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阿诺德·伯林特的主要环境美学著作在中国的翻译出版,他的名字对于中国学者已经不再陌生。在这些著作在中国翻译出版之前,已有学者对其美学思想做了客观而准确的介绍[1]。然而这些介绍文章,很大程度上只是观点的罗列,而忽略了阿诺德·伯林特的环境美学思想的哲学根基:连续性形而上学。 事实上,不理解连续性形而上学,不但阿诺德·伯林特的美学思想会有沦为片断的危险,而且环境美学这一新兴学科也会遭受一定程度的误解。本文之主要任务就是,揭示连续性形而上学与阿诺德·伯林特的美学思想的内在本质关联,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揭示连续性形而上学在环境美学研究中的基础地位。 一、分离的形而上学与连续性形而上学 连续性是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研究的哲学基础。他在《生活在景观中:走向一种环境美学》一书中明确地说:“连续性正日益成为我思考的基础。实际上,这本书可以被称作‘自然的连续性’,因为它确定了将环境的各个方面联系起来的潜在概念。”[2](P4) 他对连续性这一概念十分看重。他认为,连续性形而上学“并不是对西方哲学主要路线的扩充,而是从完全不同的方面来理解人类世界,是一种更多地认识到联系而不是差别,连续而不是分离”[2](P5)。 连续性形而上学反对的是“分离的形而上学”。当然,这并非伯林特的独创,而是环境哲学家的一个共识。对于环境哲学家来说,分离的形而上学,可以说是西方哲学尤其是西方现代哲学的主流。环境危机的深层根源就在于这种分离的形而上学。正是这种哲学,默认甚至提倡对自然的宰制与奴役。利奥波德著名的《大地伦理学》一文所传达的就是这样一种信念:“环境问题在性质上最终是一个哲学问题,如果想要使保护环境有更多的希望,我们就需要提供某种哲学的方法。”[3](P19) 而我们为什么直到最近还对工业革命以来的环境破坏熟视无睹?“答案在于,我们的认识受到我们的世界观所驱使”[4](P86)。这种世界观就是“分离的形而上学”。“在其2500年的历史中的大部分时间里,西方哲学试图通过揭露世界的构成和结构而不是其联系和连续性来理解世界。”[2](P3) 概括说来,分离的形而上学就是“通过揭露世界的构成和结构而不是其联系和连续性来理解世界”,它至少有以下几种表现:(1)实体论。实体论早期形式是古希腊的原子论,其发展极致则是现代的机械论。对于实体论来说,一个实体是不依赖他物而存在的,不管其所处关系如何,它基本上保持不变[4](P89)。(2)还原论。既然世界是由一个个实体构成的,那么理解世界,就是要解释这个世界的构成。将世界还原为一个个实体,于是就有了还原论。(3)二元论。按照实体论逻辑,精神与物质是属性迥异的实体,于是就有了二元论。这种二元论的极致就是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而其最普遍的形式则是人与自然的分离。这时,“所有的精神都被有效地从自然中清除出去。外部的对象只由数量构成:广延,形状,运动及其量值。神秘的特性和性质只存在于心灵中,并不在物质对象本身中”[5](P224)。 总起来说,这种分离的形而上学的产物就是现代的机械论世界观,或者说,机械论世界观的哲学基础就是分离的形而上学。正是机械论世界观导致了卡洛琳·麦茜特所说的“自然的死亡”。 环境哲学家虽然主张各异,但是在反对分离的形而上学、主张连续性形而上学方面却是一致的。阿诺德·伯林特说:“连续性观点的出现为环境是什么和意味着什么做出了最好的解释。然而连续性并不是只为环境所限制;它是实现更一般的形而上学的理解的关键,就如同19世纪的进化论一样。”[2](P5)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连续性形而上学是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的思想基础。 二、连续性形而上学与环境 阿诺德·伯林特说:“从哲学尤其是美学的观点来接近环境,要求我们修正我们关于环境是什么的观念。关于环境的观念,就像所有的基本观念一样,包含着深层的哲学假定——关于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经验、我们自身的本性。”[6](P2) 对他而言,这个深层的哲学假定就是连续性形而上学;而对我们日常所理解的环境而言,哲学假定则是分离的形而上学。连续性作为环境美学所理解的环境的形而上根基,最明显地表现在阿诺德·伯林特的自然观上。 根据他的梳理,西方的自然观在哲学上有两极:一极是洛克式的自然观念,这里自然被理解为脱离人类的某种东西,是外在世界;另一极是斯宾诺莎式的自然观念,这里自然被认为是无所不包的。在这两极之间,则有一些过渡形态。于是,西方的自然观就有这样四种基本观点: (1)完全对立的自然观。这里,自然是人类领域外部的一切,是与人的目的、利益相抵触的区域。自然是我们的最大敌人,它以疾病、灾害以及死亡来与人作对。因此,自然必须被征服、被驾驭,从而服务于人类。文明程度,就是这种征服和驾驭程度。 (2)比较温和的分离观。相对于第一种,这种自然观具有更多的调和、合作色彩。这里,自然与人不同,但不必对立,人必须与之和谐相处。因此人在自然中宛如物品在容器之中,人类的目标就是保持这个容器的平衡状态。自然不再是疏离的领域,相反,人们有时对自然持一种尊敬态度。 (3)比较温和的统一观。人不满足于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而是追求融入自然,因为人是渺小的。这里,人与自然的关系可能有一定的理想化成分,但是却抓住了人与自然的深层关联。自然人是自然法则中的一分子,人尊重自然的权威,同时也在实现着自身的目的。 (4)完全一体的自然观。这里,自然就是一切,自然之外无一物。在这个意义上,没有什么被排除,也没有什么是外在的。自然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总体的、整一的、连续的过程。“所有事物都服从同样的存在标准,所有事物都展现了同样的过程,所有事物都例示了同样的科学原理,所有事物都同样令人惊奇、同样令人沮丧、同样让人最终接受。”这里没有自然和人工、内在自我和外在世界、人与神、自然与文化的分际。在这个意义上,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也就完全没有必要[6](P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