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哲学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广君,天津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琳,天津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387)

原文出处: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内容提要:

教学实践的发展、教学理论的进步呼唤着新的教学世界观、新的教学论思维方式和价值导向。作为教学论的基础理论,教学哲学有着独特的历史轨迹与学科逻辑,鲜明的学科特征与学术品性,明确的研究对象、基本论域和理论基础,它能够对当代教学论的学科建设与进步起到后发推进、观念引领和方法论支撑的作用。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8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228(2007)03-0006-06

      一、教学哲学发展的时代背景

      新世纪,教育改革的浪潮遍及世界各地,新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涌现并得到检验。以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整合为旨归的主体性教育教学理论、以现代脑科学的进展为基础的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以后现代主义为参考架构的反思性教学理论、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操作平台的现代教学技术,以及相应的课程理论、学习观念、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思想等,在波澜壮阔的教育改革大潮中各领风骚,相互碰撞与交融,激起并成就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具体教学理论形态和实践模式。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进行的一系列教学改革与实验,包括目前正在全国展开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不仅在实践的层面上广泛地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在观念的层面上深刻地触动着已有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的变革,而且在理论的层面上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时代的进步、实践的发展和观念的变革,客观上对基本理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我国教学论学科发展现状看,现存教学论理论体系正处于分化与整合的转型期。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在纷繁的实践尝试、观念创新和思想纷争中实现理论的整合与突破,在哲学的层次上进一步总结、把握和提升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成果,从整体的角度,对古今中外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大跨度深层次的综合把握,以合理的理论形态、基本范畴和学术体系,有效地回应时代的需求,已经成为新世纪教学论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一项历史任务。

      二、教学哲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与逻辑

      (一)思想与方法源远流长

      哲学的基本精神即反思、质疑和批判,以此观之,整个教学发展史,同时也就是教学哲学的发展史。从对学科体系内在结构的研究出发,我们的基本立场是:教学经验即教学实践的哲学;教学理论即教学经验的哲学;元教学理论即教学理论的哲学;教学哲学即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哲学——教学绝不仅是一项熟能生巧的技术,即使最具操作性的经验的获得也是对实践进行凝练、提升和总结之所得。经验进一步前行,在经历了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质疑、检视、体系化、普遍化之后,就形成了以客观观念形态存在的教学理论[1],它是对教学经验的统摄和再观照。随着教学论研究自我意识的产生,以教学理论自身为对象、以考问其思想基础、探索其发生依据为旨趣的反思和批判及其思想成果构成了元教学理论。所有这一切,均建基于对教学的自我经验和科学认识,而又以一定的理性准备、智慧水平、兴趣、热情和意向作支撑。这种前行一程后的驻足回眸,抽身退后半步的反身追问和悄然省察,是教学发展历史的脚步,更是教学思想前进的历程,同时这也正是教学哲学思想与方法的本真精神、历史轨迹和客观逻辑的真实反映。

      (二)学术领域逐渐形成

      我国古代文化有着氤氲一体的特性,学术领域的意识出现得较晚。纵观教育研究的历史,最早的标志性著作《学记》、《大学》,对教学活动的过程、方法、原则、目的、功能等的探讨之中即已蕴含着朴素的哲学思想,如“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学半”、“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古之学者,比物丑类”(《礼记·学记》),以及“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四书·大学》)等言论,其中均反映出实践的、对称的、联系的观点,以及辩证的、客观的、历史的思维方式,但教学与哲学彼时的联姻是一种“乾坤一体”思维的产物,并不是自觉、明确而清晰地对教学本体存在的抽象思考,虽然随着时代的进展而日益周延细致,但却一直没有实现层次的跃迁,仅限于对教学的较为直观、操作性、形而下的层面,是将教学作为一种工具的“教学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学理论界在更加注重引进国外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重要成果的同时,也逐渐更多地关注相关学科的进展,尤其是哲学、文化学及其与教育学科交叉融合之后的教育哲学等领域研究成果与进展,这些都为教学论研究者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和思想启发。在此过程中,对教学的过程、要素、矛盾、主客体关系、本质、规律等一系列问题的探讨,相继成为研究热点,它们深刻地触及教学问题的哲学层面,而为教学哲学的研究奠定了相当的基础。这是一条从“教学中的哲学问题研究”、“哲学视角下的教学问题研究”到“教学的哲学研究”的历史与逻辑路径,是哲学基本精神在教学论领域逐渐渗透、次第展开的进程,此亦教学哲学学术领域逐渐形成之过程。

      (三)学科边界和意识走向清晰

      教学中哲学问题的深入探讨。教学中的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如主客体、规律、本质等)的研究是教学哲学的原初形态,彼时的教学哲学与哲学的关系在多数情况下是一种“拿来主义”的直接借鉴,是套用哲学的存在者(知识、结论等)。随着教学哲学意识的产生和增长,相关问题的研究随之而深入和系统化,教学中哲学问题的研究不仅构成了教学哲学的基本的和主要的内容,而且滋养和助长着教学哲学的学科意识、思维倾向和研究领域的逐步形成

      教学哲学思维方式的成型。正如系统是由要素按照一定的关系联结而成,学科体系也是由已有知识按照一定的思维方式结构化的结果。当教学日益不满足于直接套用哲学的知识和结论,而是期待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去解决自己的问题时,哲学的思维方式(反思、批判、元研究、系统、历史思维等)为它提供了很好的批判的武器,从哲学的问题到哲学的思维,这是一个由套用哲学的存在者到切近哲学的存在、把握其真谛并为我所用的过程,也是教学哲学的思维方式的形成过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