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我国当代的演变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元骧(1934-),男,浙江玉环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研究,浙江 杭州 310028

原文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苏联实践派美学的引入而在我国开始并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不同于以往的一切美学,就在于把实践观点引入美学研究,从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基点和思维方式,为我们看待美学问题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界。尽管实践论美学离它所要达到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但审美心理学、审美文化学的研究都只有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并与之结合起来,才能有所前进而不至于再走回头路。这种综合研究就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建设和发展之路。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08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3-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4799(2008)02-0018-05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苏联实践派美学的引入而在我国开始并发展起来的。在这之前的蔡仪的美学研究有些学人把它归之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理由是他主张“美的根源在于客观现实”[1]242,“坚持在美学研究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243,从而认为“他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来研究并建立自己的美学体系”[1]264。我觉得似乎并不十分确切。而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认识,显然是与我国哲学界长期以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视为认识论哲学,把哲学的基本问题看作是意识与存在的问题,并以唯物还是唯心来作为区分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首要标准是分不开的。按照这样的理解,蔡仪的美学思想自然也就被归入到马克思主义美学了。

      要鉴别这个论断是否正确,我觉得就要回答认识论的唯心与唯物的区别能否作为划分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界线。这个问题现在看来自然非常清楚,但在很长一段时间人们的头脑中还是相当模糊的,似乎只要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路线,就可以被归入到马克思主义;到底是直观的还是能动的,那是属于进一步的完善的问题。至于马克思、恩格斯所自命的“实践的唯物主义”这个概念,“实践”却很少为人们所注意和重视。这样,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从总体上说基本上还囿于近代哲学的视界。马克思主义与近代西方哲学的根本区别,我认为就在于它把实践的概念引入了哲学而使直观的唯物主义成为实践的唯物主义。所以要说明两者的根本区别,这里我们就得先来谈谈“实践”这个概念。“实践”这个概念最早由亚里士多德提出,他把哲学分为理论科学(形而上学、数学、物理学)、实践科学(伦理学、政治学、理财学)和创制科学(诗学),他所说的实践理性主要是在他的伦理学中谈的,所以后来实践往往被人们看作只是一个伦理学的问题,康德的理解即沿此而来。到了19世纪,随着叔本华对康德的批判所相继兴起的意志哲学、生命哲学、存在哲学,标志着西方哲学从理性主义走向非理性主义,于是实践也就从伦理活动转向个体的生命活动、生存活动。与上述对实践的理解不同,马克思主义把实践理解为人的感性物质活动,首先是生产劳动,把它作为他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来进行阐述,这是马克思的伟大贡献。但是,不论对实践作何种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容有多大分歧,而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都是与“知”相对的,是一种“行”,它的重点不在于认识而是人的行为、活动,从而使西方现代哲学的性质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近代哲学以求知为目的、以知识为本位、以科学为中心、以思辨理性为特征而转向人的活动,转向以人为目的。这是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实践美学所首先必须明确的。这两者之间的具体差别至少有这样三个方面:

      1.认识是为了求真,是为了达到对客观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它的成果就是知识。而知识有经验(感性)知识和理论(理性)知识之分,在这两种知识之间,传统的知识论哲学又认为“一切科学都以恒久存在的东西为对象,或者经常存在的东西,这里决不包括偶然性”。由于经验的知识是个别的、偶然的、可变的而认为是不真实的;只有理论的知识才能把握事物普遍的、必然的、根本的性质,并认为这不是依凭观察、实验,而只有通过思维、通过逻辑推理才能得到。这就使得传统的知识论哲学陷入到了思辨形而上学,这在黑格尔哲学中被发展到了极端,从而使感性与理性、经验与理论趋向分离。实践是为了求善,是为了改变世界来满足人自身的需要,所以它虽然以认识为前提,但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纯粹的知识,而是为实践确立目的,使人的行为的目的性和规律性获得有机的统一。这就使得实践所指向的不是知识论哲学而是价值论哲学。目的主要不是求得知识,而是指导人的行为,所以与认识论的使主客体趋向二元不同,实践论要求回归现实。

      2.认识既然是为了求真,这就必然导致客体至上,物为中心,以知识是否符合事物的本质规律的评判标准。所以亚里士多德认为“每一事物之真理与各事物之实必须相符”。黑格尔继承了这一思想,也认为“真理即是客观性与概念相符合”。虽然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的“符合论”一直遭到后人的质疑,认为一切认识成果都是受主客观的条件所限制,是不可能达到完全符合实际的;但作为认识所追求的目标,我认为还是可以成立的。而实践既然是为了求善,是通过改变世界来满足人自身的某种需要,所以它不仅以人为目的,而且是通过人自身的活动来完成的。这里,就不仅要人们有理智的参与,而且还要有情感的激发和意志的努力,所以黑格尔把它归之于意志的活动,说“理智的工作仅在于认识这世界是如此,反之,意志的努力即在于使得这世界成为应如此”。这需要人把自己的全身心都调动起来而投入其中,从而决定了人在实践中的中心的地位。就像伽达默尔所说的:“‘实践’意味着全部实际事物,以及一切人类的行为和人在世界中的自我设定”,“实践固有的基础构成了人在世界上的中心地位和本质优先地位”。

      3.由于认识追求的是知识,而传统知识论哲学又认为真理是恒定不变的,认为“在现在的科学中,没有一门是投身于研究偶然性的”[2]556,这就决定了它们在研究方法上是静态的,并且把数学的方法引入到哲学研究,因为“数学处理的是不变的东西”,“它只是把共同原理应于个别情况”[2]549,所遵循的是一种演绎的方法。直到近代,西方知识论哲学几乎都维护着这样的一种原则。而实践是为了创造价值,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提出目的,并采取一定手段,克服困难在对象世界实现自己目的的过程,所以对于实践,我们就只能相应地采取动态的思维方式,把它看作是一个过程、一种活动来加以研究。在事物的静止与活动之间,它把静止看作是相对的,把活动看作是绝对的,认为事物的性质不可能只是在静止的状态中,而只有在变动的过程中,在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才会显示出来。因此我们的研究也只有把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结合起来,才能把握事物的性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