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7)06-0113-06 作为现代汉语词汇的“美学”是一个外来词,在清末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出现于中国人的语汇中。作为一门学问,美学也曾在20世纪的中国学术史上独领风骚,屡掀热潮。即使是在几次美学热已经沉寂有年的今天,人们依旧会在各种学术与非学术场合,每每遭遇“美学”一词。那么,人们究竟是怎么用这个词的?作为一个学科的名称,它有哪些方面的内涵?本文并不想给这个概念再增添一个定义,只是试图通过对“美学”概念的多层面分梳,来揭明人们自觉不自觉地赋予“美学”术语的诸多含义与用法。 首先,从概念的产生而言,“美学”术语源于哲学内部一门新学科的创立,其本义是感性学,汉译为“审美学”更贴切些。①创立这门新学科的是启蒙运动时期的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Baumgarten,1714-1762)。对于西方学术史而言,人们以为各种科学或学问都是从所谓哲学中分化出来的,鲍氏发现当时的哲学研究有一个漏洞:既然人类心理活动有认知、意志、情感之分,已有逻辑学研究认知或理性认识,有伦理学研究意志,那么就应有一门学科来研究情感,但对这个被认为是混乱的感性认识的情感领域的研究却付诸阙如。于是在十多年倡导并在大学讲授这门新课程的基础上,他于1750年出版了书名为“Aesthetica”的拉丁文著作。此事件被认为标志着美学作为正式学科的诞生,鲍氏因此也被誉为“美学之父”。 鲍姆加登在希腊文aisthésis的基础上创造了Aesthetica(一般音译作“埃斯特惕卡”)这个拉丁词,而aisthésis同时具有感情、感觉、感性和认识等意义。因此,“埃斯特惕卡”的本义可归结为“感性学”。这从鲍氏对“埃斯特惕卡”的定义中亦可看出:“美学(Aesthetica)作为自由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论,美的思维的艺术和与理性类似的思维的艺术是感性认识的科学。”②在鲍氏,此“感性认识”与被逻辑学研究的高级的理性认识相对,指人的认识或意识结构中低级的部分,包括幻想、想象、一切混乱的感觉和情感等。此后,人们逐渐接受鲍氏创造的新概念,
sthetik或
esthetik(德文,一般音译作“埃斯特惕克”)、Aesthetics或Esthetics(英文)也就成了这门新学科的名称,且与逻辑学、伦理学三足鼎立而成为哲学的一个新分支学科。可见,顾名思义地认为“美学”是研究美的一门学问并不合乎其本义。 那么,上述西文“美学”诸词中并无“美”的含义,此门新学科为什么还要称“美学”?鲍氏之后的西方学者也普遍据此认为“埃斯特惕卡(克)”这个名称并不恰当。有人还建议应据希腊文Kallos(美)将此门新学科称为Kalistik③(德文,一般音译“卡力斯惕克”,英文词是Calistics,但实际均未被正式使用)。不过,由鲍姆加登对“埃斯特惕卡”研究对象与目的的界定看,该词被称或译为“美学”也有其缘由,因为在他看来:“美学(Aesthetica)的目的是感性认识本身的完善。而这完善也就是美。”④但鲍氏对美学的定义与论述也有其暧昧之处:美学此学科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此学科关涉人的感性,属于哲学学科,但又与自古希腊以来的诗学、文艺理论关系甚密。这样,“埃斯特惕卡”虽然在哲学内争得了一席之地,但在后世又往往被等同于研究文学及艺术的诗学、文艺理论甚或文艺批评之类学科实在是事出有因。 一般认为,对应于西文Aesthetica、
sthetik或Aesthetics的中文语汇“美学”于1883年由日本哲学家中江兆民(1847-1901)在翻译法国学者维论(Véron,1825-1889)的著作L'ésthétique(《美学》)时最先采用⑤,并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其最早使用者是王国维等学者。但也有学者考证,德国来华传教士花之安(Ernst Faber)于1875年就使用了“美学”一词,其后还出现过“审美之理”(1866年)、“艳丽之学”(1889年)“审美学”(1902年)等诸多译名⑥。或许我们可以说,“美学”一词,在同样经历着与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历史进程中,并未相互影响地同时在中日学术界产生了⑦。 在当代以感性为核心旨意的审美现代性讨论中,学者们不断回溯到“埃斯特惕卡”的“感性学”本义,以至有学者认为当恢复其“感性学”原名。不过,鉴于西文该词本义突出的并非感性本身也非美,而是人感知、获得美的活动状态或过程即“审美”,故19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汉语美学界学者纷纷表示用“审美学”这个译名更为妥切⑧,也以此出现了多部以《审美学》命名的美学原理教材⑨。另外,将“埃斯特惕卡(克)”译为“审美学”还有一个重要的方便之处:可以顺理成章地将其研究对象确定为“审美(活动)”(10),从而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误会与混乱(详后)。只是由于已经相沿成习,差不多妇孺皆知的中文译名仍然是“美学”。但对于该学科的研究者来说,毕竟是有诸多名不正则言不顺的麻烦与尴尬。