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族自行车产业研究(1897-1949)

作 者:
徐涛 

作者简介:
徐涛,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实习研究员 上海 200235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本文以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和《中国旧海关史料(1859-1948年)》等资料为基础,综合其他史料,力图勾勒出近代上海民族自行车产业从无到有,从外商垄断的市场中破土萌芽、几遭磨难,顽强应对日本同业的倾轧挤压,最终由弱到强、同业连心共同抵制日货回沪的艰难变迁之路。这是在近代中国“西器东渐”历史大背景下,器物文化史研究中经济层面的一项个案研究。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08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07)11-0164-10

      近代中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由军事到实业再到制度层面之全面变革,促使国人在变局中求自救的尝试不断深入。单就近代民族工业而言,是由西洋文明所诱生,又受列强工业所倾轧,在近代厄境中的发展之路曲折而艰难,呈现“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常态。本文试以近代上海民族自行车业为个案,根据上海市档案馆现有公开馆藏档案和《中国旧海关史料(1859-1948年)》等第一手资料,勾勒近代上海民族自行车产业从无到有,从外商垄断的市场中破土萌芽,顽强应对日本同业的倾轧挤压,最终由弱到强、同业连心共同抵制日货回沪的艰难变迁之路。这是在近代中国“西器东渐”历史大背景下,器物文化史研究中经济层面的一项个案研究。

      一、外商垄断市场的时代

      自行车始由寓沪西人带入中国时只有少数几辆,多因个人喜好,而并非商业行为。据中国海关进口洋货统计资料记载,直到1885年“自行车及其零件”才第一次被列入“五金杂货类”输入上海,由上海的英商怡和、德商禅臣、法商礼康等洋行从事进口自行车代理销售,销量不大①。而踏飞洋行被认为是中国的第一家专卖自行车的商店,洋行的名称为“踏飞”,即“踏车而飞”之意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英德等国开始自行车工业化生产、自行车自身性能的完善,“脚踏车之制,迩日此风盛行于沪上,华人能御者亦日见其多,轻灵便捷,其行若飞”③,“脚踏车之来,且日盛一日哉”④。自行车进口量开始大量增长。1897年,“自行车及其零件”从“五金杂货类”中分列出来,与“马车及其配件”并为一类,成为“进口洋货统计表”中大宗货物之一。这一年,上海进口的“自行车及其零件”达到67514两关银。1903年上海共进口自行车657辆,1906年917辆,1907年则有1417辆⑤。

      中国市场潜力巨大,外商洋行为打开销路,物色华商代理推销。而之前一些开展修理自行车业务的店铺,成为首选对象。1897年,原来设摊修理马车、人力车、自行车的诸同生,在南京路604号开办了同昌车行(DONG CHONG CYCLE & MOTOR CO.),这是中国第一家自行车商行。车行经销本轻利厚流转快,发展迅速。另如上海史维记钟表铺,1898年4月在《申报》刊登的一份广告云:“本铺开设上洋后马路兴慎里对门,修理钟表、机器脚踏车、一切泰西异样玩物,迄今数载。”⑥6月,该铺又登广告,除修理自行车外,已代销自行车,该广告云:“本号专理钟表、机器脚踏车、西洋玩物等件,精工巧造,四远驰名,今又到最灵巧第一架新式脚踏车,价廉物美。”⑦此广告并附一自行车图片,以广招徕。此图显示,当时自行车与今已无大异。到1900年,上海已经有惠民、曹顺泰等六七家车行,销售人力车、马车及自行车零配件,以卖带修,商品畅销,生意兴旺。至1915年,上海已有近20家自行车商店⑧。但自行车零售和修租业务处于整个自行车产业的下游地位,上海各大自行车商行在没有民族工业的支持下,命运盛衰全都维系在并不十分通畅的外货渠道上,不免要受到欧美等自行车工业强国的垄断打压,利润微薄,发展迟缓。中国车行此时无论在资历还是规模上,根本无法和外国车行竞争。

      英国自行车在当时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德、法、美、日也都有自行车进入中国。自行车市场经营品种主要有英国的三枪、台顿、兰令、海格里斯、牛赫生、飞利浦、脑门、霍伯等牌号,德国的司麦脱、大蒙天牌两用车和美国的哈雷戴维逊牌以及各种自行车零件品种、型号上百种。自行车长时间依赖外国进口,主要是生产器械和技术问题。民族企业家邵之深在1950年回顾民族自行车厂发轫时说:“讲到脚踏车,虽属轻便工业,惟期间制造方式,在简单中是有繁复过程的。如飞轮和链条必须准确和润滑,淬火尤须深具经验。如钢圈必须圆准和坚硬,车架必须依照一定的角度。其它如牙齿盘、把手、花古筒等等无不有其复杂的制造过程,看似容易,实在并不如理想中之简单。”⑨是时,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为维持对华贸易中的优势地位,对中国企业实行技术垄断。因此中国在自行车传入近50年内都没有一家民族自行车生产企业⑩。

      二、上海民族自行车工业破土萌芽

      20世纪20年代,自行车的用途渐行渐广。邮政、电报两局,为传达电讯迅捷起见,开始大量采用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使得自行车需求激增。华人学生及洋行华员此时也开始将自行车用作往返的代步工具(11)。但英、法、德等欧洲传统自行车工业强国,却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损耗,没有能力再度扩大对中国自行车市场的出口。上海民族自行车业乘机开始破土萌芽。

      经过23年的资本积累,一批规模初具、资历雄厚的自行车商行,终于开始设立自己的工厂,“考上海之有国产车件,肇始于民国九年(1920),如书包架、撑脚架、泥板等,系为人工制作,较为容易。至民国十六年(1927),复有车架、钢丝等出品问世”(12)。1920年,大兴车行和润大车行两大车行创建。为抵制洋货,1926年大兴车行开始聘请2名日籍技工,购入进口钢管和接头,正式进行自行车车架的组合、焊接和油漆,配以部分进口零部件组装成红马、白马牌自行车销向市场。这是最早的国产自行车,此举也成为民族自行车工业诞生的标志。次年,润大车行也在自制部分零部件的基础上,配以进口零部件组装成飞龙牌自行车。两大车行的国产自行车分别于1927、1928年参加上海国货展览会和杭州西湖博览会,得到与会人士的一致好评,销路渐畅。同昌车行此时也开设自行车制造厂,其车架、前叉等主要部件均自行制造,而且品种规格较多,配以少量进口零部件组装成平车、童车和三轮运输车等,采用飞马、猛狗、飞人、飞虎、飞熊、飞鹰、燕子等商标,通过上海同昌车行和南京、汉口分行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随后,得利车行也投资建厂,生产一部分零件,组装八旗、王旗、红狮、亚米茄等牌号自行车。1928年,同昌车行、得利车行、鸿利车行、大兴车行、润大车行和泰昌车行有“六大车行”之称,其中尤以同昌、得利居首(1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