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与大同:中国古代两种经济发展思路

作 者:

作者简介:
钟祥财,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020)

原文出处:
财经研究

内容提要: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两种构建理想社会的经济思路:一为基于和谐理念的经济多样性主张;另一为取消私有制的大同社会模式。这两种思路体现了不同的哲学方法,因而提出的政策建议也相异,二者的社会影响和历史作用更不能同日而语。文章的分析表明,在现代市场经济日益显示出和谐价值的当今,传统的乌托邦思想仍然有回潮的可能。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08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F0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952(2007)09-0028-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目标所在,也是自1978年以来市场取向的经济改革不断深化提出的一个新命题。现代市场经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本质上与和谐社会的追求并行不悖。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两种构建理想社会的经济思路:一为基于和谐理念的经济多样性主张;另一为取消私有制的大同社会模式。这两种思路体现了不同的哲学方法,因而提出的政策建议也相异,二者的社会影响和历史作用更不能同日而语。

      一、基于和谐理念的经济多样性主张

      现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有六大特征,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中国的古代文献中,涉及这些特征的经济观点已经提出。

      史家认为:孟轲思想中包含着朴素的民主意识。如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①他还说:“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②荀况把国君比作“舟”,把民众比作“水”,指出:“水则载舟,水则覆舟。”③在他看来,“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己死,不可得也。民不为己用,为己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得也。”④

      什么叫公平正义?中国古代思想家从“道法自然”⑤的角度发表了看法。西周时大夫芮良夫反对任何独占财富的行为,指出:天下的财富是各种自然资源所生成的,“而或专之,其害多矣。天地百物,皆将取焉,胡可专也”,“匹夫专利,犹谓之盗,王而行之,其归鲜矣。”⑥《老子》认为社会成员都有获得物质财富的平等权利,它说:“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⑦“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而不合理的经济制度却违反了这一自然法则,所谓“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⑧

      董仲舒以自然界的客观存在为例,抨击了既得利益集团利用特权攫取财富的不公现象。他强调:任何个人或阶层只能获得一种合法的收入,这是自然的分配法则所规定的,“夫天亦有所分予,予之齿者去之角,傅其翼者两其足,是所受大者不得取小也。古之所予禄者,不食于力,则动于末,是亦受大者不得取小,与天同意者也。夫已受大,又取小,天不能足,而况人乎!此民之所以嚣嚣苦不足也。”据此,他明确要求:“受禄之家,食禄而已,不与民争利,然后利可均布,而民可家足。此上天之理,而亦太古之道,天子之所宜法以为制,大夫之所当循以为行也。”⑨

      关于诚信友爱和安定有序,儒家学说的创始人阐述较多。孔丘对建设一种高度社会保障的经济制度满怀憧憬。子贡问他:如果能博施于民而济众,这算不算仁?孔丘答:“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⑩子路问他:你有志于实现什么样的社会状态?孔丘答:“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11)

      孟轲认为社会安定的基础是劳动者拥有稳定的生产资料和有保障的生活环境,他强调:“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产,放辟邪侈,无不为已。”(12)恒产的标准是每家农户有耕地百亩,“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3)只要社会成员“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14)人际关系就可以大大改善,所谓“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15)此外,孟轲主张实施对弱势群体的救助,指出:“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16)

      这一说法在相关的制度记载中得到印证,《礼记》中说:“少而无父者谓之孤,老而无子者谓之独,老而无妻者谓之衿,老而无夫者谓之寡。此四者,天民之穷而无告者也,皆有常餼。瘖、聋、跛、躃、断者、侏儒、百工,各以其器食之。”(17)常餼,是指国家的长效救济机制;各以其器食之,是由官府提供就业机会,让残疾而有一技之长的人自食其力。

      为了让社会生活充满活力,需要建立一种宽松、自由、鼓励人民致富的经济体制,对此,古代思想家已有清晰的认识。《老子》说:“太上,下(不)知有之;其次,亲之预(誉)之;其次,畏之侮之”。(18)孔子认为:“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19)《管子》提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20)司马迁把政府的经济政策分为五等:“善者因之,其次利道(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21)

      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方面,我国先哲不乏精彩的见解。相传周文王时就已提出:“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麛不卵,以成鸟兽之长。”(22)管仲指出:“山泽各致其时,则民不苟。”(23)荀况认为遵循农时和保护生物资源是“圣王之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具体内容为:“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24)《管子》对水利资源的管理提出严格要求:“决水潦,通沟壑,修障防,安水藏,使时水虽过度,无害于五谷,岁虽凶旱,有所粉获,司空之事也。”(25)甚至说:“圣人之治于世也,……其枢在水。”(2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