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24(2008)03-004-008 一、20世纪中国学术的反省 上世纪90年代,学术界掀起了全方位总结百年中国学术的热潮。20世纪100年里,中国人到底干了些什么,怎么干的,有何收益、缺失在哪里,等等,再次凸显了中华文化的一个优良传统——述往知来、借古察今的历史理性。为中华文化在新世纪走得更稳当些,这种及时的学术盘点、文化反思十分必要。 这次世纪末学术大盘点的最大收益,恐怕要算对“西化”的发现。经反省,人们意识到:一部20世纪中国思想、学术史就是一部西学东渐、西化的历史。20世纪中国思想、学术界各分支领域的突出成就均在西方思想观念、学术方法影响下取得;若抽去这些来自西方的观念与方法,20世纪中国思想、学术界的情形将不可想象。古代文论界把这种20世纪中国思想、学术界的这一窘境判定为“失话症”:离开西方的观念与方法,20世纪中国学人恐怕只有当哑巴了。应当承认,这种诊断基本准确。需补充者,“失语”或“西化”并非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界的失误,乃是其最伟大的历史功绩,也是国门既开之后,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的必由之路。 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界所发生的上述事实,表面看是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实则西学东渐一边倒),实际上是中华民族走出古典、走向近现代社会的历史进程。有着5000年文明史、独特文化创造的中华民族如何走出古典,实现近现代化?逻辑上说,有自主与外力两条道路。但实际上,唐宋盛世之后,中国古典社会便一直停步不前,没有像欧洲国家那样走上自主性近现代化的道路。几个世纪后,西方世界异军突起,中西实力悬殊。刚完成自主性近代化转型的西方世界,凭着自己发达的生产力、外向扩张的文化心理,便气势汹汹地打上门来。几经交手便证明:老大中华帝国从器质文化、制度文化到观念文化,已然失去了自我更新的机制和生命力。痛定思痛,志士仁人们才毅然决然地走上了求新学于异邦,谋中华之复兴的文化历程。换言之,西学东渐的背后,乃是中国社会由古典而近代化转型的历史任务。对于在当时世界尚处于文化弱势地位的中华民族来说,以“西化”的形式实现自我更新,实现近代化,实乃不得已而为之的战略选择,也是惟一具有现实性的正确选择。当时世界,西方文化是惟一对我们形成严峻挑战的文化,也是惟一值得我们师事的文化。文化的中西易位实乃古今之变,以西学东渐谋社会转型,此乃20世纪中国文化史的核心事实,这一点其实早已为冯友兰先生揭出。 作为文化交流规律,异质文化相遇时,首先是一个熟悉、学习的过程;若双方势力不均,一边倒便是自然情形。明乎此,方可对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界上演的西化剧有足够的同情式理解。刚刚面对全新异质文化冲击的20世纪前期学人,身居弱势而心胸开阔,全盘引进异质文化,并竭力理解、消化之,此项伟业已耗尽其全部心力,若继而要求他们当时即有与西方强势文化抗衡能力,要求他们有思想与学术上的自主性创造,实在不近人情。因此,“失语”诊断对新世纪中国学人当有重要历史反省意义,但不可持之以苛求前人。 整个20世纪对中国人来说,就是一个西学东渐的时代。在这一百年的时间里,中国人认真、系统地输入西方思想文化的基本观念和现代科学形态、规范,以重铸新的自我文化精神,功莫大焉。一百年之后的今天,值此新世纪之初,中国文化向西方文化一边倒式的学徒期应当结束了,现在实在是中国人学会自主性思考、自主性问学的时候了。因唯恐落人尘后而继续对西方文化亦步亦趋式的追逐、阐释游戏,当代中国文化将始终是一个既无自我灵魂,亦无自我家园的浪子幽灵,当代中国学人若不能摆脱惟西首是瞻的奴性心理,这个民族将永远没有自主性文化创造能力。自主创造意识薄弱、自主创造能力不强是当代中国文化最突出的问题。 对新世纪中国文化来说,上世纪末学术反思的最大意义,当是唤醒我们的文化自主创新意识。一百年之后,中国人向西方文化的学徒期大致可以结束,中国学人在与西方学人大致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造已经成为可能。作此判断,理由有三: 其一,着眼于历史,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中国对西方文化作了从基本观念到学术研究形态、方法两方面的移植,对西方文化已经有了大致完整、确当的理解。面对西方文化,中国人已经渡过了学徒期,宏观上,中西文化已然进入一个可相互理解的时代。 其二,着眼于现在,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中国已然走出古典社会,总体上实现了近现代化。中西文化之异,不再是古典文化与近代文化之异,不再有历史形态上的断层。在这个意义上,中西文化大致进入一个平等期。 其三,着眼于全球化世界未来大势,随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当代中国日益融入世界潮流,中国文化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日益具有全球性、世界性,东西方文化发展求同当大于立异,这就为中国当代思想、学术界研究世界性问题,中国的思想、学术具有超民族文化的普遍性提供了社会条件。 在这个从器质文化、制度文化到观念文化全方位全球化的时代,任何一个民族,尤其是文化弱势民族,自我封闭无异自杀。强调民族文化自主创造意识,绝非要重新上演国粹派的滑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