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2005年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估算

——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郭金兴,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天津 300071)E-mail:guojinxing@nankai.edu.cn。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项目批准号:06&ZD028)、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及其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项目批准号:05JJD790085)和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估算:理论与实证”(项目批准号:07CJL0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感谢匿名审稿人的宝贵意见,并承诺文责自负。

原文出处:
南开经济研究

内容提要: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和比例进行了估算,并分析了剩余劳动力的变化趋势。根据本文的估算,1996年以来我国剩余劳动力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目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约为1亿人,约占全部农业劳动力的三分之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变化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联系,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在非农部门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加快农业劳动力向其他部门的转移,是减少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根本途径。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08 年 01 期

字号:

      剩余劳动是发展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经济发展的本质是就业结构的转变,即人口由低效率的就业部门流向高效率的就业部门,由此从整体上提高经济效率,从而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地增长。因此,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及其变化趋势是决定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重要因素。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由于对剩余劳动的定义以及估算方法的不同,得出的结论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采用随机前沿模型,利用1996-200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近十年来我国农业剩余劳动的数量进行了估算,并对剩余劳动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

      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是文献综述,评述主要的剩余劳动估算方法及对中国剩余劳动估算的结果;第二部分介绍本文采用的计量模型、使用的数据、计量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讨论;第三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

      一、文献综述

      直接估算剩余劳动的数量是非常困难的。由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可以从统计资料中获得①,因此,可以通过估算在农业产出与其它要素投入不变的条件下实际需要的劳动数量,间接地估算剩余劳动数量,或者通过估算剩余劳动比例,进而估算剩余劳动数量。估算实际需要的劳动数量的方法有经验法、基准估算法、劳动定额法、古典法与国际比较法等。经验法、基准法和劳动定额法是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内学者采用的主要方法(Taylor,1988)。经验法由农业生产基层组织的领导者估计本生产单位所需的劳动投入,将其与实际劳动投入进行比较,从而得到剩余劳动的估算。基准估算法首先选择基准年,根据基准年的土地劳动比或劳动设备比确定总的劳动需求,然后将其与实际劳动数量进行比较。基准年一般选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劳动定额法根据农业技术经济的研究,计算每种农作物单位产出需要投入的劳动数量,再根据实际产量计算每种作物的实际劳动需求,将其加总得到总的劳动需求,与实际投入的劳动数量相比较得到剩余劳动数量。由于生产方式的转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户具有分散的农业生产决策权,生产队领导难以掌握准确估算各农户实际劳动需求的信息)、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劳动与其他要素投入的比例发生变化)以及缺乏相关农业技术经济研究的支持(1986年以后再未在全国范围内编制农业生产的劳动定额标准),因此,这三种估算方法逐渐被放弃。根据Taylor(1988,第750页)对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归纳,按照以上三种方法进行的各项研究,估计80年代中前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7千万至1.5亿之间,剩余劳动比率在30%左右。

      古典法依据二元结构下农业部门与非农部门之间存在的效率差异,假定农业部门生产效率提高至某一特定水平,如与非农部门效率相同,或相当于非农生产效率的三分之一,比较此时所需的农业劳动投入与实际劳动投入,将其差额作为剩余劳动数量的估算。按照OECD(2002)的估算,如果农业部门生产效率提高到与非农业部门相同的水平,我国剩余劳动力的数量约为2.75亿,如果与其它东亚国家一样,提高到非农部门三分之一的水平,则剩余劳动力的数量约为1.5亿。国际比较法是根据其他国家的工业化经验,确定不同发展阶段的收入水平与农业就业比重的对应关系,再由我国实际收入水平推断符合国际经验的农业就业比重,进而估算剩余劳动数量。王检贵、丁守海(2005)根据钱纳里等归纳的经济发展经验,估计2003年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为4500万,剩余劳动力比率为14%。古典法和国际比较法的问题在于设定的估算标准缺乏合理的依据。古典法对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比例的假定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而不同假定的估算结果差异很大。经济发展模式是对各国经济发展经验的归纳,考虑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特征的巨大差异,似乎难以用其他国家的经验作为标准,来估算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

      估算剩余劳动比例的方法主要包括生产函数法、劳动投入调研法和技术效率法。生产函数法将经济分为农业和非农业两个部门,并设定两个部门各自的生产函数,根据资金和劳动在不同部门合理配置的均衡原则,推导出农业剩余劳动比例的估计式。刘建进(1997)和王红玲(1998)采用这一方法估算了1994年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得到了相似的估算结果,剩余劳动比例约为25%,剩余劳动力数量约为1.2亿。劳动投入调研法通过调查得到农民每年实际投入的劳动时间,将其与充分就业条件下全年工作时间进行比较(一般为270个或300个工作日),进而估计剩余劳动力的数量。王检贵、丁守海(2005)采用这一方法估算2003年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比例为14.4%,剩余劳动力数量为4586.6万。②采用生产函数法和劳动投入调研法需要进行大范围的调研,并且调研的数据往往只是某一时点的截面数据,因此难以考察剩余劳动数量和比例在较长时期内的变动趋势。

      技术效率法是利用农业生产的要素投入和实际产出的数据,估算有效的生产前沿(frontier),实际产出与按照生产前沿可获得的产出之间的差距,或实际的要素投入与按生产前沿估算的必需的要素投入之间的差距,被视为生产的无效率部分,在估算剩余劳动时,这一无效率部分则被视为剩余劳动比例。估算生产前沿的方法可以分为非参数法和参数法。非参数法使用线性规划的方法估计有效的生产前沿,又被称为数据包络分析法(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这种方法将所有对生产前沿的偏离均视为无效率的部分,因此,有可能高估效率损失,从而高估剩余劳动比例。Ng等(2000)采用这一方法对1978-1992年江苏和四川的剩余劳动比例进行了估计,江苏省剩余劳动比例在31%~49%之间,四川在22%~41%之间。参数法又被称为随机前沿分析法(Stochastic Frontier Aparoach),需要假定生产函数的形式,通过极大似然估计得到参数的估计。Bhattacharyya和Parker(1999)采用这一方法对我国1980-1995年的剩余劳动比例和数量进行了估计,剩余劳动比例在35.2%~39.5%之间,剩余劳动数量在1.05~1.33亿之间。使用随机前沿模型可以估计不同省区在农业生产中农业劳动力投入的相对效率,进而相对准确地估算在农业产出、其他要素投入和自然环境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由农业生产中转移出的劳动力数量,因此,本文采用这一方法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进行了估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