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在深化改革中获得快速发展,教育结构更加合理,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新的教育实践需要教育研究直面新的重大问题,需要教育研究展现新的视野。 以制度创新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如何促进教育公平,对新时期的教育理念、发展目标都提出了新要求,对教育政策、教育制度、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和发展方式也提出了改革创新的要求。对此,教育研究者需要进行积极探讨。 教育公平是否应成为教育重要导向和目标?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必须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应将公平视为与增长和发展同样重要的目标,因而充分的、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公平也并非一项孤立的学校政策目标,而是整个社会的目标。 如何全面落实政府的教育责任?通过强制性教育制度的有效安排来实现教育的公益性和教育公平,真正把推进教育公平作为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推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建立教育的公共治理模式。 公平和效率如何相互促进、和谐统一?目前我国教育发展既存在由于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而导致的不同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个人受教育权利和身心素质发展不平等问题,也存在由于“应试教育”产生的教育整体效率不高问题。因此,必须站在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综合研究解决教育公平的目标、方式设计和制度、资源安排问题,实现公平和效率相互促进、和谐统一的教育公平。 弱势群体受教育问题应受到多大程度的关注?教育与社会分层和流动存在互动关系,当今公共教育资源应更多地向弱势阶层和群体倾斜。完善弱势人群和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援助制度,实施针对贫困人群儿童、残障儿童以及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的教育补偿。 何为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公平以推进教育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重在提高学生学业成就;推进有质量的教育公平责任在政府,实施主体是学校。 教育与人的发展 随着人们对“以人为本”理念的普遍接受,教育学界对人的发展、人的生活、人的生命的讨论更加活跃,特别是在教育哲学、教育基本理论领域,对相关概念的探讨更加深入。 何为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时代的发展呼唤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正是为了更好地履行教育的使命,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也为了使知识教育、技术教育和智力教育更加完善并富有成效,教育者首先应当面对的是人及其生命。受教育者所要学习的绝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做人,做“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教育如何回归生活世界?“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价值诉求是以日常生活为依归,力求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并通过对生活疆域的开拓,改造和完善人性。教育应引领学生在对现实生活的审视、批判与反思基础上去辨识并趋向真、善、美,以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将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建构完满的可能生活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其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建构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理想目标和价值追求。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德育 德育始终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当代德育的基本价值是什么?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引导人的发展是当代德育的基本价值。教育要使人成为人,是人性的觉醒和教育的回归。教育以人格的完整发展为取向,教育以平等的承认促进完整的人的精神成长,离开了平等的承认,或者离开了爱与关怀、权利的尊重、社会的赞许和重视,儿童将无法形成自信、自尊和自重的积极关系,将无法建构道德、个性、责任、品格等,教育将是不完整的。 全球化时代的德育有什么特点?全球化时代的德育是一种基于多元文化的主体间德育。全球化的德育要形成全球伦理的共同认识,树立多极主体的共生意识。越是在一个价值互渗、文化多元的时代里,越要注意德育的导向性。学校德育要把握住传统与现代之间内在的承续性关联,在此基础上能动地适应和促进青少年的发展。 母语教育对德育有什么作用?加强母语教育的实质是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感,而文化认同的关键是文化自觉。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同时,要善于吸纳多元文化,自觉地担负起发现自己、丰富人类文化的崇高使命。 高校建设与发展 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步伐,以服务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全面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是近年来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 大学功能的本质是什么?大学功能的本质是文化启蒙和文化创新。回归大学的文化本质,就应变狭窄的“校园文化”为宽广的“文化校园”,形成建设和谐校园与建设和谐文化的有效互动。大学和谐文化建设,要有充分的文化自觉和有效的文化传承,并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推进和谐文化建设,需要提升大学自身的品质和能力,也需要和谐的大学组织制度保障。 高等教育如何促进知识经济发展?高等教育应以战略产业身份跻身知识经济,以创新的功能促进知识经济。我国科研战略发展的主题是自主创新与跨越发展,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是我国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途径。研究型大学、政府、企业、中介机构都应围绕着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转移来开展技术转移工作,而科学、有效的制度创新是提高大学竞争力的本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