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是乐曲,教学是歌。这首“歌”是教师、学生、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四重唱。教学因而是一种关系存在与对话实践。通过对话,教师和学生相互理解并集体创造着学科与生活,由此不断生成自由思想、独立人格和民主社会。这是民主化时代课堂教学的本质。 一、对话教学的内涵 对话教学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模式、方法或技术,而是一种融教学价值观、知识观与方法论于一体的教学哲学。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教育学者尼古拉斯·C·伯布勒斯(Nicholas C.Burbules)与伯特伦·C·布鲁斯(Bertram C.Bruce)在总结西方对话教学理智传统的基础上,曾给“教学中的对话”下过这样一个定义:“对话(dialogue)是一种教学关系,它以参与者持续的话语投入为特征,并由反思和互动的整合所构成。”[1]该定义阐明:对话是一种交互主体的、有机的、动态的教学关系(pedagogical relation),而非教学要素间的机械连接;它是所有参与者对共同面对的问题或课题的探究、质疑、解释、评论、重新思考等“话语投入”(discursive involvement)行为,而非把外部确定无疑的知识或规范内化;它是贯彻始终的、持续进行的(ongoing)的言语互动,而非偶尔为之的问答行为;它把参与者个体的反思(reflexivity)和所有参与者彼此间的互动(reciprocity)融为一体,而非将二者割裂开来,使“反思”走向孤独、“互动”沦为盲从。 那么,究竟什么是“对话教学”(dialogical teaching)?尽管尚难给出普遍认可的界定,但我们可以总结传统与现状、理论与实践并基于跨学科视野,将之定义如下: 对话教学是师生基于关系价值和关系认知,整合反思与互动,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合作创造知识和生活的话语实践。该实践旨在发展批判意识、自由思想、独立人格、关心伦理和民主的社区。 对话教学的内涵和特征可进一步分述如下: 第一,对话教学崇尚关系价值与关系认知。教学是一种关系存在。杜威的譬喻“教之于学就如同卖之于买”形象地揭示了教学的关系性。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依存。只有教师的教引起了学生的学的反应、即促进了学,才成其为“教”。不是教师实施了教的行为,恰恰相反,是教借助教师而显现了自己。不是先有教师的教、后有学生的学,而是教通过学呈现自己——不仅通过学生的学,而且通过教师自己的学。教和学永远是相伴而生、同时发生的。“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2]描绘的是教师的教与教师自己的学的不可分割性。“教意味着让人去学”[3]阐明的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不可分割性。因此,“教(teaching)是一个关系概念。”[4]教或教学的关系性通过对话而得以体现,对话因而成为表征教学本质的范畴。这是对话教学的存在论根据。通过对话教学,不仅关注、关心、爱等关系价值在教学中得以实现,而且反思与互动、倾听与会话、冲突与争论、集体参与、合作创造等关系认知也在教学中充分表现出来。 对话教学不是指教学中存在语言行为,因为反对话的、专制性的独白教学也存在语言行为。对话教学不是指教学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的问答模式,因为借助表面的“问答模式”教师不仅可以成功传递、灌输教科书的知识,而且学生可以成功地猜出教师心目中的“标准答案”,教师所凭借的就是所谓“你能猜出我在想什么”类型的问题(the can-you-guess-what-I'm-thinking type of teacher question),[5]而这同样是反对话的。对话教学不是指特定的对话方法和技术,因为遵循一种或几种外部的、程序化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对话方法和技术)的最大危险是将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从技术行为中剥离出来,由此走上一种新的控制和压迫。对话教学是一种植根于关系之中、以追求关系价值为鹄的的开放、参与和探究的教学态度、思维和行为。这种教学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和灵活多样的方法取向:它既可能表现于一个人面对自身的反思情境中,又可能表现于面对他人和世界的沉默之中。“课堂话语(discourse)的对话性不是由于讲话者的喋喋不休,而是因为不同会话者之间、自我与他人之间持续建构的紧张、甚至冲突。这时,一种声音折射了其他声音。”[6] 第二,对话教学欣赏、尊重并提升差异。差异(difference)是一切关系、包括教学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古人云:“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7]差异且平等,谓之和,和则物生之;整齐划一,谓之同,同则尽乃弃。因此,确立关系就等于尊重差异。差异对对话教学的意义有四:首先,差异是对话教学的条件。“正是由于人们在观点、背景、信仰、经验等方面存在差异,对话创造了一些人与其他人一起学习并向其他人学习的机会。”[8]这里的差异,包括对话教学所有参与者在个性方面及所属文化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既是对话教学的积极资源,也可能构成交流的阻碍,无论如何,理解并合理对待参与者彼此间的差异却是对话教学的必要条件。其次,差异是对话教学的目的。对话教学在差异中,通过差异,而且为了差异。让每一个人彼此间的个性差异和文化差异服从划一的外部标准并由此而消除差异,这是专制教学、独白教学的典型特征。而对话教学则以保护、提升或发展学生的个性差异与文化差异为目的。再次,差异是对话教学的结果。对话教学具有复杂性。同一个对话教学过程对不同参与者会产生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结果。这是对话教学生成性的重要体现。那种认为好的教学目的必然导致好的教学结果的机械的线性教学观与对话教学是格格不入的。而保持教学过程的反思性、开放性是提升对话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最后,尊重、容忍差异不是走向相对主义。对话即分享。正是在分享别人的不同观点的基础上,自己的观点被相对化、重新审视并获得新的发展契机。对话教学旨在创造不同思想自由发展、相互激荡、积极互动的新的教学文化生态。它既反对由权威和服从所结成的专制教学文化,又反对彼此封闭、放任现状、“怎么都行”的教学相对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