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间架桥的当代美学

——第17届国际美学大会综述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悦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 100732)

原文出处:
哲学动态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08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3-0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2-8862(2007)10-0071-02

      2007年7月9~13日,第17届国际美学大会在土耳其的安卡拉召开,来自五大洲40多个国家的400余名学者参加了盛会。本次会议以“美学为文化间架起桥梁”为主题,现综述如下:

      一、艺术与哲学:分析美学的东西视界

      艺术问题一直是美学研究的重心,分析美学在20世纪为此做出的巨大而独特的贡献有目共睹,分析美学的研究者们仍在该问题上逡巡反思。当代哲学家约瑟夫·马戈利斯在开幕式上以《艺术的状态》,明确反对康德“超验的转向”及其所形成的一种“普世性”追求,认为这种普世性抽掉了历史,最终要回到一种“后康德主义”与黑格尔的“历史主义”那里来重新审视审美的本质和边界。理查德·舒斯特曼在《艺术与宗教》的主题发言中,首先区分出在西方语境里面艺术与宗教关系的不同层级,进而提出了艺术能否在被历史上的宗教所区隔和分化的文化之间架设桥梁的问题。苏珊·菲金在《艺术中的叙事》里面,从反对彼得·拉玛克的观点出发,认为叙事具有不同于纪事和编年史的独特魅力,恰恰是由于“叙事”的范畴是同对艺术的理解和鉴赏息息相关。汤姆·罗克莫尔在《评论艺术终结》中,认为要在“艺术与知识”的张力之间来考察终结问题,并要关注艺术的开端和终结之间的平衡,至少有一种“感性艺术”不会终结。刘悦笛将艺术终结问题置于全球化的视野中来考察,认为艺术终结不仅仅与宏观的历史终结间接相联(如黑格尔),也非仅仅微观地与“艺术史终结”相系(如丹托),而是同“现代性历史的终结”直接相关。王柯平辨析了阿瑟·丹托引用“山水形态三变”这则禅宗公案的挪用功效,揭示了“是而不是,不是而是”的认识逻辑在“艺术界”理论中的嬗变机能与回环空间。柯提斯·卡特在《纳尔逊·古德曼的视频与呈现》的专题展示里面,以视觉文化的方式阐释了古德曼著名的“艺术的语言”理论。

      二、都市与自然:美学拓展的两条新径

      “都市美学”与“自然美学”是当代国际美学界被普遍关注的两个新的生长点。海因斯·佩茨沃德一直引领着都市美学的研究,他从卡西尔的符号学理论出发来考察都市文化使其研究具有了哲学的品格。在他所主持“建筑与都市”的专题会议里面,一批学者都致力于更广阔的语境里面考察建筑在艺术系统内的重新定位、建筑与文化精神的范式呈现、当代建筑的风格特征等问题。与此同时,关于自然美学与环境美学的探讨仍在持续。于尔约·塞潘麦在《如何理解自然美和文化遗产》中认为,面对自然就像面对文化一样,需要观照者拥有诗意的眼光,“自然之书”在人们面前始终是开放的。唐纳卡在《东西风景中的空间理论》,从郭熙《林泉高致》“高远”、“深远”、“平远”的中国“三远”之法出发,探讨了在其影响下日本风景的空间观念及其与西方的距离。米兰尼在《作为真实景观的文学景观》里,将景观的意义和价值作为审美范畴来加以理解,他通过景观的不同类型的展示揭示出其中的主旨在于隐喻,以区分出真实的景观与被呈现的景观之间的差异。

      三、审美与政治:社会转型的前后变迁

      随着欧美社会的后现代转型,“政治美学”及其相关问题也被再度凸现了出来。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在《艺术与政治》的发言里,从历史的视角探讨了艺术与政治的关联,他认为艺术的政治地位是随着现代历史阶段的出现而产生出来,特别与法国大革命及其政治的艺术再现相关联。安东尼·卡斯卡迪在《浪漫政治与革命艺术:先锋艺术的宣言》里,认定在20世纪欧美的现代主义艺术内部,一种浪漫欲望同激进的社会转型始终纠结在一起,这种“浪漫计划”植根于席勒的美学思想当中。帕特里克·弗洛里斯考察了非西方世界的艺术是如何将社会状态和欲求的形象嵌置于后殖民的历史当中的。苏瓦科维奇在《柏林墙倒塌后的政治和艺术》里,展现出后现代社会、文化和艺术的多元性是如何进入到全球化时代,进而重塑了社会、政治、文化和艺术的“地域—全球”关联。黑尼克斯表述了试图以政治美学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和挑战上个世纪的整个艺术哲学的撰写范式。俄罗斯著名美学家多果夫在《反抗暴力的美学》中,阐述了自己对于伦理和美学关联的独立思考。

      四、媒介与技术:电子文化的美学之思

      新媒介和电子美学问题,成为了当代技术美学的前沿课题。乔斯·德·穆尔在《电子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发言里,凸现了电子时代艺术作品的新的美学价值即“操纵价值”,这种艺术品是内在的不稳定的并超越了时空的必要性,最终“电子艺术的政治学”和“电子政治的美学”也由此被展现了出来。热内·德·瓦尔在《互动性:解释与设定之间》更关注于“互动电子艺术”的文化问题,他试问身体表演是否是电子艺术的特权,并认为一种“述行的表达”的观念在某些互动电子艺术当中已得到发展。朱迪思·万帕克在发言中,试图在德勒兹的“前电子”美学与电子艺术分析之间找到一条通道,并追问电子艺术真的是后现代展现自身的领域吗?安德内·努塞尔德在《空间探索的电子美学》的发言里,借助精神分析美学来阐释当代的一种宇宙探索计划,从而力图说明科技与幻象欲望是如何得以有机融合的。

      五、美学与亚洲:多元美学的全球视野

      亚洲美学在本次会议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成为了沟通中西美学的桥梁之一,并与其他各大洲的美学一道展现了全球美学的多样性。在“亚洲多样性”的主题会议上,主持人高建平重申了在现代挑战当中的亚洲美学的多样性,认定不同的亚洲美学来自不同的文化传统,其中包括儒家、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等等,从而走出了不同的美学之路。小田部胤久,全面细致地阐释了“亚洲”作为一个外来概念是如何从17~19世纪在中日文化当中被使用的,进而确认了日本美学是建基于以儒家和佛家为根据的亚洲文明基础之上,现代日本美学的两极张力是西化与反西化。穆克吉通过中西文化和美学的一系列范畴的比较,阐释了一种印度的独特的模仿理论亦即“拟态”理论,反对将物质化的西方与精神化的印度的二元对立。文洁华试图从女性主义美学的角度来重新阐释儒家文本《诗经》和明代绘画,展现出“阴”概念的多样性及来自性别视野的“女性”的涵义。彭锋试图从现象学的角度审视中国传统美学,认定其中的审美对象是一种全面的存在。另外,土耳其美学与美学在土耳其专题、地中海美学专题等也都在本次会议当中得到了集中的探讨。总之,本次会议凸现出了当代美学的“文化间性转向”的基本特质,东方美学亦在其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