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041(2008)03-0021-06 城市是规模最大、最为复杂的人建环境,城市化最为明显地改变着全球环境。目前,都市化已经走向复杂的生态系统模式。这促使我们在观念上将城市区域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包容一切、相互依赖的环境系统这种生态概念在审美融合(aesthetic engagement)中有着基于经验的类似情况,因此,我们可以构想一种“审美生态学”。审美融合能够成为创造审美生态的基础,它能够被审慎地运用到城市环境设计中,从而为重构城市景观、使城市景观更加人性化提供指南。 一、生态学·文化生态学 人们对于生态学的理解已经走过了几个阶段。最初,生态学只有生物学意义,意指一种特殊环境中生物群落的相互依赖;后来,生态学扩大为解释人类及其文化环境关系的概念。影响一个生态系统复杂关系的因素很多,除了物理条件之外,还有社会的、文化的、政治的、法律和经济的。因此,人类文化生态学研究已经开始包括所有这些因素。这种扩大了的生态学视野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它使人们认识到,人类并非站立于自然之外而静观、使用和探索自然。在此意义上,人类被视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与其他物种一样,人类也完全地被包容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之中。生态系统有着范围大小之别,小到一个独特地方区域,大到整个地球行星。生态学内涵的这种转变已经形成了另外一场科学革命,其重要性堪与哥白尼革命相提并论。与前此的人类中心主义不同,在一种生态系统式理解中,人类与万物共生、共存于同一个世界之中,它并无任何优越性可言。 环境是一个包容一切的背景,人类在其中与自然力量和其他有机、无机对象紧密地相互依赖。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却难以接受这一观念。这一观念不仅仅适用于人口数量持续地迅速减少的乡村环境,它同样地适用于城市环境。当今之时,世界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城市环境。①这促使我们在观念上重视城市生态,将城市区域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像一般生态系统一样,城市区域生态系统同样具有各种相互依赖的、从最简单的到最复杂的物体和有机体。 我们正处于一个特定的文化演进阶段。此间,生态理解可以与近代以前的科学观念进行竞争。实际上,生态理解的核心是一场观念革命。如果我们把生态理解带到环境这一概念中,我们将发现:作为人类,我们不仅仅完全地被包裹在一个环境联合体之中,而且,我们是这个环境联合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必须用与以前根本不同的方式来思考环境,特别是来思考人类生活。 生物学采取生态学模型具有普遍性,没有有机体能够独立于它所存在的生态系统而生存。这一点同样适用于人类有机体。生态学模型使我们认识到:人类是一种自然存在,与自然中的其他部分处于连续性之中。达尔文的进化论、经过充分论证的生态学理论等,都强有力地支持着这种观念。沿着人类生态学的路线,将生态学模式从生物学扩展到社会和文化只不过是一小步。与其他任何物种相比,人类的存亡和盛衰或许主要借助于我们的社会组织和文化实践,而这些都是人类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文化生态学这一内容丰富的领域所要探索的是:社会文化条件是如何影响人类福利、如何影响人类存亡的。 因此,文化生态学意味着一种无所不包的环境背景(environmental context)。在它之中,无论是有机的、无机的、社会的、文化的,每个因素都相互依赖,并且与其他因素密切相关。这种相互依赖、密切相关性使各个参与者互利互惠,确保着一种持续的平衡。这种平衡促进着所有有机体的共同福利。②个体主义和生物学观念认为:为了生存,有机体之间互相进行着残酷竞争。上述观念远远超越了这种范式。通过对比个体主义和生态学这两种模式,我们会清楚地认识到其中的差异。这两种模式可以视为两种对立观念的两极。 二、审美生态学 由于环境含义发生了根本变化,环境不能再设想为环绕某物的背景(surroundings),而应该设想为流动的介质(medium),一种四维的全球性流动体。它具有不同的密度和形式,人类与其他万物一起共存于它之中。为了在这种环境里发挥作用,人类必须借助自己的能力。而这些能力主要依赖于感知。从感官感知的角度来看,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认识到:我们在连续地体验着环境,而且体验着环境的连续性。这种体验源自感觉,并具有感觉的特征。而感觉并无纯粹与否之分。 这种情形就是康德所说的“纯粹感觉”,它在“纯粹直觉”中完全没有成型、没有被掌握;③它也就是威廉·詹姆士所描绘的“一种强烈的、扩散的、奔流不息的混乱”④。正是在这里,我们发现了审美的源头。审美感知这个观念有助于我们更加充分地把握环境体验。因为,审美完全是由其知觉特征、以及知觉的首要性而与其他现象区别开来的。⑤ 然而,感知并非纯粹的感觉,感觉从来不纯粹。纯粹感觉只是一个概念而不是现实的体验;并且,作为体验,它似乎是生理事件,即使它并非唯一的直接感觉体验。感觉不可避免地被知觉过程打上底色。这个过程包含着格式塔性质和习惯经验,也包含感觉。在社会化过程中,我们必然会形成概念与情感过滤器;通过这些过滤器,感觉才能被理解。因此,知觉并非我们感觉器官、感觉意识的表面,而且也是其维度。我们可以用一种方式体验环境:充分地意识到环境感知的丰富性,这种丰富性由直接感知支配着。此时,我们已经处于审美领域之中。事实上我们可以说,环境感知在本源上就是审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