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美国美学及其热点问题概览

作 者:

作者简介:
阳黔花,贵州师范大学 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阳黔花(1972-),女,贵州沿河人,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副教授、美学博士。研究方向:美学理论。

原文出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中国百年来的美学历史是一部在西方美学极大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今天,全球化浪潮使得学术的交往和理论的交流变得日益频繁,也日益重要。了解国外美学,尤其是了解作为当今世界美学中心的美国美学的现状,对于我们更好地进行学术的国际交流与对话,从而更好地建设中国美学、发展中国美学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对美国美学学科的诞生、当今美国美学的主流和研究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评述,以期引起学界对美国美学的进一步关注。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08 年 08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3X(2008)02-0090-05

      一、美国“美学”学科的诞生

      美国的“美学”学科,遵从的是源于古希腊的西方美学传统,为此,在当代的美国美学教材中,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近代的休谟、康德,直至现代的叔本华、尼采……我们总能见到这些大家的美学论述。

      西方美学可大致分为两个时期:古典美学和现代美学。古典美学指的是从古希腊到近代的美学,其开端的代表是柏拉图,其成“学”的代表是鲍姆加通,其顶峰的代表是黑格尔。与现代美学相比,古典美学从实质上看,是以美的本质来统帅自己的体系。现代美学,按张法在其《20世纪西方美学史》中的观点,指从1900年至今的美学[1]4。与古典美学相比,现代美学表现为各种美学流派纷纷涌出。就美国而言,秉承的是英美传统,分析美学独霸一方。就西方“美学”这门学科而言,虽然早在18世纪,鲍姆加通就给“美学”命了名,但作为一门真正的、现代意义上的学科,美学与其他许多新兴学科一样,都是在所谓的学科现代化大潮中,即20世纪30年代末直至40年代中期才形成的,美国美学也不例外。

      根据华勒斯坦的观点,一门学科的出现,需要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从外部而言,需要学会、期刊、学者以及必不可少的高校和研究机构联合在一起构成现代学科的建制,构成学科共同体;二是需要学科内部的范式统一,比如研究的语言、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方法等得到统一[2]5。就美国“美学”学科来说,这些条件的具备始于20世纪40年代“美国美学学会”和《美学与艺术批评》杂志的诞生。

      1940年,一些美学家在纽约会晤,为一个独立的美学学科作准备。他们商议着要为美学学科找到“共同的语言”(common language),为“共同的问题”(common problems)给出确切的定义,之后又有多次筹备会议。1941年,达格伯特·鲁恩斯创立了《美学与艺术批评》杂志。此后不久,即1942年,美国美学学会也正式诞生。再之后不久,《美学与艺术批评》杂志的编辑、出版权都被美国美学学会掌握。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学会和杂志便成了掌控美国美学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至此,以美国美学学会和美国《美学与艺术批评》杂志的正式出现为标志,一个介于固定与松散之间的学科共同体出现了[3]11。从亲身参与了美学学科建立和发展的托马斯·门罗对当时情况的描述中,我们可以获知,当时美学在大学中尚未占据稳固的位置,这一方面固然与战争刚刚结束,一切还处于混乱之中,大学还不能摆脱直接实用,甚至于有直接军事价值的功利性教学有关,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美国美学当时并不发达所至。门罗认为美国的美学和战前德国的美学以及美国其他的哲学分支相比,还处在初级的发展阶段[4]25。幸运的是,二战中,随着希特勒上台,德、奥等国的大批哲学家、心理学家、美学家因不堪法西斯分子的迫害而纷纷乔迁美国,从而使美国成为战后西方美学的中心。门罗就说:“美国美学的成长现在还在被这些涌入的迁居者所推动,他们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他们自己的个人才干,而且还有德国美学最优秀的成果。”[4]126

      二、当代美国美学主流——分析美学

      从战后美国成为西方美学的中心至今,分析美学一直是其主流。舒斯特曼(Shusterman)总结过他对分析美学的特征的看法:分析美学把自己看作是以逻辑为中心的、元批评的活动(艺术批评是一阶的活动,美学是在艺术批评基础上的二阶的活动,是对艺术批评所用概念的澄清和改进);反本质主义和对明晰性的要求;重视艺术而不是自然美;非规范性、非评价性的特征;非历史性、非社会背景性的孤立的研究方法;在批评实践中拒绝多元化,缺少实用主义的元素[5]120。总的来讲,分析美学一反传统美学执著于对“美”进行形而上学的探讨,把研究的中心集中在与艺术和审美判断有关的语言问题和意义问题上,对艺术和审美判断中所使用的语词、句子和意义作精密的语义分析。

      著名的美国美学家马戈利斯(Joseph Margolis)在1962年发表了一篇论文《当代美学的若干问题——美学近况》,系统总结了英美4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的美学研究状况,概述了这期间美学的广泛研究议题:有关艺术批评的问题,即对艺术品的解释、描述和评价等;有关文艺的问题,例如小说的虚假性和诗歌的隐喻;两个激烈的争论,即比尔斯利提出的“意图的谬误”和维兹对艺术定义的讨论;审美经验的问题。

      拉马克发表于2000年的《英国美学杂志40年》也提到60年代末至70年代,艺术的意义,尤其是文学艺术作品的意义问题;关于批评的意图及其关联性的问题;隐喻义的特性;小说语句的真值、虚构性(fictionality)问题等等是当时的热点问题,尤其是艺术的意义问题,更是“成了后来持续争论的热点”。还说“最近20年里最重要的论争,就是关于艺术的定义问题。”[6] 这实际上同样适用于美国。

      总之,分析美学发展到当代,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研究领域和议题,包括(1)美学的核心问题:艺术的定义、艺术的本体论、对艺术的描述、解释和评价、审美经验或审美情感、表现性或再现性、审美属性等;(2)美学与其他领域的关系问题:艺术与宗教、艺术与道德、艺术与认知或艺术与科学、自然美等;(3)用哲学的方法来研究各门艺术的艺术哲学:有关文学、电影、音乐、戏剧、舞蹈、绘画、悲剧等艺术的哲学探讨。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今天,分析美学不再极端地对实用主义、后现代主义和欧陆哲学等哲学流派持对立态度,而是采取一定程度的融合和吸收。实际上,当代美国著名的分析美学家都不再是狭义意义上的分析哲学家,而是在分析的基础上,融合实用主义、社会学、符号学和其他哲学流派来建构自己的艺术理论,例如迪基的制度理论、丹托的艺术界理论、古德曼的象征理论等。下面,笔者具体对艺术的定义这一英美美学界最热烈争论的核心问题作深入考察,以便对当代美国美学有更切实而深入的认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