畅的网络信息调取为信息编辑存储、传输、处理的社会化搭建了通道,使集约化的批量信息处理成为可能。依照产业规模经济理论,批量的信息处理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使信息处理更符合现代产业社会的运转规律。

      其次是海量的双向传输。在数字技术取代模拟技术成为大众传播系统的主流技术之前,大众传播总体上还是以单向传输为主的传播网络,反馈的信息流动隐匿于大众传播系统以外的渠道中。但在数字技术的管网中,信息的上行和下行几乎同时进行。模拟技术的传播系统如同单行道,回程的车流需要走另外的通道;而数字技术的信息管网是个双向道,主动发送的信息和反馈的信息在这个通道内对向而行。此外,数字信息传输是海量的。以往关于“信息高速公路”的称呼不足以真正概括数字信息通道的特点,因为高速须以通道的足够宽广为基础。

      多媒体的融汇是数字技术的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特点,因为正是这项特性成就了数字技术强大的融汇力量。关于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形式在数字技术领域内得到全方位融合的问题,在此前许多论文和著作中都有过详细论述。有必要说明的是,虽然数字技术将多种媒介形式融汇在一个平台系统中,但同一种信息形式却有着多种不同格式和与之相对应的操作软件。以常用的多媒体格式为例,RMVB、AVI、MKV是宽带网络下载时常用的文件格式;而MP4、3GP等比较适用于手机等移动媒体。所以多媒体融汇的背后是愈来愈复杂的兼容控制体系,这使得我们的数字世界里每天都诞生无数的插件,有无数的软件等待升级。

      数字信息技术的诞生与应用使原有的若干产业间出现了相互融合的内生动力,这种内生动力沿着产业链走向,刺激着人类社会既有的产业组织形式朝着技术逻辑规定的方向前行。在相关经济学理论中,关于产业融合是这样表述的:“所谓产业融合,是若干原本相异的产业中的一方或是多方发生了技术革新,由此可以相互提供可替代财务、产品服务,并在相关规制趋向松动的情况下发生的相互渗透、融多为一的现象。且原本不存在竞争关系的企业也随着产业的融合而走向竞争”[1](第41页)。由于数字技术的出现,传媒产业将被逐渐融入一个更宽广的产业领域中——信息通信产业。在这个更加宽广的产业领域里,各产业组织共同从事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传输活动。这种信息收集、存储、加工、传输工作以数字技术为中心,以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基础得以飞速前进。这个产业中的多种行业,如电子通信、报纸、广电、电影、音乐、出版等均承沐着数字技术进步带来的恩惠。在这个过程中,电子通信与广电传媒将逐渐走向融合,这一融合风潮最终将席卷报纸、出版、电影、音乐等行业领域,从而实现信息通信产业的全方位融汇。

      二、制度逻辑对技术的选择和规制

      技术并不是规定社会前行的唯一力量,社会对技术逻辑行使着选择的权利,其选择作用最终体现于该技术实现社会化扩张的进程中。虽然技术逻辑为传媒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多层次走向融合的内生动力,但这股力量究竟能否实现或是怎样实现取决于人与社会对它的选择,即制度逻辑的选择。在产业融合的相关经济学理论中,“产业规制的放松”是产业实现融合的必需条件。即,在媒介产业走向融合的预设道路中,以产业规制放松为代表的制度逻辑选择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相关规制是否应该放松、何时放松以及怎样放松等就不是数字技术逻辑可以决定得了的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