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80X(2008)01-0014-10 一、引言 在现有企业成长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中,主要存在三种不同的研究视角。产业组织学派认为企业成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于企业的外部环境及企业在环境中的位置,企业成长的关键在于产业位势的选择。而资源基础理论、企业能力理论等内生成长理论认为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源自于企业内部,企业的异质性资源、独特的能力是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近来快速发展的企业演化理论趋向于一种中和的观点,认为企业成长是企业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存在一个复杂的演化过程。以产业组织学派为代表的外生成长理论在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上比较成熟、可操作性强,但其基于产业分析的研究基础受到广泛的质疑;而以资源和能力研究为代表的内生成长理论虽然提供了一个分析企业内生成长因素的有益视角,但其所定义的异质性资源和独特能力边界模糊、难以量化;企业演化理论的研究较为贴近现实的企业,但缺乏可供操作的研究工具、局限了该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所以,现有企业成长影响因素的研究没有形成一个一致可行的分析框架。 本文试图通过对现有中小企业成长影响因素相关研究的梳理,提出一个基于“成长动机—成长能力—成长资源基础—成长机会”的四要素分析模型,对我国东北地区中小企业进行实证研究,验证提出的理论模型及相关假设,并对我国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 二、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 1.中小企业成长的动机——企业家导向 企业家导向反映了企业对机会的识别、捕捉并对其进行利用的战略导向。基于企业战略行为的不同模式以及Lumpkin and Dess(1996)提出的企业家导向五维度分析框架,现有研究普遍认同企业家导向是三个维度的综合,包括创新性、先动性和风险趋向。这三个子维度表述了企业战略导向的不同方面,是企业成长动机的具体表现。大量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家导向通过增加企业的先动性和风险趋向,以及提升产品、过程或服务的创新性倾向而提升了中小企业的成长绩效(Zahra and Covin,1995)。Lumpkin and Dess(1996)的实证研究表明对企业家导向各子维度的细化分析能够更好地解释其同中小企业成长的关系。 (1)创新性反映了企业支持新想法、新观念,并进行尝试以生成解决问题和迎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或新服务的倾向(Lumpkin and Dess,1996)。较强的创新性有利于推动企业进入新领域、改善现有领域,并培育开发新机会的能力。高的创新性预示了企业在技术和产品市场上潜在的高创新率,是企业寻求并实现新成长机会的基础。Calantone et al.(2002)的研究证实了创新性通过促进企业学习活动中的创造性思想而提升了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所以,提出假设: H1a:高强度的创新倾向会提升中小企业的成长绩效。 (2)先动性表述了企业对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感知,活跃地寻找预期机会以开发和引入全新产品或改进产品、引发对现有战略和策略改变的前瞻视角(Lumpkin and Dess,1996)。先动性强的企业依靠先动优势,定位于高利润市场、索取高价格、先于竞争对手实施“撇油”战略,领先于竞争对手。先动优势是中小企业有效利用新市场机会的重要战略,先动性强的企业通过对市场信号的快速响应提升了其绩效水平、实现超常成长。所以,提出假设: H1b:高强度的先动性水平会提升中小企业的成长绩效。 (3)风险趋向是指企业将资源投入到产出高度不确定的项目、活动以及决策的意愿和倾向,反映了企业希望摆脱现有状态,实现不确定性成长的趋势(Lumpkin and Dess,1996)。较高的风险趋向会增强企业对不确定性的迎合度、提升战略决策效率,通过高投入、高风险的活动获取高额回报,提升企业绩效。风险趋向过低,企业会推迟或降低引入创新、不去从事开发活动、在变动的环境中趋于保守,会使企业丧失客户和市场机会,降低了企业绩效。所以,提出假设: H1c:高水平的风险趋向会提升中小企业的成长绩效。 2.中小企业成长的能力——企业创新能力 Keizer et al.(2002)指出创新是中小企业在不同行业中实现动态成长的最主要途径,创新对中小企业竞争优势、利润率和生产率的重要推动作用得到广泛认同。Christiansen(1997)指出实施高效的创新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如何形成有效的创新对于中小企业的成长变得至关重要。创新能力作为企业创新全过程相关能力的综合表现,决定了中小企业的创新水平和创造创新产出的潜力,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的成长绩效。而细化分析企业创新能力不同组成对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有助于更好理解创新能力同中小企业成长的关系。 在对企业创新能力组成的研究上,现有研究主要基于“创新过程”模型(Burgelman,1998),认为企业创新能力包含支持创新思想产生、创新实现及创新商业化这三个创新阶段所涉及的一系列能力。在此基础上,Chiesa et al.(1996)指出企业创新能力包括概念形成、产品开发、生产、技术获取、领导、资源供应、系统和工具供应这七个过程的相关能力。Burgelman(1998)将企业创新能力分为:可利用资源及分配、对竞争对手创新战略和产业演化的理解能力、技术发展的理解能力、企业结构和文化相关能力、战略管理能力。Yam et al.(2004)将企业创新能力分解为学习能力、研发能力、制造能力、营销能力、组织能力、资源分配能力和战略计划能力。虽然不同学者在对创新能力细化组成的表述上各有不同,但都是围绕着企业的“创新过程”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