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教育的目的吗 程亮 人们在探讨幸福和教育时,往往将二者归结为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幸福是教育的一般目的,教育是实现幸福的手段。就当前的研究而言,将幸福作为教育目的的观点,在形而上学的维度上缺乏前提的充分辩护,在经验的层面上缺乏事实的细致分析。从幸福的直接性来说,将幸福作为教育目的的观点有抽离幸福基础的倾向;从幸福的依存性来说,将幸福作为教育目的易于陷入“幸福主义悖论”中;从幸福的内生性来说,将幸福作为教育目的似有“蛇足”之虞。 幸福通常是一个人在目的或理想实现过程中的满足状态或愉悦体验,具有直接性、依存性、内生性的特点。幸福与其说是教育的(终极)目的,还不如说是教育作为一种生活形式的内在要求。唯有让学校教育成为学生自我实现、自我调适、与人合作的过程,幸福的意义才有可能显现出来,迸发出来。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获得幸福,在未来生活中体味幸福,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至少可以在三个方面进行尝试:第一,从幸福的客观性出发,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第二,从幸福的主观性出发,促进学生的自我调适;第三,从幸福的他者性出发,促进学生的相互合作。 摘自《教育理论与实践》(太原),2008.4.9~11 多元文化教育中的教育公平 董丽 多元文化教育指的是以教育中存在的文化多样性为出发点,教育者在尊重受教育者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特征的基础上,不论其性别、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社会经济地位、所属社会群体的差别,使所有的受教育者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核心是文化多元和教育公平理论,其实质是保证弱小集团的人群接受公平教育的机会,追求全社会的教育权利和机会均等,这正是教育公平理念的映射。其表现为:①多元文化教育体现人即教育目的的原则。它正是基于人性自由的价值取向,尊重和鼓励不同的文化群体创造属于自身的优秀文化,为整个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添砖加瓦。②多元文化教育体现教育权利公平的原则。多元文化教育是追求公平的体现,教育权利平等在形式上的要求是与多元文化教育的宗旨相一致的,所以多元文化教育在实现教育权利公平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③多元文化教育体现教育机会均等的原则。在我国实现教育机会均等还需要人们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多元文化教育的推行正是为了消除这种不平等现象而进行的不懈努力。④多元文化教育体现差别性对待的原则。多元文化教育更注重对个体自身发展的培养,尊重不同个体的个性差别,在具体教育领域提倡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这与教育基本原则中的因材施教是相似的。 多元文化教育对促进教育公平的启示有如下几方面:①多元文化教育提供了认识教育公平的新视角。多元文化教育从与种族、文化、语言、性别及残疾等有所关联的教育机会均等观点出发,给我们提供了思考教育公平的有益视角,构建了一个包含认知、情感及道德等的多维度的教育体系。②多元文化教育提出了实现教育公平的新方法。③多元文化教育提供了寻求社会平等的新途径。 摘自《中国民族教育》(京),2008.5.4~6 “考试社会”解析 郑若玲 考试社会是指考试已广泛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并把考试结果作为教育机会获取和职业准入的重要乃至唯一依据,作为职业升迁的重要乃至唯一参考,考试成为解脱人情困扰、维护社会公平、稳定社会秩序的有力手段,民众因强烈而浓厚的“考试情结”而深受其影响的社会。 作者认为考试社会有其优劣利弊,表现在:①当考试成为社会的轴心时,如果利用得当,考试社会将成为一个竞争公平有序和资源高效配置的社会;②如若将考试的选拔强调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考试最本质的甄别个体差异功能或者说考试的“自我”,遂可能渐渐被选拔功能所掩盖乃至取代。无论人们承认或接受与否,中国正逐步走向一个考试社会,或者说已经具有某些考试社会的特征。在这一行进过程中,我们必须深入分析其利弊,兴利除弊,而且应当借鉴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以形成一个健康和良性运转的考试社会。 摘自《中国考试》(京),2008.5.9~12 教育研究疏离教育生活:现象透视与回归途径 吴定初/曾文婕 教育研究以促进教育生活的改善为目的,但当前的教育研究疏离教育生活,主要包括纠缠于宏大问题的思考、热衷于哲学命题的拆迁、局限于概念与逻辑体系的梳理等。 作者指出,回归教育生活是我国教育研究长足发展和真正繁荣的必由之路。回归教育生活,首先要有对教育生活的深切关怀,即研究者不仅要认真学习、梳理已有的理论成果,更应当深入感受教育生活本身的得失,特别是通过“遭遇”各种困境,触发一种“由困而发”的研究情怀。 其次,在关怀教育生活的基础上,教育研究应当启示教育生活,包括行动和思想的启示。教育研究应当针对教育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为人们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或有效方案,指明为什么要这样做并指引人们正确地实施有关方案。 再次,在关怀、启示教育生活的同时,教育研究还应当批判教育生活。教育研究对教育生活的批判,一是需要从这些现象与问题中剥离出真实的、有意义的现象和问题,以否定和肯定两种方式对其进行剖析;二是需要对潜藏在这些现象与问题背后的理论划分边界,明确这些问题的长处、局限与适用范围;三是需要随着教育生活的变化,不断尝试把陈旧的、不合理的理论弃置一旁,成为次要的“风景”,使之对教育生活的整体画面失去决定性,进而给出一种新的思路以恢复教育生活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