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69(2008)03-0051-06 广义美育是指把美学原则渗透于对人的影响,从而形成人们高尚审美素养的影响活动,包括高尚思想道德教养、政治艺术美学以及陶冶人们美好心灵的文学艺术教育。其美的教育内容与人类对真理的追求、善良心性的向往密切相联。孔子构建了极具特色的广义美育理论,并将其应用于美育实践,首开中华民族广义美育之先河,为中国美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鉴于此,我们从中国古典教育文明史的角度对其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以期获取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可资利用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 一、孔子广义美育观的内涵揭示——文、美、艺 孔子的广义美育思想理论与实践形成于春秋末期,对后世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美的教育是孔子以人为教育对象,以“成人(完人)之美”为教育目的的教育。其美育,在概念内涵、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等方面与当时广义之美的追求和人类主体性美育内容的要求一致,包括德、智、体(射、御)、美、劳(耕、畜)五育,即包括思想道德、政治法律、社会行为规范、体能锻炼、文化艺术、劳作实践技能等培育“成人”美性的一切内容和方式。“美”与广义的文化、艺能相通,形成人的本体全面美化的广义美育教育传统。 作为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思想文化空前发展繁荣的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审美逐美的重点在人这个本体,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使人美化,以“成人之美”为理想诉求,同时符合时代发展需要,达到人类自身成为“仁人”、社会“仁和”的境界。而这种境界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期求,是人们在物质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会伦理生活中共同追求的。从已发现的文化遗存可见,中国上古时期,对美的追求十分强烈,对美的艺术化表现形式极为重视,对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美化艺术化表达功能有极高的估价,甚至夸大、神秘化,尤其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礼仪礼制性、美化艺术化的张扬、神化更为突出,而且都与如何把统治者培养成为理想的圣人君子的基本要求紧密相关。孔子的广义美育思想,既是对三代以来中国传统政治美学思想与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其美育经验体悟的理性化提升和创新性建构。 从春秋末期和整个战国时期留存下来的浩瀚典籍看,这个时期,人们极其重视文学(诗、歌、典礼词、讥译典文)、艺术(音乐、舞蹈、典仪剧等)的“政治场”的艺术功能和实用功能,从而构成了这个时期美学思想的基本特质,成为完美政治人格培养的主导性内容。只不过由于各自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思考问题的思维逻辑起点不一,导致儒、墨、道、法等不同学派的思想家、教育家对文学、美学、艺术对人性化育作用的评价观点迥异。儒家(以孔、孟、荀为代表)认为,文学、美学、艺术提升了人的人格素养,带来了社会的文明发展与进步,为育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方策。而道家、法家、墨家则或者认为它泯灭人的本性,招致社会腐化、伪善、巧诈、倒退;或者认为它的发展与经济、政治、国富民强相矛盾等,主张从根本上取消美育,取消文化艺术,或限制其发展。 就总体而言,不论是基于入世的积极有为的人生观,还是基于出世消极无为的人生观,都强调或夸大文学、美学、艺术的积极或消极社会乃至政治功能,都将其与人性、物欲关系的认识密切联系在一起。儒家认为,通过文学、美学、艺术的修养和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按照礼制,过等级差次的社会政治伦理生活,使人们的社会关系在等级差序的格局下实现和谐。道家则认为,只有“绝圣弃智”、“绝文弃艺”、“无欲无为”,舍弃一切后天人为的加工,使人的本性去掉伪饰巧诈的恶染,还原于自然,人才能成为本真的人,社会才能进入理想的境界。通过美育而“成人之美”和去人为美而天地自然化育,是此时形成的两种针锋相对的美育观。可以说,与没有社会选择性和违背人文发展规律的道家相比,儒家的具有社会选择优势性和与人文发展规律相契合的美育观集文学、美学、艺术的优势于一身,具有鲜明的社会政治功能,至今仍有普遍价值。儒家的教育宗旨是塑铸人的仁者人格和主政君子的政治人格。因此,其广义美育观是以政治教育为主干,寄意于邦人国人通过“大美育”以节欲治情、礼治治国,推动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此,儒家积极探究和深化美育的内容、方法、规律。对此,孔子的建树最大,创新性思考最多。比如,在美育与政治伦理的关系上,孔子提出礼、乐相辅相成,确立了通过美育培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① 的理想人格的结构原则;在育人成长的阶梯层次上,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② 的培养治国理政君子的智力、德性的基本要求;在美育功能的分析上,作出了“兴”、“观”、“群”、“怨”的精辟概括;在审美标准、美的鉴赏尺度上,区分了美丑、美的层次,强调中和之美,倡导“文质彬彬”的美感形象。 二、执政君子的理想人格——道、德、仁、艺 孔子对文学、美学、艺术与社会政治、伦理道德关系的认知和对理想人格结构的期望用12个字作出了精辟的概括,即“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一般解读,即有理想、有道德、有仁性、有智慧。其中,以行天道人道之大道为理想,以自我德性修养为主观依据,以做仁人为行为准则,并具备六艺的智慧和才能。 “志于道”。“志”即人生理想,孔子主张立人首要在立志。“道”包括天道、人道的合一,即“大道”——自然与社会发展的规律。孔子所崇尚的“有道之世”,即尧舜禹的揖让之治,“郁郁乎文哉”的西周初年的盛世。“志于道”,即具有为实现“有道”社会理想和政治抱负的坚定信念和坚强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